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宫庭月令承应戏的民俗性特点

2016-04-14 12:57宁彦冰李跃忠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3期

宁彦冰,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论清代宫庭月令承应戏的民俗性特点

宁彦冰,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清代宫廷每逢节庆,都会有相应的演戏活动,上演戏目统称为“节戏”。到清代乾隆年间,宫廷指定专人为应合宫廷内的各种民俗节日而专门编写的、排演的戏叫做“月令承应戏”。由于特殊的目的,这些月令承应戏在剧本内容和演出形态中呈现出明显的民俗性特征。

关键词:清代宫廷演剧;月令承应戏;民俗性

在清代宫廷里,每逢元旦、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其它重要节气,几乎都会上演依据具体月令节日编演的戏,或酬神或乐人。这些应时戏,到清代乾隆年间叫做“月令承应戏”。“月令承应戏”一词最早见于乾嘉时期礼亲王昭梿所著的《啸亭续录·大戏节戏》:“乾隆初,纯皇帝以海内升平,命张文敏制诸院本进呈,以备乐部演习,凡各节令皆自奏演。其时典故如屈子竟渡、子安题阁诸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1]377昭梿提到的“月令承应戏”就是与汉族生活习俗有关的月令节日。由于与节日祝贺的关系密切,月令承应戏侧重于歌舞排场、开场应节,以增强宫中节日氛围。因此其具有明显的民俗性特点。

1凡月令节气必有演出

根据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周明泰《清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统计,从年初到年终,清代宫廷每逢月令都有戏剧表演,而且所演剧目都与节气有一定联系。从元旦开始,紧接着立春、上元、燕九、花朝、寒食、浴佛、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颁朔、冬至、腊日、祀灶,直至除夕,每一节气莫不如是。上元承应《紫姑占福》;立春承应《早春朝贺 对雪题诗》;元旦承应《喜朝五位 岁发四时》《文氏家庆》;元宵节承应《东皇布令 敛福锡民》;燕九承应《圣母巡行 群仙赴会》;浴佛承应《六祖谈经 长沙求子》;端阳承应《灵符济世》《奉敕除妖 祛邪应节》《正则成仙 渔家言乐》;七夕承应《七襄报章仕女乞巧》;中元承应《佛旨度魔 魔王答佛》《迓福迎祥》;中秋承应《丹桂飘香 霓裳献舞》;重阳承应《九华品菊 众美飞霞》《江州送酒 东篱笑傲》;十月朔日承应《花甲天开 鸿锡日永》;冬至承应《太仆陈仪 金吾勘箭》《玉女献盆 金仙奏乐》;腊日承应《仙翁放鹤 洛阳赠丹》;祭灶承应《蒙正祭灶》《太和报最 司命锡禧》;除夕承应《金庭奏事 锡福通明》《如愿迎新 藏钩家庆》《瑞应三星贾岛祭诗》《升平除岁 彩炬祈年》。

从上述节气与上演的剧目可以看出,在清代宫廷里,逢节气演戏确实是很普遍的,而且都有相应的应节戏。

2月令承应演出剧目的民俗性特点

中华民族长期农耕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月令节日的生活习俗,清王朝在文化统治上采取兼容政策,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因此清代宫廷的承应戏在剧本编排和演出制度上,将各种民俗习惯也吸收进来,如端午节划龙船、中秋节赏月、元宵节放灯猜灯谜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端午节和七夕节。根据《清嘉录》记载,五月为“毒月”,五月朔日开始,百姓家中要贴天师符,挂钟馗图,妇女簪艾叶、榴花,百工放假,百姓家各有宴会,庆赏端阳等。此外,包粽子、划龙舟等早已是民间生活习俗。

