锻炼思维能力 突出能力训练——对高中地理备考的建议

2016-04-15 08:17黄泽源
新课程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调动小题信息

□黄泽源



锻炼思维能力 突出能力训练——对高中地理备考的建议

□黄泽源

【摘要】在地理高考中,只有具备了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才能在考场上灵活发挥,随机应变,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突出以上几项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地理;备考;思维能力;训练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侧重于能力的考察。所以在高考地理备考中,我们除了关注考试大纲中知识点在备考中的取舍,还要更多地关注能力要求。在地理考试说明中,提出了4项能力考察目标: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根据这4项能力要求,笔者提出了一些在备考中的应用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这项能力列在高考考察目标的第一项,它是后面各项能力应用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师们要在自身已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项能力的考察也符合学生今后的生活发展目标。只有具备这项能力,才能解决后面的各种问题,可以说,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决定着地理考试的成与败。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就会出现对信息获取不全而无法正确解答问题的情况。在高考中,已经出现了重点考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题目。

(2015新课标1)甘德国际机场(图1)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1

【小题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B.经济

C.地形D.人口

【小题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这道试题就侧重考察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首先,从【小题1】中我们得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而在题的文字中并没有,在图形中仅仅给出了机场附近的区域和经纬度。而这说明教师在考试所给的信息中并没有任何办法从中获取关于经济、人口、地形的信息,所以这个题只能选择A项,而A项的信息我们也是可以从图中直接获取的。

其次,从【小题2】中,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而这一题承接上题,即在问,拥有优良地理位置的机场为什么时过境迁后没有了优势?从题干中我们又可以获取到“航班经停该机场是补充燃料的”这个信息,对比4个选项可以得到D是正确的。正因为技术的进步,可携带更多燃料,故不需要在此机场加燃料。

通过上题,我们可以发现,在高考中确实存在部分题目,通过获取解读信息,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需要太多的地理知识,这也提醒我们重视并加强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在平时学习地理知识时,由于书上对概念的解读比较清晰,对此,可以尝试从书本上先解读这些知识点,尤其是从地理概念的名称上理解地理概念和在地理图像中解读信息。在高三备考中,由于已经有知识的基本铺陈,所以在训练时是一种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获取解读。例如,在水土流失这一概念上,仅从这个名称,就可以解读出这个概念是由水和土与流失运动这三者的问题。这样既训练了解读信息的能力,又有助于知识的串联。

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项能力列在高考考察目标的第二项,是最为核心的能力,它在前一项能力之上,也为后面两项能力打下了基础。

1.能力训练的误区

高考中选择题一般主要考察这项能力,但在这项能力训练中存在两个误区:

(1)不建立在获取解读信息基础之上的能力训练。调动、运用知识,是在获取解读信息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在训练中不注重两者统一,就极易造成知识调动的错误或者是知识运用与材料所给信息冲突而造成错误。

(2)错误理解能力要求,盲目扩大知识面而不注重知识运用。高考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调动能力,而不是盲目扩大知识面,学习一些超纲知识,或者把历年高考中所出现的新题型全部背下来,这都是错误地理解了考纲考察的要求。高考不是比拼知识量的大小,而是比拼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例题如下:

(2015新课标1)图2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2,完成下列小题。

距起始点距离/km

图2

【小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小题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这道试题就结合考察了两项能力,【小题1】是在解读出1975~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是先变远后变近的基础之上调动已有知识。当三角洲泥沙堆积时,近海岸水不断变浅,水深2米位置不断远离监测点位置。当水深2米位置不断靠近监测点时则相反,故可以得出此题选择D。

【小题2】则是在获取到1992~1997年间,水深2米位置不断靠近监测点的信息基础上,由【小题1】所得结论结合搬运作用的知识直接可得到B项。(由于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使泥沙携带量减少,沿岸受海浪侵蚀。)

2.注重能力的综合训练

通过上题,我们可以发现,在高考选择题中,存在两项能力综合考察。而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也要对两项能力综合地进行训练:

(1)在先前获取解读信息训练之后,将所学知识串联、系统化。在获取信息的训练之中,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进行分类,既不要盲目求大,求广,分类过多,也不要把知识过分集中在一两个大体系之下,这都会导致知识不容易调动。因此,要注意体系内部的紧凑性,如能力较强的考生,就可以把教材的某一章或一大类知识归纳在一个体系之下;而能力稍弱的学生,则可以把教材的某一节或少部分知识归结在一个体系下。这样调动知识时,就可以像线一样地把知识引出来,既系统归纳了知识,打造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锻炼了获取信息后链接、调动知识的能力,做到两项能力的统一。

(2)对图类问题的专项训练。在地理试题中,图题非常多,种类也很繁杂,有曲线图,等值线图,等等。有的侧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解读地理信息,有的侧重考察学生的图图转换能力,这些都十分有助于提高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的提升。

