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按需分配的几个问题

2016-04-14 15:5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活方式

马 跃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 淮北 235025)



关于按需分配的几个问题

马跃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 淮北 235025)

摘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旗帜。按需分配中的 “需要”是什么?这个需要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按照这个原则能分配什么?在某类物品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分配?人类社会能否实现按需分配?按需分配对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自然和社会将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一、按需分配不是按欲望分配

石头可以离开地球环境而存在。人作为生命有机体,无法离开水、氧气、食物这些自然物质。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依靠自然界生活。“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与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1]95人本身是匮乏的,因为匮乏而产生需要。因为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人才能生存下来。需要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带有一定客观性。

欲望既可以表达真实的需要,也可以表达虚假的或想象的需要。当表达真实需要的时候,欲望与需要是同一的,可以称之为合理欲望;当表达虚假需要的时候,欲望与需要是分离的,是脱离真实需要而存在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称之为不合理的欲望或贪欲。一个人的住房足以满足居住需要,但依然可以产生拥有更多房子的欲望。

脱离真实需要的欲望不仅是主观的,而且是无限的。一个欲望的满足通常又意味着下一个欲望的开始。无论人们怎样奋力追赶,欲望的脚步都未停歇,也不能停歇。[2]叔本华曾把欲望比喻为一个永远饥馋、永不饱和的“胃”, 或是一个永远张开的巨兽之口。 这表明 , 欲望的本质是无尽地贪恋 , 所谓“贪得无厌” , 所谓 “人心不足蛇吞象” , 正是对欲望本质的形象表达[3]。

甘地说: 按每个人的需要来说, 东西是够用的,但按每个人的贪欲来说, 就不够了。[4]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需分配。这种按需分配不是按照人的欲望分配,不是想要什么就给什么,那是任何社会都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二、按需分配的方式不能满足人的一切需要

需要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概念。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及《资本论》中有对需要问题的大量分析和论述。

马克思一直努力尝试归纳需要的种类。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需要分为“自然的”需要和“社会产生的” 需要。根据对象及对象化的活动,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分为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还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生存需要,享乐需要,发展需要,以及肉体的、工作的、创造的、交往的、利己的、文化的、粗陋的需要等。人不仅具有生存需要,除了物质需要之外,人还有精神和文化的需要,情感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需要等。用马克思的话说,需要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5]。

同时,人是社会的人,人的需要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有不同需要,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也会有不同需要。需要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32。

人的物质需要与物质资源直接有关。按需分配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类需要的不断递增,地球资源不断递减,据此推定“按需分配”的不可能性[7]。有人认为:“如果自然资源本身是有限的和贫乏的,那么生产力能否发展到使整个人类从总体上摆脱匮乏就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8]

人的物质需要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历史地看,而不是按某个时间点看,需要是变化的,旧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产生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这种需要才是无限的,即无限发展和变化的。但不能因此否定物质需要在某个时间点上是有限的。同样地,生产也是如此,历史地看,生产能力和生产也是无限发展和变化的,但不能因此排除某个时间点上,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就是说,长时段看,生产和需要都是无限发展变化的,但在某个时间点上,又都是有限的和固定的。

人们头脑和智力的差距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距[6]637。就是说,有钱人和穷人一样都是一日三餐,几个馒头就吃饱了,人们对食物的需要是非常有限的。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生产能力满足不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但马克思看到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生产能力增长的巨大潜力,从而预测到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的发展趋势。进入20世纪后,人类生产能力就已开始超过需要,因此才有产能过剩。换句话说,人的需要在任何时间点上都是有限的,当生产能力和物质总产品超过人的物质总需要时,按需分配制度在理论上就是可以实现的。

按需分配是社会分配的方式。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未来社会,不需要个人努力争取,只要是这个社会的成员,哪怕失去劳动能力,其生活必需品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完全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创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荣誉和交往方面的需要是否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满足呢?

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与现代社会的人一样,要吃喝住穿,要恋爱结婚生育子女,要工作和休息,要交往,要出去旅游,要经历生老病死等,在这些方面,不会与现代社会的人有什么不同。

满足需要的方式可以分为通过社会分配的方式和通过个人努力的方式。有些需要无法通过社会分配的方式满足,比如友谊,人都有交往的需要,需要几个朋友,可以通过分配的方式解决吗?显然不行。朋友是通过交往形成的,不是社会分配的结果。再如,按照柏拉图和康帕内拉的理论,可以通过分配的方式解决配偶或性的问题,但后来的共产主义思想家反对这种作法,他们都主张通过自由恋爱的方式满足这个需要,因为分配的方式无法带来男女之爱。分配是对已有东西的处置,创造是对目前没有但将要有的东西的渴求,因此创造不是分配的结果。荣誉也不能通过社会分配获得,诗歌朗诵比赛第一名或奥运会冠军,都只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设想有这样一个社会,可以通过社会分配的方式满足人的一切需要,包括爱和友谊以及归属感、尊严和自我实现等,人们只要坐在那里等待和要求就行了,这样他们就成了完全被动的客体。那么这个社会里的人还有自己作为的空间吗?没有人的积极活动,这样的社会还能进步吗?

