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 福建龙岩364000)
(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 福建龙岩364000)
分析福建某地区钼矿区域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
福建辉钼矿成矿地质条件
1.1 地层
区域地层出露较全,从元古代—中生代均有出露。
按从老到新为:早震旦世楼子坝组、晚泥盆世天瓦岽组、晚泥盆世桃子坑组早石炭世林地组、晚石炭世经畲组、晚石炭世船山组、早二叠世栖霞组、早二叠世文笔山组、早二叠世童子岩组、晚二叠世翠屏山组。
1.2 构造
本区主体为十方—岩前复向斜,轴向北东,卷入地层为上古生界,东南翼保存完整,北东端受上杭北西向构造带左行切割,而使复向斜整体呈向东南突出的弧形,东北侧为北西向武东—太平坑断裂带、西北侧为北东向武平—黄竹坪逆冲断裂带所夹持。区内有十方—岩前北东向弧形断裂带,倾向北西,倾角50-80°。北东侧尚有湖洋—刀湾里北东向断裂带,倾向北西或东南,倾角30-50°。
1.3 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主要有: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二次侵入的二长花岗岩(ηγ52(3)b);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三次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ηγ52(3)c);燕山晚期第二阶段第三次侵入的花岗斑岩(ηγ52(3)c)。此外有闪长岩、辉绿岩、伟晶岩、石英脉及基性岩脉。
辉钼矿:呈半自形晶、细片状、鳞片状、细鳞片状、半自形鳞片状、粉末状,片径在0.004-2mm之间,以0.02-1.5mm为主,有的呈聚合体,聚合体直径在0.1-5mm,有绕曲,灰白色,有麻点。呈单晶或聚合体形式赋存在石英与绿泥石、石英与黑云母、石英与斜长石和黑云母、石英与斜长石和绿泥石晶粒间。
区内钼矿床与燕山早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的热液活动具有密切关系,目前发现的工业矿体大都分布在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内。主要相关地质体对成矿作用分析如下:
地层对成矿的贡献:早震旦世楼子坝组岩性为变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变质中细粒砂岩夹变质粉砂岩、变质泥岩、千枚岩,变质程度较深,岩石一般致密坚硬,且地层岩石Mo的含量低,因此,该地层并非是钼矿的矿源层,成为矿体围岩。
构造对成矿的贡献:从区域构造看,区域性北东向断裂带控矿作用非常明显,沿该断裂带控制与本地北东向成矿带密切关系的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脉)体侵位,也控制成矿热液的迁移和沉淀,主要工业钼矿体发育在次级构造裂隙中。
岩浆岩对成矿的贡献:目前控制的矿体大都在黑云母花岗岩内部,辉钼矿的富集主要伴随硅化、绿泥石化等。成矿作用是在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形成的后期,各种的热液蚀变以及矿化进一步改造富集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热液对流循环机制中完成的。黑云母花岗岩是控矿母岩,与本钼矿床的形成有成因关系,其成矿作用模式大致如下所述。
本区北东向钼成矿带是在区域北东向的构造背景上,发生应力松弛和花岗质岩浆侵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岩体演化后期,随着温度的降低,热能量释放,初步结晶成岩的岩体产生收缩性裂隙,这些构造空间是随后成矿溶液沉淀的场所。含钼热液沿次级构造裂隙运移,形成含接触带型钼矿体。但深部巨大的燕山期岩浆房可能多次补给岩浆和岩浆热液流体,当上升含矿热流(气液)体与下降天水发生混合时,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突然改变,矿质便从热流体中沉淀出来,形成深部的石英脉型或构造裂隙型钼矿体。矿化产出方式有三种:(1)钼矿主要呈单晶或聚晶分布在硅化石英脉内、脉壁或脉侧钾化的蚀变岩石中。(2)呈细脉状充填在岩石微细裂隙中。(3)呈稀散的浸染状分布在矿物颗粒间。矿化的强弱,主要是取决于含矿细脉密集程度和浸染程度。
总之,本区钼矿床主要产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岩体中,钼的成矿作用主要在岩体成岩作用的后期。矿体形态为脉状,矿石类型为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化富集程度主要表现为含辉钼矿细脉的富集程度,初步认为该矿床为热液型细脉-脉状浸染矿床。
(1)岩体标志。区内钼矿体主要产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体内,因此含矿蚀变花岗岩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2)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大面积、高浓度、浓集中心明显的钼异常是寻找钼矿的直接标志。
(3)构造标志。无论是石英脉型辉钼矿石还是花岗岩裂隙型辉钼矿石,均与岩石中构造裂隙关系密切,因此构造裂隙密集带是寻找钼矿的直接标志;矿区南部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化体赋存于北西向构造破碎带(F2)中,因此北西向构造破碎带是寻找多金属矿化的直接标志。
(4)蚀变特征标志。区内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硅化蚀变带是寻找钼矿的间接标志。
通过本次工作基本确定了区内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这为形成成矿模型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根据,对于相似矿床类型的研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1]马晓磊,查干德尔斯钼矿成矿期花岗岩与华南钼矿成矿期花岗岩对比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王翠芝,傅树超福建武夷山上西坑钼矿矿石学特征地质与勘探,2013(1).
[3]黄凡,王登红,王成辉中国钼矿资源特征及其成矿规律概要地质学报,2014(12).
福建某地区钼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严健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