三、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列在高考考察目标的第三项,多以主观题形式呈现,而这项能力要求是在前两项能力要求基础上又提升了难度的。作为高考地理中比重更大的主观试题,因为不注重对事物描述阐述能力的培养,而导致的失分是令人十分遗憾的。

(2015新课标2卷部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图3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图3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6分)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6分)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上题中,第一问是直接从题目所给的信息中归纳,不需要也没办法从所学中找到该区域知识来解决问题。通过获取图中信息可得到铁路网的特点是:①铁路较少,南北走向多,东西走向少。②连接内陆与沿海。而从题目所给文字信息(经济以农矿业为主)得出作用是运输内陆工矿产品到沿海地区。

第二问也是如此,通过读图和第一问所得出的信息综合作答就可以得出:①拟建铁路与海岸线平行;②连接两条铁路形成铁路网。

第三问则更侧重生活,通过调动知识就可以得到尼日利亚是热带雨林气候,故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而根据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即可答出防范问题是蚊虫叮咬,疫病(高温湿热)中暑,晒伤(太阳辐射强)等。附高考参考答案:

(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2分)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2分)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2分)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3分)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3分)

(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蚊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

通过上题可看出,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是高考主观题答题所必备的,它兼有前两项能力,是对前两项能力的综合提升。对这项能力的训练,应该是长期而不间断的。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熟练掌握地理概念。要深刻理解地理概念,对每个地理概念所描述的事物,描述语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深刻的记忆,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学科术语的熟悉度。②周期性训练高考真题。要对主观性试题进行反复练习、周期性训练。同一个题目要练习3到5遍,力求与高考答案采分点方向一致。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这项能力列在高考考察目标的第四项,要求高。需要深刻理解地理概念,还要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在高考中往往给出新情景问题进行解决。有时给出的概念我们并不清楚,需要我们去推理,而有时则让我们就某一区域进行评价等。

(2015新课标2)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中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图4

【小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 16时-17时B. 17时-18时

C. 18时-19时D. 19时-20时

【小题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

参考答案把这题列在能力要求的第二项,而笔者却把它归在此类是因为强沙尘暴在学习中并没有深刻研究,我们并不知道它属于冷锋天气系统,而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来。题目获取的信息告诉我们,在18时-20时左右,温度和气压都发生了变化,温度下降,气压上升。而通过对沙尘暴地理现象(沙子被大风从地上吹起)的解读,则可以得出沙尘暴地区的气压高于平时,气温低于平时,沙尘暴的运动是风力强盛,裹挟着沙土向风力不强的地方运动,所经地区气温变低气压变高,甚至可以推断出它具有冷锋的性质。故【小题1】可以选C,在此基础上,【小题2】则可选择B。

(2015新课标1)阅读图文材料,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5)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图5

【小题1】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这种试题带有开放性,一般在高考主观性试题的最后一问中体现,属于考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赞成与否都可以关键是把理由说清楚,可以充分调动所学知识,找到与自己观点相对应的知识支撑,如不赞成的可以链接开发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附参考答案:不赞成。过度捕捞会导致卤虫资源枯竭;该湖为咸水湖,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让卤虫自然生长,能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通过上几题可看出,在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的情况下,高考题中所给的新概念是可以合情合理地推断出来的:新情景下所要求的评价,分析也是可以完成的。这项能力需要坚实的基础和较高的能力,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坚实基础之上进行新情景训练

如果前两项能力并不具备,“三基”掌握并不牢靠。此时训练这项能力就像建空中楼阁,并没有多少能力提升,而且容易浪费时间,导致对这种问题形成错误认识。

2.要形成对论证、探讨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论证、探讨问题中是存在基本方法的。比如,需要针对问题来谈措施,要注重分析条件和评价结果的辩证性(有利与不利)和注重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

3.熟悉必修三所涉及的解决问题套路

重视必修三的学习尤其是第二章内容,对里面涉及的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的理解,解决方法的熟悉,可以适当练习对同类型问题的迁移运用。

4.要对基本措施有所了解

对于常见处理问题的措施,要进行识记。如对过度樵采的地区建设薪炭林:对过度放牧的地区建设人工草场;设置草方格来固沙等。了解基本措施,有助于在答题时寻找思路,提供类似方法甚至可以直接运用,熟记基本方法,可以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以便答题思路的展开。

总结上述方法,其核心就在于明确高考对能力考察的重要性和在平时备考复习中对能力训练的一些方法。这种能力提升不仅可以提升考生的应试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今后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洪荣.谈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培养——以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为例[J].科教文汇,2011,(7).

[2]刘随莲.高考地理复习策略谈——注重从学生答题中解决复习过程存在的问题[J].考试周刊,2010,(10).

[3]马文驹.创新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

(编辑:朱泽玲)

作者简介:黄泽源,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86-04

猜你喜欢
调动小题信息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