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县第四中学 游仁涛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创新作文教学
江西省赣县第四中学 游仁涛
【摘 要】
【关键词】
新课标 创新 作文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繁荣将主要依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江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作文又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作文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义重大、大有可为。于是我结合平时对作文教学的观察、思考与实践,对创新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多留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的所见所闻都可以进行作文。如果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血和肉,因此选材的创新也十分重要。因此,怎样实现选材上的创新呢?“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的新事物和新变化。让学生注意去观察和描述这些新事物和新变化,才能写出新鲜的富有时代色彩的作文来。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各种热门的话题。如民生、人权,中央反腐等,让学生经常讨论这些话题,并引导他们尝试去思考和写作。再次,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翻旧出新,即在问题材中去寻找尚未被别人关注的新观点。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即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思想等。立意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立意要跳出陈旧的框框。训练学生立意创新,要让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创造性地思考的习惯。做到不迷信权威,善于质疑,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立意新颖,就要避“俗”
比如,写蜡烛,老师就像蜡烛,照亮了别人, 燃烧了自己……这些几乎成了通用的公式。然而立意真正要做到创新,就务必避俗避熟。如某学生写家乡变化,用“稻草家族上法庭”的形式“控诉”了蜂窝煤、液化气先后挤占原本属于稻草家族在农村市场的“罪恶”,作文从稻草的“遭遇”中透视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革,其立意角度让人拍案叫绝。
(2)立意新颖,就要求“异”
求异思维常常开出特别艳丽的花朵。比如,对“严是爱,松是害”这句流行语的反思,从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身心的成长,提倡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激励教育的角度看,立论“不严不松又慈爱”更会受到青睐和欢迎。如满分文《有时,我也想作“差生”》,小作者在材料的选择上很别出心裁,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选取了“人无我有”的材料——我也想做一个差生;从反向立意的角度,表达出了自我在面对强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学业负担、老师及父母厚重的期望下,有时,也想做一个潇洒快乐无忧的“差生”的想法,也反映出了当前的基础教育围绕“考试”这一指挥捧,不少学校、家长加重学生学业、心理负担的现状,显得新颖别致而有创意。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的外衣。生动、新鲜的语言使文章出色、升格。更动了文字,同时也更动了思想。在表意明确妥帖的前提下,力求完美高雅,会提升作文的档次。生活是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如果平行训练学生多注意观察、积累,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将鲜活的生活本身展示出来,语言自然会活泼、富于变化。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加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经过学习、吸收、消化后,创造出新的符合语法规范的个体,是语言创新的又一境界。正如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说的那样,如果去掉有文采的兽毛,那么虎豹的皮革就和犬羊的皮革一样了,意思是语言表达毕竟有高下之分。所以,追求语言之美,先在准确、贴切、规范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的典雅优美,才相得益彰。
总之,创新作文教学,要求教师站在教育创新发展的角度,用创新的眼光审视作文的写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把生活材料变为创新作文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感受思考生活,主动积累新鲜、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他们创新立意、巧妙构思的习惯;教会他们灵活新颖的表现形式,运用新鲜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他们掌握作文创新的方法,从而使创新作文教学的路越走越宽。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一天高过一天,任凭作文教学的创新,终究还是要回到学生学习作文的规律上来,回到扎扎实实地用个性言语规范、准确地表达上来。只有这样的创新教学,才有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灿烂明天。
【参考文献】
【1】苏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
【2】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6)
【3】刘慧婷.初中生创新作文刍议【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4】张惠莲.浅谈创新作文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思维过程。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时代呼唤作文教学的创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可见,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时代背景要求下,给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