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普,廖文婷
(湘潭大学 a.哲学系;b.出版社,湖南 湘潭 411105)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改革思考
张普a,廖文婷b
(湘潭大学 a.哲学系;b.出版社,湖南 湘潭 411105)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而通识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目前,高校通识教育还存在观念落后、特色不明、资源不足和管理滞后等问题,高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完善体系、加强管理、整合资源,探索和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体系,有效发挥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通识教育;创新人才;改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人才是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是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研究发现,通识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十分一致[2],加强通识教育改革,探索和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体系,有效发挥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1通识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就要培养创新人格,其具体表现为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合作意识、优秀的意志品质等等[3]。而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一方面,健全人格中所涵括的积极心态、进取精神、合作意识、冷静思维、坚持果敢等正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健全人格中所强调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创新人格的塑造提供了道德保障。
1.2通识教育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而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和激发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而这正是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的重要特点。通识教育也称为自由教育,课程往往是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来自主、自由的选择,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同时,通识教育也是一种更为宽泛的教育,强调综合、全面、基础,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开阔视野,为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
1.3通识教育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945年,哈佛大学提出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要培养四种能力,即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出适当明确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同时,通识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式、引导式、开放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更能激发学生思维,迸发创造灵感,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2.1通识教育观念落后
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建设不系统。从目标上来讲,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性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人、完整的人、全面的人,强调普遍性、基础性、综合性。而目前高校通识教育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强调的却是其工具性、辅助性和实用性,把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没有发挥其对专业教育的纠正、延伸和深化功能,重视通识教育在学科交叉渗透上的作用和在知识层面上的传授,却忽视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从建设上来讲,高校通识教育必须符合国情,适应社会,能根据社会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国家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当前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建设往往缺乏顶层设计,缺乏先进教育理念引导,缺乏前瞻性、长远性眼光,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因人开课、因分修课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识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发展性不足,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个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2.2通识教育特色不明
教育与文化息息相关,不同文化下的教育也应有所不同。通识教育的概念来源于国外,其内容很多是全球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如自然科学等,但也有很多是本土化的,受国家、地域乃至学校本身的影响。在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思想政治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必不可少,这是国情决定的通识教育重点和特色。同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的高校通识教育也应承担起传承地域特色文化的责任。另外,不同高校间,因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的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也不尽相同,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等也应有其立足于本校的特色[4]。但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整体还是突显出特色不明的问题,一是立足于国家、社会、民族的内容虽多却不系统,二是地方区域特色不明显,三是缺乏与本校发展相对应的通识教育长远规划和设计。
2.3通识教育资源不足
一是校内资源整合不足。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还是以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要求开设课程和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类课程为主,前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类课程等,后者主要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类课程比重较小。同时,选修类课程的开设多采取老师申请、院系推荐和学校审定的形式来开设课程,缺乏全面调研和认真分析,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设计,缺乏学科交叉和院系合作,没有最大化吸收和利用校内资源。
二是校外资源开发不足。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尽管目前部分高校已开展通识教育领域的校级合作,但整体规模仍然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部分985高校,地方高校间通识教育课程的校级合作尤其缺乏。与政府、企业、实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不够,通识教育的开展更多还是局限在校园,缺少感同身受、现身说法等实践性教育,部分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时也有与实务部门合作的尝试,但远未形成常态和长效机制。网络资源开发不足,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通识教育领域,随着MOOC等的兴起,网络教育资源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4通识教育管理滞后
缺少专业的管理机构。现行通识教育的开设,多是挂靠在学校教务部门的某一个科室进行管理,只有管理上的审核批准,没有专业人员的研究分析,课程开设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管理制度不完善。课程准入制度不完善,“开什么”“谁来开”都缺乏明确科学的规定,导致课程内容陈旧重复,上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质性监管,导致通识教育课程只是学生完成学分、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的简单工具。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大部分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仍较为单一,缺乏真正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考核与评价,甚至很多时候考核评价成为了一种形式。
3.1加强认识,回归本质,重视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后,关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探讨再次成为当下热点,而通识教育理应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识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使其在塑造创新人格、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面,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高校各种资源,如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学术氛围、自由宽松的育人环境、丰富多样的学科体系等,而这些都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和独特优势。
因此,高校应进一步重视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加强认识,改变过去通识教育只是人才培养中“锦上添花”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围绕通识教育来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规划,将通识教育与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布局相结合;要回归本质,明确通识教育目标,即培养“完整的人”,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和完善,互为目的和手段,使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合力[5]。
3.2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强化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从课程开设角度来讲必须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知识内容的丰富性。可以说,开设丰富、多样、高质的课程供学生选课,是搞好通识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证。高校应进一步挖掘校内资源,结合学校师资力量、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布局等特点,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开设一批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共建通识教育教学平台,共享通识教育优质资源,互认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实现通识教育的整合和优化。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实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聘请实务部门教师、双师型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鼓励部分通识教育课堂走出校园,加强实践教育。高校应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积极参与构建和完善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开放课程、MOOC、微课等多种课程平台,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工具,积极推行“互联网+通识教育”的新模式。
通识教育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更不能是流水线作业,高校在整合通识教育资源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打造自身的通识教育特色。高校应依托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立足自身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结合学科、师资和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学校自身特色,并积极运用通识教育,去培养、凝练和凸显这种特色,实现通识教育与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3.3完善体系,加强管理,保障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要实现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使其真正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高校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要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机构中要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课、选课、排课、考核评定、成绩管理、质量监控等具体事务;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的研究工作,吸收先进教育理念,组织专家制订通识教育培养方案,搭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分析全校通识教育实施状况等。要完善和健全通识教育相关制度:一是完善通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由专家、教师、学生、教学管理层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反馈、改进、提高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二是完善通识教育教师选拔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入教学效果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工作量、提高课酬、设置精品课程和专项课题、资助教材出版、专项奖励等方式,吸引优秀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三是完善通识教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通识教育教研室,定期组织研讨、座谈、观摩等活动,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相关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和交流,从而不断提升通识教育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之,通识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和运用程度都应进一步加强,要明确通识教育目标,完善通识教育体系,丰富通识教育资源,加强通识教育管理,不断探索和积极推动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1] 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97-101.
[3] 胡灵敏,赵峰.创新人才培养[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
[4] 郭景文,郭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4-78.
[5] 樊华强.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2):105-108.
(责任编校朱正余)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9.030
20160422
湘潭大学教研项目(湘大教发[2011]30)
张普(1982-),男,湖南望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G642.0
A
1674-5884(2016)09-00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