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花
县级文联创办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几点思考
◎何 花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县域文联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创办一本与时俱进、承载文化的党政机关内部出版物,其指导思想、内容策划、风格设计,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
内刊 策划 城市文化 城市发展
根据《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规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以下简称“内刊”)申请方应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内刊在传播上要实现文学作品应该承载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立足党的阵地,办出权威性;借鉴文学期刊,办出可读性;挖掘地方特色,办出独特性;突出读者需求,办出服务性。
县级文联在策划本系统内刊时,要将其定位、理念、内容、受众群体、表现力、地域特色、设计风格等方面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以弘扬主旋律、激活和传递正能量为核心,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坚守行业自律。
(一)内容策划
1.重栏目,重规范。内刊的目录就是读者的浏览器,是整本书的骨架。文联的内刊作为精神领域的文化阵地,要有文化底蕴,要有历史厚重感。因此,务必要有社会的、历史的、人文的内容作为文化积淀。同时,在考虑细分读者目标群体的时候,栏目要杜绝大而全,要注重地方化、区域化。栏目数量固定在10个左右,同一年度的栏目要一致,不要随心所欲地变化。重点栏目相对稳定,要用专栏作家、本土作家、知名作家、草根写手等支撑。栏目的语言风格相同,要搭配得当,有轻有重,有主有次,相得益彰。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话题的稿件要进行选择、搭配和优化组合。
编辑部要有周密细致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对来稿、送审稿件、刊用、退稿、退修、暂缓刊登的稿件有细致要求,对审稿流程、发稿标准要求严谨科学,对稿件初审、修改、编辑加工、退稿的标准有严格界定,对责任编辑、校对编辑、美术编辑、助理编辑的岗位分工明确。坚持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坚持版式设计、利用合理并最优化,错误率要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2.重队伍,重观念。各领域文化拔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的文化代言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出版物第一资源的观念,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培养一大批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培养一大批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为出版物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出版物在保障基本文艺队伍稳步增加的同时,还可以用宣讲会、协会活动和基层采风等多种活动形式,加强对文艺人才队伍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文艺人才培养机制;重视本土文艺人才的利用,积极引进外地人才;鼓励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关心支持老文艺家的工作和生活。
3.重品牌,重推介。坚持以专业做专业的原则制定品牌文化路线,将县域城市的传统文化符号、现代文化精髓融入出版物之中,让文化产品具有“走出去”的内在生命力。用本土文艺人才打造品牌栏目,用乡土作者打造乡土文化。
在设计上,讲究封面设计简约不失大气,内文版式灵活多样,运用多种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
在内容载体上,在选择稿件和约稿的时候,要借助适当的表现形式向外传播城市文化。把对外文化宣传的重点放在本土历史、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播上,力求将城市文化中人无我有的部分呈现给世人,将古老的、现代的与未来的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代感的城市形象符号系统,提升城市的美誉度。
4.重活动,重格局。文联下属的各个文艺家协会会员,要通过举办的各种活动,锤炼自己的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全面展示城市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大力宣传城市文化。文化永无疆界,虽然属于内刊,但是具有和全国其他文学性刊物同一属性的受众群体。要想文化作品走得更远,就要用大视野、大格局去运作内容和品牌,提高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
5.重基层,重培养。文联要在不同领域挖掘作者。越是在基层写出来的文章,越是接地气,越是为人们喜闻乐见,越是能反映地域文化。农民、手工业者、个体工商业户等,他们能够真实地从田间地头、闹市街巷获取独特的人生经验、生命体验,他们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反映真实的生活诉求,写自己的故事,写一个群体的声音。文联要创造机会向这样的基层文学爱好者传授写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思想,点燃更多人的文学梦想,“鸡鸭成群牛羊壮,果枝满头鱼跃塘”,这样的以自然的方式表达新农村与新时代的对话,让文字在山林间成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6.重价值,重传播。基层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这是主旋律,这是正能量,是文联要传播的重要价值。文联以多种形式弘扬他们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赞美他们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的火热情怀,形成内刊的主流主价值观。因此,每个编辑都要有发现美的敏锐触角,通过引导作者创作原汁原味的反映城市人精神和力量的作品,打造县域城市强有力的文化阵地。
