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华
(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胡德海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方法论特征与价值
王从华
(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教育本质问题是我国教育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胡德海先生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文化传递”说的教育本质观,而且建构了一套系统严密复杂的研究方法论体系。与国内同时代相关研究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关系性特征,其价值具体在以下三方面:回归到教育这一复杂现象本身探讨其变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为教育本质研究乃至教育研究树立了体大虑周、科学严谨的方法论体系的典范;为教育研究者树立了“求真理,做真人”的榜样。
胡德海;教育本质;教育现象;教育功能;方法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教育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关于如何研究教育本质问题的成果则相对较少。目前,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探索:一是本质主义研究路径,即“以本质范畴、本质信仰、本质追求为基本内涵的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逐渐在中国教育学界占据支配地位”[1];二是非本质主义的研究路径,即以后现代主义思维为指导的“分别从不同层面或多或少地对客观主义、本质主义予以批驳”。[2]随着两种研究路径的展开、推排,教育本质的“有”与“无”、“一”和“多”的阐释将沿着“模糊—清晰—模糊”的“之”字形路径循环往复的发展下去,几乎成为难以索解的“赫拉克利特之河”。因而,有研究者指出,“教育是什么”的教育本质研究“看似简单的‘教育是什么’这一教育本质概念,实际上浓缩着教育理论表达的方法论和教育观念史的发展线索,同时也映显着教育实践发展的轨迹。”[3]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在“教育本质”问题研究领域,胡德海先生不仅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社会文化传递”说,而且建构了人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本体研究方法论体系。关于前者已多有提及,关于后者鲜有论述。本研究以胡德海先生的代表作《教育学原理》为中心,重点考察其教育本质问题研究方法论体系的特征及价值。
“教育的本质问题,涉及的是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4]259,胡德海先生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视野,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和教育现象与本质问题的认识。”[4]259胡先生在《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全方位研究法”,即“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多种学科对于研究对象交叉研究的成果,进行多维考察,经过综合分析,形成系统认识,再予实验证明的研究方法”[4]156,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则是这种研究方法论的充分体现:哲学、历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等跨学科相关理论的关照;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在关系思维中界定教育的本质;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总结前人的认识成果,在变化发展中把握教育的本质问题。
(一)哲学、历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等跨学科相关理论的关照
教育是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生活和人的需求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教育本质必须回到教育现象本身,分别考察教育与人的需求问题、进化发展问题和文化的延续与创生问题。教育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对其产生、发展的进程绵远流长,既需要从教育的起源、发展历程等纵向维度进行考察,也需要从教育现象、教育形态、教育功能等横向维度展开分析。胡德海先生有着深厚宽广的学术视野,运用哲学、历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相关理论,对教育这一复杂的问题展开全方位研究,在时间上把“自古及今的一切阶段的教育”和空间上“把所有领域的教育一概置于视野之内”,“主要从功能属性上抽象”教育的本质特征[4]26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胡德海先生认为,“主要不是依据实地考察和亲眼目睹了大量教育现象、教育事实的结果,而主要依赖于一定的科学理论,并据此进行分析思索的结果”。因此,他运用“哲学上的需要理论”和“文化学、人类学的理论及其有关的基本结论”展开分析: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指出“人的历史就是需要产生发展的历史”,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人性、人的本质”;运用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和结论推导出“文化正是人的本质属性之所在”,进而得出结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具体一点的表述是“教育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和社会个体社会化这两个方面”[4]186-197。他运用历史学的相关理论,把人类历史上的教育分为“自在”和“自为”两个阶段,并抽取出人、文化、教育活动、教育事业、社会等要素来描述人类教育的发展演变的过程:由全面自在教育阶段到自在、自为教育混合发展阶段,并最终达到全面自为教育阶段。与此同时,胡德海先生还运用词源学的方法梳理了“教育”一词东西方社会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梳理了前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成果,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历史局限和观点的片面,依照形式逻辑的要求对“教育是什么”作出回答。
(二)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在关系思维中界定教育的本质
系统论最初是数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其具备一般科学的特征,现在已被广泛地运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必备的基本理论之一。胡先生指出,“现代系统论也告诉我们,体系和结构不同,科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因此,只有把教育学体系置于一定结构和关系之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5]26胡先生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宏观层面构建教育学学科体系和《教育学原理》的内容体系,二是在中观层面建构多维系统透视教育的本质问题。关于前者,高闰青在《胡德海教育思想研究》第五章已作了充分说明,本文仅就后者做一点分析。在《教育学原理》一书中,胡先生把教育本质问题放到三个系统中予以考察:一是教育现象、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构成的教育基本理论系统;二是人(人类)、文化、教育形态(包括教育活动与教育事业两种形态)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系统;三是不同时代人们对教育本质看法构成的认识系统。
