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帅
摘 要: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立于市场不败之地的重要精神保障,也是市场竞争格局下企业应具备的软实力。企业要十分关注文化建设,以此逐步推进政工工作的良好开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政工工作的实施方法,以期为企业更有效地开展政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建设;企业;政工工作;以人为本
一、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需要同时发挥制度与文化强大力量
企业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政工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容小觑。企业要深入推进政工工作,有赖于完备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创建。同时,依靠制度的约束作用确立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为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基。当前,绝大部分企业片面注重培训员工的文化技能,忽视了文化培训的关键性环节,对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的引导相对匮乏,长此以往,员工的文化素养相对低下,对企业的文化归属感有所降低。同时,政工工作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未将其落到实处。为此,依靠健全的培训管理体制顺利进行政工工作,要使培训的理念与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相交融,培训的方式也要生动体现企业文化内涵,培训体制的有效贯彻要在员工培训完毕后对企业文化有了宏观整体的理解来评判,不断地用制度加固企业文化理念,以制度的作用提高政工工作的实效性。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要素,净化和影响每一名企业员工。企业与员工所达成的心理契约并非恒久不变的,而是受到外界因素而改变,这就要求政工工作的进行需要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和扶持,并以企业文化为前提。
二、企业政工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总基调
人是企业赖以立足的第一要素,当代企业所处不同的行业,专业壁垒性相对较强,企业要获得长远的效益必须发挥专业人才的引领作用。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其作为企业推进政工工作的文化价值观,以此为文化建设奠定总基调,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把政工工作渗透到员工日常的工作行为和生活点滴中,使员工都能对企业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稳步实现企业运营的目标。
具体地说,首要认清“以人为本”的理念内涵,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造就一批经得起企业发展检验的人才;尊重员工的意愿,发挥每名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依托人才的强大优势,逐步形成高度契合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和政工工作新方法。
三、企业要充分尊重员工的全面发展
(一)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才的作用
当前的企业竞争日趋残酷,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人才。要将尊重人才列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注重挖掘人才的潜能,在制定企业章程准则时,首要顾及到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相反,若为获取一时的效益而损害员工的根本利益的企业,终将被员工所抛弃,企业也就丧失了开展政工工作的人力基础。所以,企业的管理阶层要善于倾向员工呼声,将员工的文化诉求与企业的长远目标相结合,为企业的政工工作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此外,企业在推行文化建设时还要尊重和保障每位人才的权利,以此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感召力和认同感,这样一来,员工便会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若企业身处困境,员工势必全力以赴挽救危机,协助企业制定可行有效的决策来渡过难关,这也正是政工工作所要实现的目标。
(二)充分保障员工的个性化发展
政工工作的有序化开展,必须保障每位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企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激励员工,激发员工的自主创新活力,彰显员工的个性优势。在信息化浪潮奔放的今天,社会信息已近乎彻底开放,人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企业的政工从业者要高度关注这一态势,不失时机地释放员工的个性,切忌束缚个性发展,方能与时俱进、共同提高;要深刻认识到政工工作的根本目标并非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一颗“螺丝钉”,而是要统筹员工多层次、多元化的心理需求,逐步为员工获得自身价值、实现自我定位开拓新思路,为员工搭建一个相对广阔的文化诉求平台。经由对广大员工实施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彰显文化塑造人的强大功能,积极挖掘文化引导人、武装人的潜能,努力夺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进而使政工工作不拘一格,提高企业的文化竞争实力。
企业可适时采用心理契约式的政工工作模式,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宣教和灌输,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架设一座稳固的心理桥梁,端正员工对企业和岗位所应有的态度。事实上,文化层面的心理契约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最为关键的要建立统一的价值承诺,促进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当然,政工从业者也可向员工提出价值承诺并予以宣传,进而构建成熟的企业文化体系。
四、结束语
政工工作的开展对于凝聚企业员工的文化共识、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中,要时刻革新政工工作的形式,丰富政工工作的内容,赋予政工工作新文化内涵,使其与企业的文化建设高度结合。同时,运用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政工工作的有效性,为企业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夯实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晓龙.巧抓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政工工作开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4,8(17):157.
[2]王勇,钟华,瞿红梅.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政工工作的开展[A].华章,(2014)[C].2014,15(1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