(二)图文编排的组合效应
编辑排版时依据原稿对版面空间分割做出判断,在处理“排什么”和“怎样排”之前,把握版芯与版面、排式与分栏、字体与字号的处理,做到规范有度,风格一致,以体现编排规范的严谨与统一。彰显个性,特点鲜明,以灼热的情怀去感染并吸引读者;气韵灵动,冲击视觉,激发读者驾驭或利用这些信息的愿望,并与作者产生理念和情感上的互动。图文混排时,配图适合文意,多选用矢量图、黑白图、线条图、插画这样的图片,黑白印刷效果好,又不失真。或严谨,或风趣,或诙谐,或惩戒,主题鲜明。为表达内刊的思想性,大多数文章的主题句、警示句都可以提炼出来,自行设计。版式设计有法而无定法,设计家海伦主张自由设计,不承认绝对的设计规范,但承认设计的有秩序。画坛泰斗齐白石先生的画论与海氏异曲同工:“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因此,版式设计也存在于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之中。
(一)文化空间
选取城市的历史遗存、自然景观、建筑、名人等来反映城市最突出的文化特征,无疑这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标识。一座城市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个性,市民也就能共享这份集体记忆,它更能唤起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找到了历史和文化上的区别,也就找到了城市的形象;找到了市民的自豪和自信,也就找到了城市的活力。它能鼓舞、激励人去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城市和生活的家园,并尽力为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信息空间
要了解一个城市,往往从地图上能直观地知道城市的行政划分,城市主干道、火车站、汽车站、景点,但这只能是纸上谈兵。真正的了解,只有通过城市的文化。首先,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城市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是城市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景象也属于城市文化。其次,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它不是单个人的认识,也不是多数人对城市文化个别要素的认识,而是多数人对一个城市总体认识的结果。最后,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公共文化、科技文化、自然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这些,是一张小小的地图承载不了的。
(三)发展空间
法国思想家、城市问题专家皮埃尔·卡蓝默说:“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人震撼,但感触最深的是那些发展中的超巨型城市。它们规模的巨大超过了我的想象。每一次进入这样的城市都会让我发抖。但这样的城市对欧洲人来说非常乏味,它们显示的是技术的能量,没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化。就一个城市的文化来说,在历史性方面,要反映城市的是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在现实性方面,要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文化产业、产品承载的城市文化内涵;在前瞻性方面,要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它必将助推城市经济活动,提升城市经济品位,形成城市的个性与特色,通过提升社会效益,达到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增强生态效益的目的。
(一)研究读者
针对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利用规律,及时更新栏目设置和内容结构,使之文化结构更加合理,地域风情更加突出。
(二)研究内刊的交换
积极加强与域内外文联的交流互动学习活动,以同级为横向,以上下级为纵向,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建立共享网络。
(三)建立特色数据库
通过在特色数据库上实施检索功能,可以使全国各地的文联内刊信息有效地整合,使之更加系统化、有序化,便于对内刊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深层次挖掘。通过网络传播载体,达到文化共享、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总之,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表象,文化才是城市的灵魂。县域文联办好一本承载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内刊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文化的发展日益熔铸在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进程中,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前所未有地紧密交织在一起,文化必将成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第2号[Z].2015(02).
[2]柳群英.连续出版物的开发与利用[J].情报探索,2006(01).
[3]唐大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J].秦岭,2010.
[4]城市文化的内涵与作用[EB/OL]. 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cswh/41567.html.
(责任编辑 宋倩)
何花,女,本科,吉林省榆树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办公室主任,《榆树人》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编辑出版与期刊杂志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