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

2016-04-14 20:42陈瀚笛
参花(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苦旅苏东坡文化

◎陈瀚笛



风尘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

◎陈瀚笛

有谁像您一样,博闻强记,青春年少便写出了现代戏剧艺术学唯一的权威教材?有谁像您一样,淡泊名利,辞去职务,抛弃厚禄,潜心寻觅中国文脉?有谁像您一样,奋不顾身,远游欧亚大陆,大笔如椽,发出千年一叹?

余秋雨先生,这文化苦旅一路走来,酸甜苦辣,风尘仆仆;这山河之书一笔挥就,五味杂陈,风餐露宿,不知您是否感到疲倦。我仿佛看见,您轻轻拍去衣裳上的灰尘,浅笑,摇了摇头……

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这四节构成了此书的骨架,贮藏着此书的灵魂。但今天,我暂且浅谈我印象最深的,即余先生的国内之行吧。

我从先生的故乡,一个为绿水青山所环绕的浙江小山村,迈开了步伐。这位山河之子用灵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让喘着粗气、跑东跑西的信客,技艺高超而又沉默寡言的潘木工,美丽羞涩、青春靓丽的乡村女教师等形象栩栩如生;让幽远僻静的尼姑庵、书声琅琅的乡村小学、神秘莫测的吴山庙跃然纸上……这些令我意识到,写人记事,无真情实感不可,非明察秋毫不行。

从故乡走向华夏大地了。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我与秋雨老师一同赞扬白居易、苏东坡治理西湖的伟业,若无当年在湖中淤泥里的疏浚河道,哪来后世妩媚的三潭映月?“莫高窟,举世莫能高”,我们一同扼腕叹息,为王圆箓道士不懂莫高窟里的艺术瑰宝而使其落入外人之手而悲哀;我们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感慨天人合一,在这一中国哲学的最浓缩的课堂领悟自然之道……

我可能没有到过这些地方,然而却分明感受到了一处又一处沧海桑田,百年又百年文化积淀。

或许是那篇《黄州突围》最令我难以忘怀吧。黄州,我国古代诗坛巨擘苏东坡先生的流放地。“子瞻何罪之有?独以名太高。”他的诗文太精致了,他的为人太善良了,嫉妒他的人群太庞大了……嫉妒,嫉妒,嫉妒将他一脚踢到审讯官的皮鞭之下,又一拳把他打到偏僻的黄州!但是,嫉妒的人群不知道,子瞻的诗文里头,什么也不缺,单单缺了一种元素——悲怆,尚未经历大风大浪的苏东坡在这里发掘了崭新的宝藏,于是重新审视自我。孤单的处境、敌人的讥讽、朋友的疏离,苏东坡在这个巨大的发酵罐中,产出了人类文学史上几颗璀璨的明珠——《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作品中所蕴含内心深处的悲哀以及旷达乐观的情怀,是在其早前作品里难以发现的,即使有,或许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苏轼笑了,笑他的愚昧的敌人:你们想在这里置我于绝境,可我来了个漂亮的突围!

不难发现,余老师写这篇文章,同时也在含沙射影。先生与东坡想必是同病相怜的,先生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名声大噪后,便有许多媒体、组织、个人无事生非、大放厥词、颠倒黑白,企图扳倒他以搏人眼球。用余老师自己的比喻,就是好像一群无知的小孩,看见了一面干净的玻璃就千方百计想要打碎,好在别的小朋友面前出出风头。这就跟当年苏轼被朝野上下群起而攻之的境遇相差无几了。所以,有些事情也就不难理解:对何正臣、李定、王珪之流的讽刺与批判实际上就是在叩问、讽刺那些别有用心的乌合之众:你们“焚膏继晷”地诬陷诽谤我这么多年,编造我的生平,欺骗我的好友,侮辱我的人格,误导我的读者,请问你们嘴里有一句话是真实的吗?一句,我只要一句。

先生在《寻石之路》《文化之痛》《天人对话》中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他对于这些靠污蔑陷害他人为生的人的痛恨,情有可原:如果父亲因为自己的儿子被无耻下流的小人讥讽、诽谤而气愤致死,自己的叔叔在这汹涌的暗流中割脉自杀,自己的家庭在这肮脏不堪的语言中风雨飘摇,请问,有谁能忍住心中的熊熊烈火?为什么不可以奋起反击,凭借雄厚的实力与声誉,“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然而先生却依旧可以和蔼地微笑着,有时还不忘幽默。他说:“这些人就不该看我的书,就比如我进百货商店买袜子,各式各样的袜子很多,我喜欢哪一种就买哪一种,其他不喜欢的我不买就行了,何必开‘批斗会’呢?不要对其他袜子进行大批特批嘛。”

暂且撇下这个沉重的话题吧。同先生一起经历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我也感慨万千,尤其对于先生前往中亚、西亚、北非等兵荒马乱、战事频仍之地,考察人类古文明这一英勇的举动佩服之极。从这里,我窥见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做学问的态度,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四部分,即人生之旅,则是余秋雨先生与作家巴金、导演谢晋、戏曲家黄佐临等文学大家、艺术大家之间的交往历程的或记叙或缅怀,以及他对这些“大写的人”的看法与评价。自己对父亲、母亲、自己的笔(《祭笔》)的怀念与祭奠也囊括其中。这些文章就好比他的一幅自画像,而高明之处就在于它中西合璧——不仅写实,而且传神。先生的人生观、文化背景、文学功底都很好地展现出来,若能细品,大有裨益。

余光中先生说:“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余先生唤醒了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文化苦旅》更是名副其实的“山河之书”。生态文化与散文之魂在这里找到了归宿。先生的文风与博大的人文关怀,仿佛给我们的眼前安上了广角镜头,视野霎时间开阔了。

《文化苦旅》不仅仅只是当了我一回中华文化的讲师,也是心田的拓荒者,只为在内心深处开垦一方宁静空灵的文学之土;更是人生的风向标,只为在漫漫坦途引导一个懵懵懂懂的初生牛犊。如果以后有人问我:你是如何做到除去暴戾与虚荣之气,面对他人的污蔑而面不改色,恬然自安,怡然自乐的?那么,我也只好笑着回答:可能是鄙人曾经走过一段风餐露宿的风尘苦旅吧。

且不论愚昧或聪慧,也无谓庸俗或伟大,在这本厚重的文化之书中,我们都能获得洗礼,卑以自牧,褪尽铅华。愿吾等能弃红尘之浮夸,含英咀华,吟赏烟霞;寻文化之真谛,独善其身,善济天下;来日方长,或许,我们也能赏冰壶秋月,享白圭无瑕。

(作者系湖南长沙雅礼中学学生)

(责任编辑 徐参文)

猜你喜欢
苦旅苏东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百年前,文化名人的回乡“苦旅”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苏东坡与佛印
谁远谁近?
苦旅——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书实践收获(3)
苏东坡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