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月牙儿》悲剧意象探索

2016-04-14 17:19:39何彦成
参花(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底层月牙儿老舍

◎何彦成



老舍《月牙儿》悲剧意象探索

◎何彦成

在宣传生命悲剧的东西方哲学和宗教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了老舍的生命悲剧意识,老舍的悲剧生命意识是丰富系统和深刻独到的。老舍的《月牙儿》是一部文学名作,向读者展示了一对母女在生活重压下一步步沦为暗娼,走向人生毁灭的过程,通过三个代表女性形象的刻画,采用女性的视角和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以散文诗化的语言体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的悲惨生存境遇,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和社会现实。

老舍 《月牙儿》 悲剧意象 探索

老舍的作品几乎都有一个固定模式,就是作者刻画的主人公一般都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在人生道路上奋斗前行,但是往往都事与愿违,主人公在经受残酷的现实和结果的时候,身心备受摧残,对自己的生存意义产生绝望,对人世间的残酷产生愤怒,有的甚至以自杀来摆脱苦难。老舍的《月牙儿》不同于其他作品之处,在于这部作品多了很多压抑和哀伤的情绪,有浓厚的悲剧生命意识。

一、《月牙儿》的悲剧意蕴

对于悲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如牛宏宝说:人在命运的捉弄下,对于注定的命运努力地改变,但是还是无法扭转,造成了不幸的人生,这就是一个人生悲剧。命运,这个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与我们每个人相生相伴。而命运这个词在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里有三种体现,分别是男子的命运、女人的命运和儿童的命运。在贫穷社会,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迫于生活压力,男人会通过出卖劳动力来减轻生活的压力,而女人只能通过出卖肉体来勉强维持生活,贫穷会使幸福生活成为一种奢望。在老舍的作品《月牙儿》中,表现了在社会底层的女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悲惨境遇。这充分体现了在当时社会金钱和权力主导的社会地位下,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女人,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摧残,她们在社会上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出卖自己的肉体。从灵魂到肉体的践踏将她们推向了堕落和灭亡,这是她们无法改变的悲惨命运,这是时代的悲哀。[1]在那个时代,贫苦的女人走上暗妓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她们性格上的弱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她们悲惨命运的形成,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主人公爱慕虚荣,文中主人公对自己的容貌非常注重,认为年轻的容颜好看,其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将自己的人性感情埋葬;二是主人公性情浮躁,对于身处贫穷生活的孩子,应该是能够吃苦耐劳的,但是主人公却没有这种精神;三是主人公没有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心浮气躁,这也加速了她走上暗娼的这条道路。在小说中,“月牙儿”是连接全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月牙儿”的每次出现都暗示着主人公的命运转折,是小说中主人公命运转折的主要连接线索。[2]文学艺术是人们对艺术活动的一种审美,但也是揭露生活中罪恶和丑恶现象的一种艺术手段,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事物美好的一面。老舍的《月牙儿》是其创作实践中的美好产物,将“月牙儿”作为富有感情的意象,能触动读者的心弦。“月牙儿”在文中出现了8次,每次出现,都表示主人公的命运将会出现转折,这既是对环境的渲染,又是对主人公命运转折的诗意象征。

二、《月牙儿》的人物命运

老舍在《月牙儿》中塑造的母亲形象,表现了在当时社会底层的人们在生活的压力下,被金钱吞噬灵魂的过程,以及其心理状态改变的过程。老舍笔下的母亲曾经也和其他母亲一样,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为生活打拼的妇女,但是迫于生活的重压,使得母亲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个来自普通贫民家庭,受过教育,是个有知识、有追求、有个性的女性。尽管体面生活的希望渺茫,主人公也从不轻易放弃。但是贫困与饥饿将她逼上了暗娼的道路,把一个美丽、单纯、要强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自甘堕落的娼妓。最后之所以有主人公入狱后不想出来的心理描写,是因为主人公只有在狱中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救赎,她的思想才能独立,才能获得自尊。[3]主人公哀莫大于心死的描写,也表现出了在旧社会她的反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是多么的起不到实质作用,也反映出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绝望,对未来的无助——偌大的世界没有自己的安身之所,无论自己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注定的命运。起初清白做人、努力生活的梦想彻底破灭,只能重复妈妈的悲剧。

三、结语

在《月牙儿》中,作者以女性第一人称“我”来表现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情感细腻,深刻动人,使读者的感受更加真实,尤其是“月牙儿”这一富有感情的意象设置,深化主人公的心境和感受。《月牙儿》中,作者是想通过对一个少女悲惨人生的描述,来揭露社会的丑恶面,这是对其罪恶的指责和控诉,是对当时社会文明的批判,这也是《月牙儿》想要体现出来的思想价值。

[1]陈舒婷,李乐平.论老舍《月牙儿》悲剧意蕴及其人物命运[J].南方论刊,2014(11).

[2]王春林,王晓俞.《月牙儿》:女性叙事话语与中国文人心态的曲折表达[J].文艺理论研究,1996(03).

[3]王再兴.《月牙儿》的象征主义完全解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9).

(责任编辑 宋倩)

(何彦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猜你喜欢
社会底层月牙儿老舍
北平的秋
善良者的苦难,无法忽视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04
雷蒙德·卡佛
青年文学家(2019年5期)2019-03-13 03:27:30
老舍的求婚
北广人物(2018年10期)2018-03-20 07:16:02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月牙儿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华人时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22
为什么月亮会变成弯弯的月牙儿
由中法底层社会电影差异看中法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