1.在教育基本理论系统中,教育现象、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胡先生指出,“在教育基本理论中,教育现象、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内在联系,是人们解决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到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4]304教育现象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指的是“教育的存在”,“首先指教育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4]198,“在了解了教育的起源、教育形态的发展和古今中外的一切教育现象后”,根据形式逻辑的要求,弄清“教育形态有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这两种不同教育现象”的内涵,“就不难得出”“教育形态就必然存在着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教育本质属性”[4]271。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密切相关,教育的功能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本体功能,实际上是同一对象而从不同的视角考察的不同表述,前者是从教育这个客观存在是什么来说的,后者是从教育对主体发展的作用来说的。教育的本体功能实际是教育本质的表现形式……和教育本质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4]308简言之,在教育基本理论系统中,教育现象中蕴含着教育本质,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本质的表现形式,探讨教育本质问题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教育现象的丰富内涵的同时,把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看成是一体两面的问题予以考察,才能正确把握教育的本质属性。
2.在人(人类)、文化、教育形态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系统中透视教育的本质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人类学发展的历史看,对自然改造实践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实质”[4]201,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人类改造自然和人类自己的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活动一方面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功能,另一方面也促进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胡先生指出,在人类的采集时代,教育是一种自在状态,即“教育活动在人们的‘不知’之中而‘行’,并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起着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4]204;而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学校的诞生标志着自为教育的出现,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社会在“行而后知”“知而后行”的历程中演进,学校教育起着自觉地传递社会文化和人类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历史发展到今天,主体意识已由‘盲目’变为‘自觉’,由‘自在’变为‘自为’,主体的地位已成为时代的主题”[4]214。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系统当中,教育活动“自觉”、“不自觉”地起着传递社会文化和人类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3.通过对教育本质认识系统的辨析,提出自己的教育本质观
教育活动从产生发展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历史,不同历史时代的历史人物对教育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形成了历史本质的认识系统。胡先生在系统梳理了古今中外的人们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本质观,即“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即“传递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4]271。胡德海先生通过对前人的教育本质观进行概括梳理后指出,“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为教育这种复杂的教育现象作出完整的界说”;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人们所表述的教育观,“除个别教育家如杜威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所理解的教育,体系仍局限于学校教育领域,没有从学校教育的体系里彻底解放出来”[4]263;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中,“某些观点的片面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和视线首先局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范畴上面”,二是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给教育下定义,“不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而是从分类学的对教育的说明,不是对本质的直接表述”[4]269。
(三)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在变化发展中把握教育的本质问题
人类的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经历了“自在”(教育活动)和“自为”(教育事业)两个发展阶段,“遵循着由自在到自为,由无序到有序,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因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进步而进步的法则,并经历着一条全面自为的教育终将替代全面自在教育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客观道路。”[4]218-219。教育形态不同,“就必然存在着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本质属性”,“就教育活动这一教育形态而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工具性和手段性”,阶级社会中的各种不同的“教育事业、制度”“具有不同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了一定阶级、民族和社会团体传递其所需的文化、知识,培养所需要的一定人才。”[4]277因此,学校的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说是“培养人的活动”,而“教育无论从其实践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分析,都有两个“为本”的问题,即:教育的‘以人为本’和教育的‘以文化为本’”“纵观人类社会,除以人的存在为其前提条件外,真正堪称与社会相始终的,只有文化的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二事,而教育即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6]
21世纪初,叶澜教授在《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问题,“当许多学科的专家加入到复杂性研究,或者说用复杂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我们面对着最复杂的研究对象——教育的研究人员,是否感受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行动起来?”[7]饱含深情地呼唤在运用复杂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来研究复杂的教育问题。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研究者“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横断学科提供的思想方法和具体研究手段来认识和研究教育现象,也取得了成果”[8]。胡德海先生教育本质问题研究运用的方法论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个案,其运用的方法论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特征:系统性、复杂性和关系性。
