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谭建平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彭阳,谭建平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大学生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实基础,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施程中存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教育过程公民理论与实践教育脱节以及高校缺乏系统的公民教育体系等问题。为此,高校要以和谐校园氛围为依托,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为基础,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公民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深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现代公民是国家未来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有效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工程。大学生是我国核心的人力资源,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是否具有一批拥有现代公民意识、知识与技能的大学生公民。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遵循自由、平等、公平、竞争与合作的社会法则,故其持续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一群具有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公民参与其中。而大学生公民教育正是为了培养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公民,能正确维护个人权利与依法履行个人责任的公民,做到以友善、诚信待人处事的公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人”所具有的特征与大学生公民教育所培养的公民本质是相通的。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部分“社会人”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唯利是图,只知盲目追求利益和索取权利,不能很好履行应尽之义务,不遵守社会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缺乏宽容、诚信经商处事的态度。市场经济所存在的欺诈、盲目、无序的弊端正是缺乏一批合格公民的加入,导致市场失灵,难以发挥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也显示出我国公民教育的低效。因此,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施必须面向市场经济,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则,把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运行方式、活动规律引入到大学生公民教育理念中,培养一批具有正确市场观念,较强市场适应能力并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的大学生公民。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实基础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就是要发展和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然要求公民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大学生公民教育要求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民主法治意识,积极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积极关注和自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大学生公民教育一脉相承,大学生公民教育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公民政治参与不高、民主意识缺乏,权责意识不对等。另外,我国长期存在的臣民文化和“小民”意识使得部分公民忽视个人的政治参与权利,针对当前的问题,大学生公民教育要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公民在积极履行义务的前提下积极追求和维护个人的政治权利。
1.3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所具备的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自身今后的发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所培养的公民责权意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国公民所赋予的权利以及所承担的责任,正确的公民责权观有利于大学生公民积极参政议政,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出谋划策;大学生公民教育所培养的独立自主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其抗挫能力和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大学生公民教育培养的大学生敬业、诚信的责任态度以及追求公平、崇尚正义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为今后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增长才干,积极投入国家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因此,大学生应努力掌握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意识,锻造公民能力。学校和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公民教育问题,把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摆在高等学校教育更加突出位置上。
2.1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
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一生致力于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他曾忧虑地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1]公民意识教育是制约公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独立和友善意识浓厚,但是参与意识、责权意识和法治意识、诚信意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
大学生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全面教育,除了学校,还要求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但家庭中家长制的作风仍盛行,父母处于强势的地位,影响家庭中的民主氛围,而父母的公民意识欠缺、政治态度不强、法制意识不高、民主生活的参与度不高,都成为大学生最初的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无形障碍。另外,家庭教育中缺乏正确的沟通交往模式和民主意识的启蒙,缺乏民主、平等、友善、相互尊重的家庭交往氛围,同样不利于培养家庭成员的自我主体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此外,当前社会中充斥的一些不良的道德影响趁虚而入,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如拜金、享乐、功利、淡漠等消极价值观,还诸如“郭美美炫富”“小月月事件”“老人滑到事件”等一些反面案例。这就使得部分尚不成熟,人生经验少、阅历浅,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刻,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受到消极影响。
2.2大学生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公民教育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这种以理论灌输和说教为主的课程模式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理论的实践性,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是“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与公民教育的目标是相违背的,也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课堂理论教学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坐在下面被动接受知识。这种纸上谈兵片面强调或灌输的理论和说教使得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停留在书面上,而不是行动中。实践是培养合格公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公民教育本质上是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各种社会服务、志愿活动、校园文化、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政治选举等来形成公民能力,内化相关的公民知识,提高公民技能。但高校的课程模式使得大学生们缺乏必要的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来提升公民意识、公民情感、公民态度和公民行为能力。作为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参与的重要组织形式的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组织也未真正发生作用,其在选举环节缺乏民主、透明化操作并存在严重的社会化风气,学生难以从中学习基础的参与规则和技巧,为日后的公民生活打下基础。
2.3系统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尚未建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系统的公民教育体系尚未建立,整体表现为公民教育的地位不明确,目标模糊,内容体系不完整,教育方式单一。
