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占辉 李江涛
基于典型刑事案件探讨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塑造*
●郝占辉 李江涛
高校里发生的典型刑事案件令人痛惜、发人深省,是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真实而生动的案例教材。本文在对典型刑事案件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的特点、构造及发展变化规律,对如何帮助他们完善健全的人格、塑造坚固的道德心理防线、促进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刑事案件;大学生;道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来,发生在高校里的典型刑事案件一度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令人痛惜,发人深省。人们不禁要问,如今“象牙塔”里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们怎么了?他们历经十余年寒窗苦读和持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却一朝沦为众所唾弃的阶下囚,成为了罪大恶极的杀人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伦理又是怎么被解构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帮助“95后”大学生们完善健全的人格,进而重塑坚固的道德心理防线?这一系列的深刻追问都应是当下所有家庭、学校及全社会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因为这不仅关乎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和谐发展,更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法律所保护的客体进行分类,刑事案件可分为10大种类。本文所列举的这两起是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由大学生实施的,受害人亦是大学生,犯罪性质十分恶劣,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案件。
(一)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
复旦大学投毒案是2013年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罪犯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本案经过侦查,检方指控,林森浩因琐事与被害人黄洋不和,竟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害黄洋并致其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提请法院对林森浩依法予以严惩。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于2014年2 月18日作出一审判决,根据刑法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核准林森浩死刑。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依法被执行死刑。
(二)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
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2004年2月上旬,马加爵与其同学唐某、邵某、杨某等人为琐事争执,认为邵某、杨某等人说自己为人差、性格古怪等,并认为自己在学校的名声受到诋毁,原因都是邵某、杨某、龚某等人所致,感到很绝望,于是决意杀害邵某、杨某、龚某,因担心同宿舍的唐某妨碍其作案,决定将4人一起杀害。2月13日至15日,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部的同一犯罪手段,将唐某等4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被害人尸体藏匿于宿舍衣柜内。同年4月22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马加爵故意杀人一案。4月24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核准马加爵死刑。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时至今日,虽然上述两个案件早已尘埃落定,或许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案件中主人公的亲属亦会淡忘曾经的痛楚,然而从警示教育的意义上说,人们对这两起案件的思考和讨论不应就此画上休止符。纵观上述典型刑事案件,不难看出,无论是马加爵还是林森浩都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出色,都曾是父母的骄傲,都怀揣着成功的梦想,也都有值得期待的美好未来。可就是在外人看来很守规矩,乖巧懂事,学习成绩好,大有希望成才的“天之骄子”却走上了万劫不复的犯罪道路,实在令人惋惜!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二人在道德心理上无外乎有以下表现:
(一)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视生命为儿戏
专业知识丰富的名校生守不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底线,让人警醒。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忽视最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灌输仇恨的不良风气让心浮气躁的青年人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从亲密室友到下毒伤人,该反思的不仅是教育,还有人性。案发后,在被害人黄洋被抢救期间,林森浩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说出投放的毒品名称,由此医生可以对症下药,悲剧甚至会避免。同样,马加爵做完第一起案件后也有时间和机会停下手来,放弃对后三个受害人的侵害,降低社会危害后果。但是二人却没有这样选择,始终抱有侥幸脱逃追责的心态,在一不做二不休的邪恶内心驱使下,放任更严重的危害后果发生。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对人的生命的敬畏感已经荡然无存,把人的生命当成可以任意导演的一场儿戏!而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林、马二人学习的是医学和生物学专业,在某种角度上,都是学习、研究动植物包括人生命原理及构造的,本应对人的生命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宽仁和敬畏,但遗憾的是,两个人对待他人的生命竟是如此之冷漠和残忍,值得我们深刻警醒。
(二)缺乏对规则和法律的敬畏感,为所欲为
两起案件的相同之处在于,林、马二人都是因为琐事而产生了故意杀死同学(室友)的犯罪动机,进而实施了杀人行为。何谓琐事?《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细小零碎的事情。同学之间、室友之间本应有着亲密的和谐关系和开诚布公的情谊,即使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处事风格上,会因各自的家庭出身、生长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而存在差异,相互之间会有些异议、误会甚至矛盾,但这些差异不应是建立和谐同学关系的障碍物和绊脚石,反倒应当成为同学、室友之间取长补短、见贤思齐、互励共勉的着眼点。即使有了矛盾甚至纠纷,也应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去解决。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文明法治社会,给人们提供的权利救济机制是多元的,有协商机制、调解机制、仲裁机制还有诉讼机制,更多通过借助公力资源和正当的程序来解决纷争,化解纠纷。这样的救济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相反在非文明法治社会,解决纠纷更多地是通过私力,靠拳头、用刀具或诉诸更为严重的暴力。相比而言,这样的救济成本最高,风险最大,收益最小。敬畏规则和法律,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意识,严格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自觉将纠纷纳入法律轨道,不为所欲为,想当然地去处置,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林、马二人与被害人之间有矛盾,想到用极端的暴力(或者投毒行为)去结束对方的生命,以期达到矛盾的最终解决,从根本上讲,这种心理源于对规则和法律缺乏应有的敬畏感,源于对他人或者组织的极度不信任。
(三)缺乏对竞争对手的尊重,视竞争对手为“敌人”
对立和统一是一对哲学概念,合作与竞争则是社会生活中的常态。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同行之间的竞争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但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作。如何正确对待竞争,如何进行公平公正、诚信合法的竞争,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征。在林森浩看来,被害人黄洋是他的竞争对手,必须把黄洋杀掉,除掉影响其前途(读博、留校、就业、婚恋等等)发展的最大障碍,自己就上位了,未来之路就会一帆风顺。马加爵也亦如此,当同学们冷嘲热讽挖苦他,用不当言语刺激他时,他认为这些不友善且充满敌意的同学(室友)在生活、学习甚至相貌上都有天然的优越感,反观自己却家庭贫苦、相貌平平、情感受挫,长此以往,不公平感、羞辱感、自卑感愈加强烈,当长期压抑的心理得不到缓解和释放时,必然会集中猛烈地爆发。这种心理是把与竞争对手关系看作是完全对立的两极,当做水火不容的“敌我”关系,是一种偏激、狭隘的心理疾病,需要有效的心理干预、专业矫正或者治疗。