(一)系统性特征
横断科学,也叫系统科学,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和突变理论,胡德海先生对教育学中使用这种科学理论有自觉的意识,他认为,“系统论研究系统的各结构要素依一定结构而实现整体化的规律;信息论则重点完成了对系统及其运动状态的描写;控制论主要研究利用信息反馈,使系统实现自控有序的问题;耗散结构论集中探讨系统在开放中实现有序的条件;协同学则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的无序与有序的转化,系统的自组织问题;突变论又把研究的领域拓展到宏观领域中非连续性变化的系统及有序化问题”“系统科学(或模断科学)的总体思想和方法论原则,对于教育学研究是有价值的。首先,因为用横断科学的术语讲,教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教育的整体的研究,探索实现教育有序化的优化途径。其次,对前述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六个特点,综合起来造成了教育学的横跨性特征,而横断科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通用性,正好符合教育学横跨研究的需要。”[4]155在对教育本质问题研究中,胡先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教育本质问题植入教育学研究体系当中,分别从教育基本理论系统、社会发展要素系统和教育本质认知系统三个方面探究教育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运用信息论重点完成对“自在”和“自为”教育形态的描述,并进一步描述教育的功能以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特征;运用耗散理论把教育本质问题纳入到哲学、历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视野中予以审视;运用突变论分析“教育活动”与“教育事业”在教育本质上的联系与区别……总之,在对教育本质问题研究过程中,胡德海先生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构细致而周详的研究方法论体系,具有典范意义。
(二) 复杂性特征
胡德海先生反复强调,教育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教育本质的把握必须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也是复杂多变的,必须运用历史分析主义的方法对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进行历史地分析,运用跨学科全方位研究法,把教育本质放入不同的系统中,通过复杂的思维方式分别予以抽象,才能把握教育的本质。通过对人类有史以来从自在状态下的教育活动到自为状态下的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事业的缕述和分析中,胡先生详细考察了中外历史上著名教育家对教育目的的看法,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工具性和手段性[4]1271。教育是人与文化的中介,教育的结果首先促使社会个体掌握了社会文化,达到了社会化,成人成才的要求,其次保证了社会群体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在人—教育—文化、教育现象—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目的等不同系统中,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这既是由教育自身特征决定的,也是由研究者所处的时代局限决定的,因此把教育本质放在不同系统中去审视,研究方法的复杂性自然就呈现出来。不仅于此,胡德海先生还运用跨学科理论和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论考察变化发展的教育本质问题,整个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更彰显出复杂的特征。
(三)关系性特征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版的《教育概论》一书中,叶澜教授最早运用关系型思维的方法探讨教育问题,如“社会、教育与人之相互关系”,“从历史与现实中三者关系组合的多种可能状态、教育系统不同层面中三者关系组合的不同状态、以及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应如何作出选择等方面,研究了三者以教育功能方式呈现的不同关系形态。”[7]后来,一些研究者在对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反思中,提出“运用关系思维取代实体思维”,即“与实体思维执着于追寻教育终极的、永恒的本质不同,关系思维导引下的教育本质研究则立足于教育作为‘关系性’的存在,关注教育的各种内外部联系,着力于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立体式地认识教育。”[3]其实,胡德海先生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早已呈现出多维立体的关系性特征。在学科层面,把教育本质放到教育学与哲学、历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相互关系中进行考察,教育现象及其本质与人的社会化和文化的传承有着本质的联系。在教育学科内部,教育本质与教育现象、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教育活动与教育事业的本质属性相互联系,却又不完全相同;教育与自我教育在理论上的基本区别是“对文化继承吸收的自控性和他控性”,但“在实践上又具有统一性和互补性”[4]281-284;教育对人和社会的作用相互联系和区别,即“是教育本体功能派生的”较低层次的功能,其中,教育对人的作用“是教育的第二层次的功能”“上承传递、传播文化知识”“下启教育作用所及的人类群体、国家社会这个功能层次”[4]315。
胡德海教育本质研究方法论呈现的上述特征构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他半个世纪教育研究智慧的结晶,“反映了胡先生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反映了胡先生研究的系统和完整、深刻和缜密,同时也反映了胡德海先生教育理论研究的独到与严谨。”[9]128
价值,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0]406,139换言之,指的是满足主体需要的物的客体的属性。胡德海现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建构的方法论体系对教育本质研究乃至教育研究有何价值呢,这很有必要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部分教育研究者如郑金洲、孙迎光、强建周、赵军、李润洲等人开始关注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郑金洲在梳理了17年教育本质研究的观点后指出,教育本质研究存在五种错位现象:本质与归属、本质与功能、本质与属性、本质与功能、本质与讨论中的其他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只有找寻到探讨本质的‘捷径’,或者说‘正确的路径’……才能使教育本质的研究渐入‘又一村’的佳境。”[11]孙迎光指出,教育本质研究应当是“对‘教育是什么’的辩证理性认识”,“将教育本质变成‘教育应当是什么’,违反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常识,即本质是客观的。”“探讨教育本质首先要从完整的表象出发”“教育诸要素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才构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本质定义还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抽象出来的教育者不仅指人而且指物”;第二,“教育本质定义是中性的,能容纳坏的教育”。[12]强建周、赵军认为,“新时期教育本质研究面临着价值取向的重新选择:对于本质主义者而言,研究取向应该是从本质追问走向问题克服;对于反本质主义者而言,研究取向应该是从专事拆解走向理性批判。遵循从多元到回归的模式,是未来教育本质研究的理性必然。”[2]李润洲认为,“未来的教育本质研究,应廓清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前提,搞清楚教育本质到底是‘一’还是‘多’,是‘有’还是‘无’,并在洞察教育本质探寻意含的基础上,用关系思维取代实体思维,确立新的教育本质观”,他特别强调要“在教育编织的丰富而全面的关系网络中,系统、综合、动态与创造性地把握教育本质”,并进一步指出“这样把握的教育本质将不再绝对永恒、唯一不变,而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3]上述研究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近年来教育本质研究方法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为教育本质问题研究开辟了道路。