高校公民教育在整个高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着整个公民教育体系的建立。从当前实际来看,公民教育还未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取得独立地位,更没有一个明确给以公民教育的制度保障。公民教育在民众心中也常常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混为一谈。此外,高校并没有专门设置“公民教育”的课程,而是以“两课”代之。公民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标来体现,将政治知识和道德修养视为课程目标的重点,大学生公民教育目标设定模糊,且大学公民教育的内容直接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或者德育内容,片面强调道德教育,忽视公民权利的教育,使得大学生关于如何行使个人权利,如何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如何参与社会政治、行政监督等方面的知识极其欠缺,以至于影响其日后权利的行使,从而也降低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总而言之,当前整个教育系统缺乏一以贯之的公民教育理念,泛政治化和道德化的公民教育目标,片面强调灌输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因循守旧,使得学校“无法让学生内生出自主、自为、自律的人格精神,相反只能培养出盲目顺从的依附人格,而这种臣民人格和当代民主法治的公民社会是不相容的”[2]248。
3.1以和谐校园氛围为依托,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受时空局限,高校很难涉足大学生家庭教育,改变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但高校可以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弥补缓解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影响。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包含着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以显性和隐性的力量培养着学生的公民意识,其特有的教育引导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是推动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产品,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第一,挖掘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和秩序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权责、民主、平等、公正的意识,如学校严密的组织机构、严格的管理风格、教育理念、校纪校规都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由上而下实行民主的管理风格。如某校每月定期设立校长日,在校长日,学生代表可以当面和校长进行交谈,对学校一切不良事物都可给予建议、批评、指正。同时,设立校长信箱作为辅助措施倾听学生的意见。还可以设置用于维护和保障学生权利的大学生维权中心,以解决学生维权问题,也可以使学生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提高公民的生活经验。另外,借鉴国外高校开展公民教育途径的经验,拓宽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渠道,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日常事务管理,如除了设立从竞聘到选举充分体现民主因素、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和民主意识的常规的学生会和团委会、社团,还可以专门设立培养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诚信意识、参与意识的校园诚信银行委员会、图书管理委员会、学生网络管理委员会、伙食委员会、社会实践小分队等,形成学校与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而学校的学习、教学、生活、安全、后勤,都有学生出谋划策并有组织的参与,既极大锻炼大学生公民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实效性。第二,挖掘校园和谐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通常以一个隐性的渗透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内化外部要求,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能陶冶情操,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塑造优良的性品格。如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校报、学生刊物、宣传橱窗、校园网、各种学术和人文讲座帮助学生公民综合素质的养成。
3.2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公民参与实践能力
大学生公民教育归根结底是要落到实处,要回归公民的现实生活之中,发展公民教育除了相关理论和课本知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大学生对公民内涵的认识。因此,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参与机制,全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和生活化。从制度上来看,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支持三个层面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形成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国家、政府和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支持和鼓励制度,建立、健全奖励表彰制度和评价体系。如国家对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企业给予减免一定数额税收的优惠政策,国家财政部门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资金,学校的学分制、保研机会、奖学金评定、入党评定可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挂钩。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应该优先录用那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从生活实践上来看,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自愿原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逐步使学生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参与中,并通过实践的检验促使服务社会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终身信念,服务社会的行为变为终身坚守的习惯,实现从个体公民到社会公民的转变。一是让学生参与大学校园的日常管理,参与学校领导班子的民主选举、大学校规校纪的制定、监督校规校纪的执行,制定班级公约、寝室公约等,培养学生树立民主政治意识。二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友善之心,多参加诸如各种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定期到老人院、孤儿院、福利院走访。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加深对公民的权利和责任的理解,可组织学生参加地方法院开庭审理的全过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实际运用范围和条件。三是结合地区的人文历史,组织“红色之旅”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3.3以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为基础,打造系统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公民知识(civic knowledge),公民技能(civic skill),公民品德(civic virtue)[3]47。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同样也是围绕着这三方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直接影响着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当前,我国还不具备把“公民教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来开设课程的条件,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技能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04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对政治课进行改革,将原来的七门课程从目标到内容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大多内容也涵盖其中。采用政治理论课为主、其他各科为辅的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方式与融合本土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来扩展大学生公民素质,是当前高校公民教育的可靠渠道。要想让公民教育的理念深植大学生的心中就得全面优化当前大学的这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要从主要集中在知识的掌握上转变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公民技能、公民行为的培养,并且势必将每一个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国家需要的合格公民。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适时完善教学内容。把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融入到各科教学中,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系统。用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转变教学内容的枯燥、沉闷。最后,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实际,激发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整个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得以构建的基础,高校通过设置一系列配套全面的课程,牢固大学生公民教育根基,建设系统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
[1] 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99(3):5-7.
[2] 顾成敏.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机遇与挑战[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校王小飞)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9.055
20160417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XJK014ADY002)
彭阳(1989-),女,湖南湘潭人,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G64
A
1674-5884(2016)09-01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