共产主义可以消灭不义,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但无法消灭不幸[9]。任何社会都有意外事件发生,都无法消灭不幸,共产主义社会有车祸吗?肯定有。有结婚,肯定也有离婚。有因爱而组建的家庭,肯定也有感情不和带来的苦恼,因为感情是最容易变化的。再好的社会并不必然带来幸福美满。就是说,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爱和友谊、归属感和幸福感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的满足,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任何社会通过分配的方式只能满足人的部分需要,另一部分需要必须依靠个人努力才能获得满足。

三、按需分配将分配什么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有一个专门负责计划和分配的机关,有些需要将通过这个机关的分配实现。那么,这个机关将分配哪些东西呢?

首先是生活必需品的分配。大多数人都认为,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公平分配的手段,社会完全可以满足每个人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但也有人反对,认为生活必需品是变化的,并且是无限变化的,因为其无限性,就无法满足,况且一旦完全满足了,人类还能进步和发展吗?[10]生活必需品确实是变化的,几十年前,电视、电脑、手机等不是生活必需品,现在属于必需品。我们已经说明,从历史的角度说,人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无限变化的,但人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在任何时期都是有限的,都是可以计算和确定的。比如某个年份,地球上70亿人对食品的总需求,完全可以计算出来,并且上年与今年不会有太大差别。同样,对衣服,对住房,对私家车,对公共交通工具,对电脑、手机等需求,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扩大一点,在某个年份,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医疗的需求也是可以计算和预测的。生活必需品总量不仅可以计算和确定,而且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只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准确地说,生产出来的财富或产品刚刚超过这个需求总量时,通过公平公正分配,就可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其次是对劳动或劳动时间的分配。劳动时间之外的都是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满足其休闲和全面发展需要。随着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时间越来越短,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已经衣食无忧了,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已经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成为健身、成长、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的途径。劳动时间是有限的,不需要那么多劳动,人们又那么热爱劳动,因此就要有一个机关负责劳动时间的分配。马克思说,人们的劳动将是自觉自愿的,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展开的,但任何社会总是把需要放在第一位,就是说,肯定要有一个劳动项目清单,由人们选择。如同当今中国孩子上大学填报志愿一样。一个人可以根据爱好选择几个项目,但大家如果都选择了这些项目,而社会需要的其他项目没有人选择的情况下,就由分配机关进行调节和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活干,社会需要的每件事都有人做,并且有充分的人手完成这些工作。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是自由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一方面要参加被分配的工作,当然,这个工作时间很短,并且与他的爱好形成最大程度的契合,分配工作的机关会充分尊重他的意愿,或者说在几百个或几千个工作清单里,选择一个最擅长并且最喜欢的工作;另一方面在这个被规定的劳动之外,有更多闲暇,从事其他活动。

再次是对文化产品的分配。人有对文化产品,如图书、图像、影视等欣赏、阅读和学习的需求。一些文化产品,比如戏剧、音乐、舞蹈的真人演出,若是中低档次的演出,供求平衡不会成为问题;若是高水平的演出,肯定供不应求,下面再讨论其具体分配方式。

另外,一些文化产品不需要通过分配的方式,而是通过共享的方式满足需求。物质产品的消费具有排他性,你吃一个馒头,我就不能吃了。与之不同,文化产品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信息是可以共享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经可以免费浏览、阅读图书杂志等文字信息,免费欣赏影视等图像,在这些方面已经过上共产主义生活了。当然,在市场经济时代,互联网上有些文化产品的消费还是要收费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了商品和货币,就不存在收费问题了。

四、短缺状态下的分配问题

任何社会都存在某些物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共产主义社会同样会出现物品短缺的情况。一是特别稀少的物品,比如名人字画、古董等,全世界就这么一件东西,希望拥有和收藏的人很多。二是质量上乘的物品。共产主义肯定都是标准化生产,有严格的质量监督,不会有太差的产品,但肯定还要依靠社会组织或者个体进行生产,众多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同类产品肯定存在质量上的区别。大家都希望占有和使用质量好的,不希望使用质量差的。真人演出也是这样,既有中低水平的演出,也有高水平的演出。三是由稀有资源形成的物品,如红木家具、鹿茸等。四是新产品刚刚生产出来,比如苹果手机6,刚开始生产量很小,不可能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总要有人先消费,有人后消费。

前共产主义社会,通过特权和价格等因素的作用,形成是否拥有和先后拥有的秩序。就是说,当某件物品供不应求的时候,由那些享有特权的阶层优先占有和使用,其他人或者被排除在外,或者延迟使用;由有钱人占有和使用,穷人或者被排除在外,或者等价格下跌后延迟使用,从而形成购买和消费的秩序。