在这种背景下,回顾胡德海先生教育本质问题研究方法论的建构,令人惊喜地发现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回归到教育这一复杂现象本身探讨其变化发展的本质特征。胡德海先生建构的方法论体系,把教育放到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和人类乃至物质世界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整体的角度,运用哲学、历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对教育的本质问题进行研究,把握了教育本质具有变化发展的特征。(2)为教育本质研究乃至教育研究树立了体大虑深、科学严谨的方法论体系的典范。如前文所述,胡德海先生在三个层面建构的方法论体系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关系性三大特征,把教育本质问题放在不同层面,不同系统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予以考察,并通过辩证思维概括出教育本质在“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两个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并理顺了教育本质问题与教育现象、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的复杂关系。(3)为教育研究者树立了“求真理,做真人”的榜样。胡先生建构的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是其长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结晶,他对教育本质研究持续了30余年,始终站在对人、社会、宇宙、世界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对学问的追根究底的思考高地上,践行着“超越学科局限的宏观视野,一种从整体出发把握本学科中关键问题的领悟力”学术理念,把做人、做学问结合起来,一生立身行事的坚守“求真理,做真人”人生信念,为教育学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胡德海先生常说,“教育学应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他在特定时代建构的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虽然打上了特定的时代烙印,但是却为“教育学长成参天大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先生在教育本质研究做出的成果和建构的方法论体系必将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不仅为后辈学人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也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1]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1):15.
[2]强建周,赵军.教育本质研究:基于方法论的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1.
[3]李润洲.教育本质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0,(5):13,14.
[4]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第一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5]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6]胡德海.论教育的两个“为本”[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28-31.
[7]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5、3.
[8]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下)[J].教育研究,1999,(2):29.
[9]高闰青.胡德海教育思想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12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郑金洲.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J].上海高教研究,1996,(3):19-24.
[12]孙迎光.教育本质探讨思路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7-50.
(责任编辑陈育/校对云月)
The Feature and Value of HU Dehai’s Methodological System of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of Education
WANG Cong-hua
(Literature College of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Jiangxi,341000,PRC)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pedagogical research in China.Professor Hu Dehai not only explicitl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education as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but also constructs a set of rigorous and complex research methodology system.Compared with the other contemporary research methods,this methodology system has it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systematic,complex and relational.The value of the system l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It explores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by return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complexity phenomenon of education;It serves as an excellent model of broad,scientific and rigorous methodological system for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education,even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 in general;It sets up a good example of “pursuing truth and being a real man”.
the nature of education;educational phenomenon;educational function;methodology;HuDehai
2016-08-25
王从华(1973—),男,安徽固镇人,教育学博士,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史研究
G 40-011
A
1674-5779(2016)05-00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