(四)以自我为中心,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从行刑前两个人所写的信件内容中可以看出,直到临终之时他们对家人的愧疚感和对被害人家属的负罪感才恍然顿悟,本能求生的欲望油然而生。但此时此刻后悔莫及、悔之晚矣,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为何想问题、做事情总以自我为中心?为何不计后果,做出了让家人永远无法释怀,让社会为之痛心疾首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看,林、马二人属于自私自利型的人,他们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想问题、做事情总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后果,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做事情一意孤行,不愿意跟别人(家人)商量。如果马加爵的同学(室友)经常性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他可以寻求老师、学校、家长、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的帮助,问题解决的效果会很好。但是当时马却一意孤行,全然不考虑行为后果,杀死一个还不够解气,连续几近疯狂作案,又杀死3人,这就是典型的情感心理障碍疾病。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成功塑造大学生成熟而健全的道德心理,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道德品质心理学研究
思路决定出路。塑造大学生成熟而健全的道德心理,首先要重视他们道德品质心理学问题的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其中的客观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心理学理论通说认为,道德品质的心理学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道德认知。道德认知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一种是理性化的过程,另一种是社会化的过程。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在面临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中作出自觉的正确道德决策。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准,对真善美和假恶丑要有清晰的判断;二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激发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内部动力,历来是社会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高度关注的领域。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因而是激发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内部驱动力量。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称为移情(empathy)的心理现象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移情,也称通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当个体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者交好运时,自己也能体验到不安或者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上的分享是个体对对方情感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性反应。一个人的移情能力的产生不仅需要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而且需要理解他人所处的产生情绪的情境,即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因而移情有助于产生助人行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通过正面典型引导、榜样宣传示范的形式,强化学生移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尚德明礼、乐善好施的中国好青年;三是道德行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框架,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相结合,进行人的行为研究而得出的行为原理,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在这一行为理论的框架指引下,人们认识到: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大多是通过对榜样示范的观察活动而获得;人能够运用人所特有的语词符号在大脑中通过思维表征作用调节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人并非单纯是对外部影响的反应者,而是选择着、组织着并转变着作用于他们的刺激物,这种自控能力也能成为自身行为改变的动因。一个人的道德行动,是人们对他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正确与深浅程度加以确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大学生道德心理品质不仅内修于心,更应外化于行。只有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积极践行尚德行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四是道德价值取向。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在认可或者接受某一社会道德规范时,他也在赋予这一道德规范以相应的价值,使外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行为决策往往起着重大的导向性作用。
(二)深入开展“生命至高无上”的世界观教育
“生命至高无上”的世界观是指对待生命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如生命是什么?生命为何至高无上?为何要热爱、敬畏生命?如何去热爱、敬畏生命?社会是由各种个体人所组成的集合体,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参与社会活动时总会与他人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交互联系或者松散或者密切,但无论如何,为了达成共识或者求得共生,都必须学会与其和谐相处,相互关照。正如应用心理学所认为,人的道德的发展既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人的内在本性的自然显现,也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外部影响直接内化的结果,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个体自身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冲突,在教育刺激的影响下逐步重组的过程。开展“生命至高无上”的世界观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生命最为宝贵的意识,进而引导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视彼此的存在,珍惜相互的友谊,互帮互助,和衷共济,构建起生命共同体。
(三)深入开展“尚德遵规守法”的价值观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罗卡奇将价值观定义为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这种信念涉及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方式和目标状态,具有动机功能,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和禁止性的,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现象。进而言之,“尚德遵规守法”的价值观是指基于人在社会规则基础上的一定思维感官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社会活动是非曲直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规则对于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人类社会演进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规则,用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有风俗、习惯、契约、宗教、道德、纪律、政策、制度、法律等。只有人们都严格遵守,而且将这些规则奉为自身权利的尺度,社会生活才会有秩序,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才会明确,人类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并发展进步。但问题在于,人既性善亦性恶,为了私利上的最大化,往往更多愿意从自身角度出发想问题、做事情,恶意逃避规则的束缚也就在所难免。开展“尚德遵规守法”的价值观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凡事都有边界,越界就会受到内心、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惩罚。学会用规则保护自己,提高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逐步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努力成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代表。
