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岩
浅析“老”的虚化动因和机制
◎薛晓岩
在生活中,我们会使用“老X”结构交流,我们发现“老X”结构中“老”与单独的“老”之意有所不同,且“老”在不同的词性面前意义不同,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则和机制。本文将从语义泛化、重新分析角度分析“老”的虚化动因和机制。
虚化 泛化 重新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老”具有多义性,它可作形容词、名词、程度副词和词缀。在先秦两汉时期,“老”多作为形容词和名词,在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副词和词缀等用法。从整体看,“老”是朝着虚化方向发展的。下面我们就初步探讨“老”的虚化动因和机制,也就是虚化是如何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诱发和实现的。
泛化,是指某一词汇成分原本只用于与该成分的词汇意义相关的事物,但随着运用范围的扩大,也用于指称与此词汇意义无关的事物,从而使该成分本来词汇意义渐渐消失,虚化成某种事物的标记,这种变化导致词义结构关系的演变,引起词缀的发生。分化指一些实词在其基本意义和基本功能稳定的状态下,因该词的某个义位通过词义的发展引申,派生出一个或几个较为语法化的新义项,由此使功能也发生了语法化。
“老”最早义项为“老年人”,后又有“年岁大”的义项,作形容词修饰指人名词,如“老父”等。这类称谓的名词自身就有“年长”之义,同“老”表示的“年老”义重叠,使“老”的修饰表现出某种“羡余”的倾向,此时,“老”的年老义渐渐淡化,社会交际性逐渐加强。社会交际性的加强引起其指称范围扩大,比如“老兄”,从指称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兄长演变为男性之间的相互普遍称呼。“老”还可以放在人的姓氏上表称谓。在此过程中,“老”本来的语义特征逐渐淡化,意义向抽象泛化演变。
“老”在“年岁大”这个义素上又引申出“时间久”的义素,如“老相识”“老搭档”。后在“时间久”的义项上又出现了“经验丰富”的义项,主要用于修饰职业、身份等名称,如“老警、老师”等。随着“老”使用范围的扩大,“老”的使用由指称特定某人扩展到指称某一类人,且“经验丰富”之义淡化,而泛化出尊重、近亲等语义色彩。如“老师”“老警”等。
在“年老”义上,“老”可发生由表人到表动物的泛化,如“老马、老牛”“老树、老槐”等词,出现在动植物的称呼词语中表年迈的形容词语素,意义实在。在此基础上,“老”的“经验丰富”之义,也由表人发展到表动物的名称前,如“老狸、老鸦”等,表狡猾、老练之义。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老”的修饰性不断减弱,泛化出使人厌恶的语义色彩,后经这种语义色彩的逐渐弱化,最后完全虚化为词缀,如“老虎、老鼠、老鹰”等。
在虚化的过程中,重新分析和类推分析起着重要作用。所谓“重新分析”是指在不改变原有词序的情况下,改变某些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即由“词根语素‘老’+词根语素”向“词缀语素‘老’+词根语素”整个结构的演变和“老”由形容词向词缀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老”大多数可看作实词,作形容词放在名词前起修饰作用或作谓语和状语,作名词时可独立使用。到这一时期“老”逐渐有虚化的倾向。比如“老兄”,当时它有两种用法,一是对兄长的称谓;另一种是男性之间的相互尊称。当作“兄长”时“老”有年长的意思,修饰“兄”,所传达的年老之意已淡化,表示亲切的语义色彩增强,这时的“老”并未完全虚化,处在实词向词缀的过渡阶段;在表示男性间互相尊称的时候,“老”表达的不再是年长意,更多表达出的是尊重、喜爱的感情色彩,经重新分析机制,此时“老”与“兄”的边界淡化消失,融合成为一个词,使“老”发生了词缀化。此外,还有“老”+前辈称呼的“老师”“老农”;“老”+平辈、夫妻关系的“老公”“老婆”;“老”+兽名的“老鼠”“老虎”等;“老”+鸟名的“老鸦”“老鹰”等,都是由重新分析演变而来的。所谓“类推分析”是指在语言中已经存在的“前缀语素+词根语素”的结构形式基础上,突然实现“前缀语素‘老’+词根语素”结构的演变方式。属于“类推分析”的有:“老”+名号、姓氏及地域名称前的“老李”“老陕”“老美”“老外”等;“老”+表示排行的数量词前面的“老大”“老二”“老三”等;还有“老”+表附加在表人品性面貌的形语素前的“老土”“老粗”等。
两种机制相互作用,重新分析为类推创新提供发展的基础和机会,类推创新使不易察觉的重新分析作用明显化,使重新分析产生的新结构在社会语言使用中固定下来,在能产性的指导下产生大量的新词。
[1]刘毅非.“老”的语法化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王宁宁.汉语词缀“老”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杨贺.前缀“老”和“老”缀词的语法化历程[D].济南:山东大学,2004.
(责任编辑 刘冬杨)
(薛晓岩,女,河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