清代宫廷端午节上演的月令承应戏,保存下来的剧本有《正则成仙》《渔家言乐》《奉敕除妖》《祛邪应节》《灵符济世》等,这些故事都与端午节习俗相关。如《正则成仙》讲的是屈原在端午节下凡到人间,看到世人祭拜他,他希望借渔翁之口,告诉世人无须裹粽入水祭拜他。在曲词中,也描述了一些端午习俗:头戴五毒簪、包粽子、准备百药囊。

在民间,七夕节那天,普通人家的女孩都设香案、摆贡品,向神灵乞巧,希望得到织女的祝福,从此心灵手巧。《故宫珍本丛刊》收录有昇平署抄藏的七夕演出剧目《七襄报章》《仕女乞巧》。这两个故事都来自民间关牛郎织女传说,且融入了民间女子的节日乞巧等生活内容。如《仕女乞巧》中织女与玉女的对话就展示了少女、少妇在庭院中跪拜乞巧的场景:

织女白:这里庭透香烟那里盘堆瓜果都是乞巧的。

织女唱:九孔邪穿针鼻向月迎风可怜真似痴,只怕聪明误了伊,误了伊。想举臼梁家,倒是个蠢笨的。我且步迟迟,香闺可也没有甚高低。

玉女白:那八九十岁的老婆子还与十八九女郎露立庭中,可也要乞些巧的。

织女白:这也是难得的。

织女唱:骨月圑头处清时门第白发夫妻此日同看寿域跻。

玉女白:每逢七夕,乞巧的无千无万天孙怎么一时发付他,他便各如所愿。

织女白:不行而至乃感应一机,何疑之有,只要俺,光之所到,便是他神这所到。他们愿之所通,便是俺力之所通[2]84。

其它传统节日和重要节气上演的节令戏也呈现出浓厚的民俗性特点。如元旦承应《文氏家庆》,有寿庆拜贺中的民俗体现;中秋节宫廷承应剧《丹桂飘香》《霓裳献舞》,嫦娥令月中仙子奏霓裳羽衣之曲,与众仙一同庆祝之俗;元宵节承应《东皇布令 敛福锡民》,有放灯玩月;除夕承应《昇平除岁 彩炬祈年》,有闹新春,买锣鼓,更兼置买烟火花炮,爆竹动春雷等日常习俗的描述或再现。

此外,乾隆朝以后,一些月令承应戏也添加了一些滑稽风俗。月令承应戏虽然是节庆之作,但每年重复上演,不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一些剧作的创编者便在中间掺入了一些带有民俗意味的插科打诨。在《如愿迎新》《贾岛祭诗》《彩炬祈年》中便有幽默的“卖痴呆”和“打如愿”的习俗。如《升平除岁》中的“卖痴呆”之俗便颇有趣味:

儿童白:公公,你走得乏了,且在桥栏上坐坐,看他们过去。(老人坐科)

卖痴呆儿童上,白:卖汝呆。卖了痴呆便学乖,今年卖了明年卖,耑望大大一个主顾来国。(下。卖痴呆儿童上科。)

白:卖汝呆,卖汝痴,痴呆该卖人不知,一年三百六十日,今年痴呆正及时。

卖痴呆儿童上,白:卖痴呆,卖痴呆,高声低唤过长街。若还不买赊账与你,明年除夕还钱。我再来,咍,也么咍。(下)

儿童白:嗄,公公,那些儿童做什么的?

老人白:都是卖痴呆的,孙儿你们也去学卖罢。

儿童白:孙儿们,又不是痴呆,拿甚么去卖?