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了商品和货币,没有了特权和价格等因素,如何解决上述分配难题?首先,对于名人字画这样特别稀少的物品,送到博物馆、美术馆之类公共机构收藏和展览,没有必要分配给任何个人。其次,对于那些需求量大而相对稀少的物品,包括新产品、质量上乘的物品、高水平的演出以及稀有资源形成的物品,一方面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品等方式,提高供给总量;另一方面,按照一定原则和方式实行计划分配,可以采取分期分批供应的办法,解决分配难题。

有学者说,共产主义社会对消费品实行的将是“自由各取所需”和“ 有计划按需分配 ”相结合的“ 按需分配”模式。首先将其无偿地分配给最需要它的人,然后再逐渐扩大无偿分配的范围, 直到最终取消有计划“ 按需分配”而实行自由“ 按需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短缺约束下分配的“ 帕累托最优”[11]。

五、按需分配对生产生活以及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按需分配是按照人的真实需要组织生产劳动和分配消费品,使人们彻底解除衣食之忧,使人的本性得到全面自由发展。按需分配不仅是分配问题,而且是按需生产,按需消费。

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的欲望迫使资本家盲目地无限地扩大生产[12]。欲望与需要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大区别。资本主义属于欲望的逻辑。资本主义是无限追求利润的,无限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无限扩大市场,无限刺激人的消费,是没有限制的生产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几大问题:一是对大自然无限制的开发与掠夺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二是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迫使人们为了各种资源和生活资料展开竞争;三是造成产能过剩,因为产能过剩,因为生产太多,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不得不通过震荡进行调整,因为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一些企业破产,既给工人也给资本家带来严重损失。

共产主义按照需要组织生产和消费,是有限生产和有限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生产足以满足成员生活需要时,便自动停止生产,而不是向大自然无限索取。如同澳洲土人那样,只要够生活所用,就不再打猎或采集。共产主义实现了对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自觉控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当时条件下自然的承受力来安排生产,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3]。

马克思摘录了穆勒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进行生产只是由于他需要占有。 如果所生产的物品就是他想要的东西,那么在他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量后, 他就停止劳动。同时,马克思说,人进行生产只是为了自己占有; 他生产的物品是他直接的、自私自利的需要的物化,因此, 人在这种状态下生产的东西不多于他直接的需要。 他需要的界限也就是他生产的界限[1]32-33。

恩格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 无论生产和消费都很容易估计到。既然知道每个人平均需要多少物品 , 那就容易算出一定数量的人需要多少物品 , 既然那时生产已经不掌握在个别私人企业主的手里 , 而是掌握在公社及其管理机构的手里 , 那也就不难按照需要来调节生产了。”[14]

那时的社会生产是理智的、符合生态原则的,人们可以自觉地控制生产的方式和生产的规模,充分认识到生产的环境后果[15]。马克思说:“ 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6]

那时的人类可以自觉控制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的增长。恩格斯说:“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像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么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做到这点。”[17]

共产主义是需要的逻辑,是节制欲望的生产生活方式。共产主义超越人的欲望,超越对自然的无限制掠夺,超越无限制的消费,超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纷争,超越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超越资本主义,超越人类一切苦难,超越人类史前史和动物界的那种生存方式。

共产主义带来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改变,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改变,带来人与人关系的根本改变。“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20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 张晓芳.消费的欲望和消费合理性[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3] 曹孟勤.欲望消费与生态危机[J].兰州大学学报,2003(1).

[4] 转引蔡昱,龚刚.论节制欲望的共产主义[J].南开经济研究,2014(6) .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 徐跃华.论按需分配理解中的几个歧义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8).

[8] 蒋志红.论马克思高阶正义的实现路径及其限度[J].教学与研究,2015(5).

[9]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M].上海:三联书店,1994:169.

[10] 韩云川.“按需分配”理论再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04(3).

[11] 黄公元,张昆仑.正确理解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伟大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1999(2).

[12] 王锐生,黎德化.读懂马克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16.

[13] 刘建军.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实现的历史必然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

[1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605.

[15] 解保军.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共产主义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特征的辩证理解[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3(5).

[16]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926-927.

[1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45.

[责任编辑:李伟]

Issues on Assignment According to Needs

MA Yue

(CPC Party School of Huaibei, Huaibei, Anhui 235000, China)

Abstract:"Each does his best and takes what he needs" is the banner of the communist social system. The scientific commmunist theory is supposed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to define "needs"? Is the needs finite or infinit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what should be assigned? How to manage the assignment when the resource is scare? Will the assignment according to needs be realised finally? What influence will the way of assignment have on production and life modes, nature and society?

Key words:Maxist theory; communist society; assignment according to needs; production mode; life style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1-0055-05

收稿日期:2015-11-09

作者简介:马跃(1961-),男,安徽淮北人,教授,从事共产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1.011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活方式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认识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