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利娟 赵志飞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青海 海东 810600)
青海省都兰县黑石山地区铜多金属矿的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
■邢利娟赵志飞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海东810600)
黑石山地区铜多金属普查工作始于2001年,因无法系统收集前人工作资料,形成资料零乱,如钻孔、探槽部分工程未能收集到原始资料,未能很好填表统计,工程质量不能系统归纳,个别矿体工程控制间距过大,未能有效控制矿体的产态。本区矽卡岩型矿体变化较大,矿体在走向上有用组分变化尤为突出,表现为尖灭再现的特点,已实施的工程无法全面控制;同时受技术力量和野外工作经验限制,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补充认识。本文就都兰县黑石山地区铜多金属矿的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合理探析,希望能够对实际的工作有帮助性的作用。
青海铜多金属矿地球物理特征找矿标志
区内为东昆仑中段北缘,处于昆中和昆北断裂挟持的构造岩浆岩带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是一个断裂构造密集分布区,已有资料反映的断裂约80余条,按展布方向分为北西向、东西向、北东向、南北向四组,呈现出多组构造相互交切的格局。
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岩金沟脆韧性剪切断裂带、萤石沟—红旗沟脆韧性剪切断裂带、三道梁—苦水泉脆韧性剪切断裂带。该组断裂一般规模较大,长数百米至数千米,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呈狭长的带状分布,分割和控制了本区现今构造的北西向条块格局与区内金及多金属矿床的产出,是主要的导矿与容矿构造。该组断裂早期表现为韧性变形,后期经改造表现为脆性变形。
分布于岩金沟一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10千米,宽大于100米,倾向北东,倾角68-76°,表现为一狭长的变形、退变质、细粒岩化、糜棱岩化带。岩金沟金矿床即产出于该脆韧性剪切断裂带;黑石山铜多金属矿亦产于该带北西端及其延伸区域,均沿北西向展布。
分布于萤石沟至红旗沟一带,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长度大于20千米,宽1-2千米,倾向北东,倾角50-85°,其北西段展布于花岗闪长岩体中,南东段展布于丘吉东沟组地层中,形成狭长的糜棱岩带和退变质带。带内流状构造、核幔构造、鞘褶皱和似香肠构造等发育。该带后期活动形成有次一级的一系列北西—北北西向脆性断裂。红旗沟—深水潭金矿床即产于该脆韧性剪切断裂带,沿该断裂带展布。
含矿矽卡岩、矽卡岩型浸染状铅锌矿石,其磁化率K平均值约为2000,具有中等磁性,其大体可引起1000nT的异常,这与在已知矿体上的野外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其余各类矿化和非矿化岩石均为弱磁性,其大约仅能引起n+nT的异常,蚀变斜长花岗岩无磁性。
物性测定结果与前人的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较大,这是标本集中采集于异常地段所至。但含矿(锌)矽卡岩、绿帘石化矽卡岩均有较强的磁性且磁性较均匀;斜长片麻岩、片麻岩、闪长岩以及钾长花岗岩也有一定强度的磁性,但前三者磁性变化较大,只有少数标本有磁性,其总的平均值很低,不能引起较大强度的磁异常;钾长花岗岩出露面积非常有限,不足以形成较大规模的磁异常,且常与含矿矽卡岩相伴生。含矿(锌)矽卡岩、绿帘石化矽卡岩以及钾长花岗岩在产出空间关系上也较密切,产出规模常在零点几至十数米之间,形成强而而窄且有一定延伸的磁异常,异常强度一般大于200nT,有较明显的规律性;而斜长片麻岩、片麻岩、闪长岩所形成的异常,在规模上往往较大,异常宽度一般在数十米间,但异常强度一般在150nT以下(局部可达几百纳特)且无规律。因此黑石山地区具备磁法找矿的前提条件。
测区所处的东昆仑地区,作为活动大陆边缘遭受了多次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各类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成矿作用强度大、期次多,成矿类型多样。华力西—印支期是本区最重要的成矿时期,以热液交代成矿作用为主,形成了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铜、铅锌、金、钼、锑、稀土矿床成矿系列。区内自西向东发育有三条规模较大的北西向剪切断裂带(岩金沟脆韧性剪切断裂带、萤石沟—红旗沟脆韧性剪切断裂带和三道梁—苦水泉脆韧性剪切断裂带),剪切带及其旁侧的脆性断裂严格控制着区内金矿床(体)的分布。
总体来看,本区的金、铜、铅锌、铁等矿产均沿断裂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形成颇具规模的金、多金属成矿带。
区域上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区内北西向大型剪切带及其旁侧的次一级断裂中,受构造控制明显。在五龙沟一带,发育有多条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大体平行排列,这些剪切带往往是区域控矿构造或矿田构造,通常一条大型剪切带往往控制着多个矿床和矿点的展布。如五龙沟金矿田,其所有的金矿床、矿(化)点均分布在岩金沟脆韧性剪切断裂带、萤石沟—红旗沟脆韧性剪切断裂带和三道梁—苦水泉脆韧性剪切断裂带及其旁侧的脆性断裂裂隙中。接触交代热液型铁、铜及多金属矿床(点)通常分布在中酸性侵入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
本区交通便利,水源具备,外部环境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裂隙水不发育,补给水主要为大气降水,不存在矿坑涌水问题。已有采坑、平硐表明岩石、矿石坚硬,属Ⅸ级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无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矿床开采时除Ⅴ—11矿体如进行地表开采时应注意山体崩裂外,其它矿体不存在滑塌地质现象。开采废石堆场宽阔,不会引发地质灾害。石灰沟除洪水期外,处于山前断流状态,且下游无居民区,矿山开采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黑石山地区铜多金属普查工作始于2001年,因无法系统收集前人工作资料,形成资料零乱,如钻孔、探槽部分工程未能收集到原始资料,未能很好填表统计,工程质量不能系统归纳,个别矿体工程控制间距过大,未能有效控制矿体的产态。本区矽卡岩型矿体变化较大,矿体在走向上有用组分变化尤为突出,表现为尖灭再现的特点,已实施的工程无法全面控制;同时受技术力量和野外工作经验限制,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补充认识。受矿权因素的限制,未能对V—3矿体实施较系统的工程控制,从而缺乏对V—3矿体的全面评价。
矿床地表开采应注意局部的山体崩落,坑采对局部破碎带发育地段加强支护;矿体深部开发前,应查明断裂破碎带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在今后的普查工作中应着眼于宏观,深入总结成矿规律,扩大找矿区域,确定成矿远景区段,开展以物探工作为先导的地质验证工作,将对打开黑石山铜多金属矿床规模未能扩大的僵持局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侯长才.青海省都兰县无名沟-百吨沟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评价 [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2]李五福.青海马尔争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研究 [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P631[文献码]B
1000-405X(2016)-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