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 慧
浅析语言运用的技巧和传播途径
——评《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
□ 延 慧
语言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俱进,语言不仅仅体现在本土文化中的传播效应,而且在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中更能彰显其绝对的优势地位。在大力弘扬中国文化,乃至中西文化相互解读、相互传播的过程中,语言研究者和文化传播者们一直在孜孜探索如何准确传递文化信息中的语言魅力。江滨、王立松、刘蕾主编的《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就是这样一本探讨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关系的书籍。它对于当今这个文化快速传播的时代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第一,核心论点突出。《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主要分析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核心观点为:语言运用采用恰当的方法能够推进文化信息的广泛传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语言表达恰当,才可以将信息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来,为世界各地的人所知晓。语言有很多种类,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语言,为了使采用不同语言的人能够更好交流,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语言的转换,并保证信息不被扭曲;语言的形式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对于传播文化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像文学作品的传承,更适合用书面语来表达而非口语;语言是由不同的词汇组合在一起的,词汇组合恰当才能保证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准确的;影视娱乐中的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因此语言也需要在影视娱乐中恰当应用。作者在全书的编写过程中始终贯穿了这一观点,重点突出,论证有力。例如在该书的第一章中,作者讲到为了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以及翻译的效率,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此外,还说明辅助翻译软件可以建立庞大的翻译数据库,拥有丰富的语言翻译资源;可以提高语言翻译的效率,加快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速度。由此可见,作者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始终做到论点突出、手段多样。
第二,内容条理清晰。《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的内容条理是非常清晰的,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该书总共分为四篇,分别为翻译与文化传播、文学与文化传播、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影视娱乐与文化传播等。这四篇从翻译策略、文学鉴赏、词汇语用以及影视娱乐等四个方面来谈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来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内容不仅涵盖了语言运用的主要范围,而且比较全面且重点突出,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第一篇探讨了实现不同语言转换的优良翻译原则的内涵。作者运用三节内容来阐述坚持忠实原义的原则,以及适当变换某个词语,保证语境顺畅这一翻译策略。并对翻译文本,例如《浮生六记》以及《红楼梦》的翻译情况给予评价。第二篇中,作者探讨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对文化传播的影响。通过对中外诗歌的异同以及外国某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分析,说明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有助于文化的传播。第三篇中,作者探讨了词汇的含义及应用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了“汉语式英语”词汇应用的特点,以及汉语十二生肖动物词汇所蕴含的内涵,说明了词汇的内涵往往是丰富的,对于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第四篇中,作者探讨影视娱乐中的语言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并且对具体电影作品中的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进行解析。
第三,编写目标明确。《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的编写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即是为广大读者精心编写的,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在该书中学到更多有关的知识。这本书结合分析不同种类语言之间如何互相转换、词汇句型如何选择、文学作品如何蕴含文化精神和时代色彩以及如何彰显文化等内容,来探讨语言应该如何为文化传播服务,如何使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不会出现语言应用错误的现象,以及如何在跨国文化传播中避免文化信息的扭曲,从而实现文化传播的理想效果。当今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的扩大,以及互联网技术为文化传播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撑,致使文化的传播不论是在时间、空间,还是在速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这种条件下,文化传播的数量极大,更需要保证文化传播的质量,这是该书编写的意义和目标所在。《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就语言如何互译、语气如何选择、文化特征如何彰显、时代色彩如何体现等因素探讨语言如何服务于文化传播,旨在在本族文化传播中避免语言误用以及在跨文化传播中减少语言误解,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传播即文化的传播,文化信息如何传播取决于语言如何运用。《语言运用与文化传播》对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颇深,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佳作,其对于如何采用恰当的语言运用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文化信息的广泛且有效的传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