(四)深入开展“感恩家庭社会”的人生观教育
“感恩家庭社会”的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实践活动目标及人生道路的方向。百善孝为先,孝顺孝顺,唯有行孝,知恩图报,方能人生顺利。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社会的接纳、包容之情应成为我们的人生选择。开展“感恩家庭社会”的人生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和热情,逐步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社会的前途自觉紧密结合起来,做一名胸怀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的当代青年。
(五)深入开展“尊重竞争对手”的诚信观教育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体现在尊重规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意思是指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能按照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的人。诚实守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是大学生坚定笃行的价值遵循。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有可能会对你的发展造成压力,但这未必是坏事,在某种程度上讲会激发自身的潜能,让自己不敢偷懒懈怠,时刻保持清醒谨慎的状态,因此自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甚至会超越对手,“鲶鱼效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开展“尊重竞争对手”的诚信观教育,要求言必信,行必果,循循善诱让大学生自觉地发扬自己道德的优点,纠正德行上的缺点,通过自己真实的奋斗,而不是靠弄虚作假或者投机取巧,见贤思齐,比学赶超;见不贤而自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影响其一生的身心发展。在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能否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工作和生活会有较大的影响。作为“95后”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成长生活环境与其前辈有很大不同,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他们接触新事物的渠道更加多元,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平台也更加多样,遭受的外界诱惑和干扰也更大。他们更需要无微不至地心灵关怀和个性化的辅导,更喜欢平等的、互动的、对话式的沟通交流,也更愿意接受充满着时代气息和轻松活泼的教育活动。
(一)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地方的教育只是“工具性教育”,忽略了“生命教育”,过分强调结果而忽视教育的过程,教育评估体系陷入“东西比人更值钱”的思维模式。一些大学生的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实际上归根结底是他们作为一个人,得不到人性的关爱和关怀。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比较优越,但思想上、心智上还不成熟,极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概率很大,所以要在生活、学习、就业、升学中多关心他们,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只有细致的关怀,及时的疏导,加之有效的干预才会避免由于心理问题所产生的不良事件。
(二)把握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重视差异性发展和个性化心理辅导
立足于我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根据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参照西方心理学关于自信性研究所得出的类型划分,把我国青少年立身(对己)处世(对人对事)的态度归结为如下三大类:傲慢莽撞,盛气凌人的立身处世态度;怯懦退缩,与世无争的立身处世态度;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显而易见,在这三类不同的立身处世态度中,只有第三类才是健康积极的态度,是一个成熟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合乎人类社会道德准则的态度。有鉴于此,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差异性、个性化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注重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及途径,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弘扬大胆创新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对那些由于生活在特殊环境中或者因为学业、情感、就业、升学等而潜藏心理危机(风险)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解析心理现象,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以科学乐观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讲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三)与时俱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高校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充分发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渠道作用。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心理学方面选修课程,如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婚恋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创业心理学等。要不断更新和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活动体验、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传统媒体作用,又要注重开发校园网络、QQ、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功能,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深度剖析典型心理学案例,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办网上心理健康专栏,将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常态化。根据实际情况,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积极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进步。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EB/OL].http://china.findlaw.cn/fagui/p_1/83440. html.
[3]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2).
[4]王振宏,王永等.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9).
[5]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6]胡庆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社会科学家,2013,(9).
[7]朱翠英,胡义秋.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5).
[8]薛静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2,(7).
[9]杨素华.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3,(5).
[10]严嵬.潜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及预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4).
(责任编辑:冯永刚)(责任编辑:曾庆伟)
*本文系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研究与实践”(XTZY14J18)的研究成果之一。
郝占辉/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江涛/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