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花
让儿童在写话里与“自己”相遇
陈雨花
写话练习;自由选择;学生个性
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写话学习,亦是如此。然而,现实却是成人世界把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入写话培训班,拿着他们看似精彩却千篇一律的写话作品喜不自禁;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对写话教学进行过度指导,在模式化的课堂里,学生说着别人的话,做着别人的事,观察着别人的世界,重复着别人的思考……试问,这样缺失了“自己”的写话教学,何来生长?!那么,在写话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儿童与“自己”相遇呢?
传统的课堂往往是一个班上所有的学生,为达成同一个目标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开展写话练习,这样短平快的标准化学习,学生只是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观察无法深入,体验无法丰富,思维无法多样。如果将写话的时空交给学生自由选择,又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苏教版二下有这样一个写话练习:观察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说说它的样子,再用几句话写下来。笔者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小朋友们,这次写话,我们要先和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交朋友。这个小动物,可以在学校里,可以在花鸟市场,也可以在草丛里。你回去先找到它,然后观察它、照顾它,每天再为它选几个词,记一记‘词语日记’,好不好?”学生忙乎开了,有的天天跑去看班级动物角里的小金鱼,有的和妈妈一起买来了小乌龟,有的去乡下池塘里逮来了小螃蟹,还有的扒开草丛寻找蜗牛,因为选择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动物,因而记录起“词语日记”兴致勃勃。一个月后,笔者提出新的要求:“在大家的关心和照顾下,你的动物朋友一定生活得很快乐吧,一个星期后,我们为它们举行‘动物Party’怎么样?来参加的小动物得自我介绍一下,你就当它的助手,帮助动物朋友进行介绍好吗?”听到要举行动物Party,学生们更兴奋了,他们拿着“词语日记”,看着、回忆着、思索着、书写着……一个星期过后,学生或带着真实的小动物,或带着拍摄的动物照片纷纷上台介绍,眉眼里流露的都是欢喜和自豪。
因为有了可以自主选择的时空,观察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录的是亲眼所见的现象,体验的是自己参与其中的快乐,表达的是内心最真切的感受。这样的写话,“自己”时时闪现,“生长”自由自在!
教学中,笔者常常将绘画引入课堂。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小,在写话表达中,遇到不会写的汉字,或者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情感,他们可以用图画代替。到了二年级,“文配画”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写话本上。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思考的。在画画、写写中,学生在和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快乐相逢!
此外,笔者还常常引导学生合作写话。如学习了苏教版二上《水乡歌》后,引导学生合作创编小诗《水乡新歌》:“我们的家乡溧阳就是美丽的江南水乡,在你的印象里,家乡又有什么‘多’呢?大家来学着课文写一写,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邀请伙伴,想画的还可以把家乡的美画下来。”接下来,学生有的独自进行,有的组团合作,静思的静思,交流的交流,自选方式,乐在其中!看,学生的创作成果:“水乡什么多?笋多。千棵笋,万棵笋,长满竹林长满坡,装满一箩又一箩。”“水乡什么多?花多。千朵荷,万枝兰,青枝绿叶香满园,小朋友们真喜欢。”……他们表达着最美的水乡印象,积极创造着独特的缤纷世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QQ、微博、微信等已在学生生活中逐步渗透,同时,语录体、漫画体、图文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写话,也已成为时代对写话教学的与时俱进的呼唤。加入现代元素的写话形式,必将带来写话课堂生态全新的改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充斥着雷同的写话内容,这样的写话,眼中看到的不是一个个独特的“儿童”,而是一群群简单的“教育对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让学生自由选择,才能让写话真正富有个性。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二下的一首儿童诗,诗中,小姐姐问“我”在夏天想变成什么,在奇妙的想象里,“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充满了童真童趣。文后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要求:“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无疑,编者希望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想象。于是,我在引领学生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开展写话练习:“夏天来了,我想变,______。”大部分学生行动起来了,但还有几个学生咬着笔杆愁眉苦脸,迟迟没有落笔。我很奇怪,走过去轻声问道:“怎么啦?”一个学生说道:“老师,其实我不喜欢夏天,因为它太热了!”是啊,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喜好和感受,为什么要强迫他们只写夏天?有没有更开放的写话内容呢?思考中,我眼前一亮,何不让学生在四季中自由选择?“小朋友们,一年有四季,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你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来写自己想变成什么,好吗?”这样一来,学生低下了头,奋笔疾书:
生1:(春)我想变粉红的桃花,在春风中甜甜地微笑。
生2:(夏)我想变大嗓门的青蛙,在荷叶上放声歌唱。
生3:(秋)我想变火红的枫叶,铺满美丽的校园。
生4:(冬)我想变可爱的雪人,让小鸟停在我树枝做的手上。
内容的自由选择,远离了外界的强迫,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表达的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是真正从“心灵”中衍生出来的行为,所以读来清新有趣、俏皮可爱!
自由选择,能为学生生长提供多样的环境,它意味着理解和尊重,意味着儿童来到了学习的中央,意味着个性向着四面八方无拘无束地伸展。在自由选择中,儿童与“自己”相遇!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G623.24
A
1005-6009(2016)52-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