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婷婷
“铜川超级棒”让孩子快乐成长
文/刘婷婷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成长、发展的“土壤”,但这一片“土壤”需要教师用心灵去呵护。在“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今天,课堂评价是否也应该进行变革和创新,让它更适用于信息化的课堂呢?“铜川超级棒”工具则为我的课堂以及班级管理加入了新鲜的血液。
“铜川超级棒”——电子评价教棒,将传统的评价方式转换为有着多重意义的电子小红花,老师只需将“超级教棒”在学生的电子学生证上轻轻一刷,一朵写有这个学生名字的小红花就同步在大屏幕上绽放;同时这朵小红花也写进了数据库,存入学生电子成长档案。为了获得小红花,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班级的各项活动参与度也大大增加,各项作业的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当孩子对其失去新鲜感后,使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在近一年的超级棒试用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使用的困难与瓶颈。
一堂课40分钟,如果对每个孩子回答对的问题都给予发花表扬,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严重影响到正常的上课进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便想到了针对不同的课型,设置有针对性的评价维度,缩小评价的面,更注重评价的质。例如语文课,这节课关注朗读,就分别设置正确性、流利性、是否有感情三个维度;这节课关注写字,就设计写字姿势、画笔顺序、间架结构等维度进行评价。这样有针对地评价,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同时获得奖励的同学也给其他人做了榜样,这样发花的意义便不仅仅是数字的累加,而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学生行为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单纯地给每个学生进行评价,那么班级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两极分化,这种情况与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于是,我便想到了小组评价,在个人卡的基础上,设置小组卡,从而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齐头并进。为了加花方便,节省课堂时间,我在班级文化墙上设计了这样一颗小组成长树,每一颗苹果下面藏着一张小组卡,这棵树就在班级文化墙的前方,这样每次给小组加花只要到成长树这里而不需要到每个小组,便解决了加花浪费时间这一弊端。
在使用评价教棒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得到的花越来越多,如果不给这些积累的奖励找一个出口,它的作用便会大打折扣。为此我设计了一套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奖励兑换方案:超级棒的数据库与班级电班牌是实时连接的,学生在感应区一刷卡,就会登录到个人中心,用他获得的小红花换取心愿学堂中的奖品和荣誉。比如,自由支配20分钟;获得一天自由换位的权利;获得一本书等等,由于奖励的等级不同,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等级的奖励不断努力,通过努力赚来的奖品对孩子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学习数据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分析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超级棒的数据统计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发展情况进行追踪和分析。通过评价趋势图我们就能够了解到全班学生在不同学习维度上的发展趋势,可以做更加科学的教学反思,从而了解到每个孩子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趋向,成为孩子成长的有效参考。对于家长来说,通过手机家校通app,学生的得花情况、获得表扬的情况同步推送,家长对于学生的在校表现可以了如指掌,也使得老师与家长的距离变得更近,家校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互联网+教育”的今天,“铜川超级棒”这种更加活泼多元的评价方式,显然是适应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与困惑,但通过逐步使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和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铜川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