老人白:好嗄。(唱合)痴呆尽真可儿,聪明伶俐你自知[2]190。

“卖痴呆”之俗,早在宋代就有。范成大《卖痴呆词》(《腊月村田乐府十首》)载:“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入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耍买添令部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此词讲的是除夕夜直到午夜时分,人们都还没有睡意,都在祈求神灵除灾降福。而儿童们毫无顾忌地卖痴呆,反映出当时民间百姓老少玩笑、百无禁忌的情景。此俗在清代吴越地区仍在流行。道光年间顾禄在《清嘉录》中记“小年夜大年夜”时,说“小儿绕街呼曒云:‘卖汝痴、卖汝呆。’世传吴人多呆,故儿女辈戏俗卖之。今皆不传”。“今皆不传”当是说道光年间的事,但之前应该是存在的。

元宵之“打如愿”习俗,民间俗称“打灰堆”,是在仙女如愿的传说上演变的。此俗早在唐代就出现。《类说》引后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云:“有商人过清湖,见清湖君。君问所需。有人教云:‘但乞如愿。’君许之。果得一婢,如愿即其名也。商人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如愿晚起,商人鞑之,走入粪壤中不见,今人正旦以细绳系偶人投粪扫中,云乞如愿。”[3]149-150这一凄美的民间传说,被敷衍成了月令承应戏之《如愿迎新》一剧。而该剧之【山坡羊】一曲概述了这一民间古书,且“打灰堆”之元素亦见于唱词中:

【山坡羊】几年来独自深闺、曲院,手挽着金镶玉嵌的琵琶儿一面,也不赴弦歌酒宴。眼睁睁、眼睁睁盼着个红麟现。你与我把书传,再与我多多拜上青湖使者,道奴家,奴家要见,无由见恨,只恨欧家子转眼忘恩,把奴家作践,实堪怜。(众唱)听言,休题过去的旧情缘,心悬你心在湖中,身在崖边。将伊劝,莫俄延,且抱琵琶过翠轩。逢除夕、庆新年,走遍了六街三市前,叫他逢人见喜都如愿。不打灰堆,竹作鞭、整花细,霞佩雩裾登紫軿,且自登紫軿。

此外,《如愿迎新》一剧中还有元宵夜“打太平鼓”的民俗场景:(上门神、土公、土母、皂公、皂母,云童。打太平鼓介。旦唱)又听得太平花鼓连天,人似蚁、车马喧阗。门神户慰〔护卫〕盔甲光鲜,灶君婆领着土家眷。发鬓蓬松,脸如黑靛,矮似侏儒,醉似曲鳝。福神呵,叫他们一个个不用歪厮缠。(吹介。众、土公等虚白介。旦唱)醉婆婆,这里没有香糟,劝叫你们,你们一个个不用歪厮缠[2]173-174。

这些民俗场景的展演既使应节戏的演出更加符合节气演出场景,也为剧本增添了一些活力。

综上所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戏曲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月令承应戏存在的环境和发展的空间。月令承应戏虽只是活跃于清宫廷的舞台,但其演剧内容各表演形态无不充分体现出民俗性这一特征。

3结语

从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来看,古代民间演剧活动多数要依托民俗活动,如寿庆、婚丧嫁娶、节日、庙会等民俗场域。其中岁时节气演剧之俗在清代宫廷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戏曲演出作为民俗庆典活动的一部分,其演出的目的主要是祈神、谢神。王芷章指出:“‘月令承应’演于礼祀百神之祭,主在乐神。”[4]58故这类戏剧的演出,有的学者主张其为仪式更好。如周贻白说:“清代内廷常演之剧,则为《啸亭续录》所谓‘月令承应’‘法官雅奏’‘九九大庆’之类。逢时按节,及大婚、万寿,均有特撰剧本,大抵为一二场的单出,各具起迄,虽亦取材故事,但均为颂祝而设,词句既备极华赡,名目皆义取吉祥,与其谓为戏剧,毋宁视作仪式。”[5]572

参考文献:

[1] 昭梿.啸亭续录·大戏节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故宫博物院.故宫珍本丛刊(第660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 冯贽.云仙散录[M].张力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4] 王芷章.昇平署志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 周贻白.中国戏剧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责任校对龙四清)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3.059

收稿日期:2015080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开放基金项目(14K040)

作者简介:宁彦冰(1987-),女,湖南邵东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民间戏剧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3-01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