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对提升大学生人格的意义

2016-04-14 01:27:34马陆艳陈瑞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责任教学模式

马陆艳,陈瑞丰

(1.广东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上海机电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306)



对分课堂对提升大学生人格的意义

马陆艳1,陈瑞丰2

(1.广东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上海机电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306)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综合了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素养和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分课堂;人格;习惯;责任;管理;尊重

在一般意义上,人格是指“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如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情感意识和素质能力等特质。高校课堂是对大学生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渠道,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目前广泛采用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对提升大学生人格的效果不够理想。“对分课堂”汲取了传统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对分课堂”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博导张学新教授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大约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定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在操作中,在课堂依次按照“讲授、独立学习、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5个阶段进行[2]。这一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坚实、设计周密、简明易学、灵活实用,门槛低,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很好。

1 对分课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1对分课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听课时记记笔记,考前看看笔记或课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充分的内化吸收,只是把知识从老师那里转移到笔记本上,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自学意识淡薄,难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在每次听完教师的讲授之后,学生要独立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自学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讲授到的知识点,并做读书笔记,以备下次课堂上交老师。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提炼、汇总,鼓励学生写出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作为小组讨论环节的材料。在这些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理解、思考、比较、分析、批判、表述甚至是创新,这是对知识内化吸收的过程,通过这一主动的内化过程,学生逐渐把所学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学有所得,能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和兴趣,从而逐渐养成主动自学的习惯。

1.2对分课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讨论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较少,互动深度不够,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更谈不上养成讨论的学习习惯。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小组讨论分4个环节,依次是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在课堂上每3~4人为一组开展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阐述自己的“亮考帮”,在讨论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观点交锋、共同解决问题,并共同确定本小组讨论的精华和未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在和同学的讨论中学习知识,在同伴的互助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讨论学习的能力。在教师抽查环节中,被抽到的学生面向全班学生阐述本小组的精华,并向教师提问,教师回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自己和老师的讨论中学习。在自由提问环节和教师总结环节,学生向教师提出遗留问题,教师予以回答,之后教师作简要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和教师讨论交流进行学习。可见,在小组讨论的各个环节,学生在和同学和老师的讨论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内化,不断深化,不断拓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学习的行为不断强化,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讨论学习习惯。

2 对分课堂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在课堂上,多数教师“满堂灌”,大包大揽,教师承担了课堂的大部分责任,学生只需要听课而已,承担的责任很小。在课下,学生的学习没有有效的约束,主要靠自觉,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所承担责任的严重失衡,导致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淡薄。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重构了教师和学生的责任,使教师和学生分别承担一半的责任,实现了责任的对分,学生的责任增加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教师讲授阶段,教师承担着把课讲好的责任。教师要确定讲授时间、思路、重点、难点等。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是作为知识的初步接受者,吸纳教师所提供的课程内容的基本信息,为自己课后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及下次的课堂讨论提供基础性支持和引导。”[3]因此,学生承担着接受知识和吸纳知识的责任,如果对这一责任的承担不力,必定影响课后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这就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提升责任意识。

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需要阅读教材,理解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学习目标是明确的,“但何时学、学多少、如何学,学生自己安排”[2],这些自主的主动的学习安排无疑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读书笔记和“亮考帮”,有任务在身,促使他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在小组讨论阶段,每个同学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多方面的。作为小组成员,每个学生都要向其他成员展示自己的“亮考帮”;每个学生要聆听其他同学的“亮考帮”;每个学生要总结出本小组讨论的精华和“未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承担着“考官”的角色,去考问小组成员;每个学生要承担“被考者”的角色,接受小组成员的考问;每个学生要承担“解答者”的角色,解决小组成员没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另外,由于小组讨论是在课堂上开展的,运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开展讨论,如果学生不肯积极参加讨论,那么他就不得不承担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机会成本而学无所获,给自己造成损失,这一压力会激发学生承担起积极进行讨论学习的责任,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全班交流阶段,每个学生需要承担如下责任:被教师抽取到的学生要代表小组面向全班同学阐述本小组的精华,承担着展示小组讨论成果的责任,承担着展示小组讨论的深度和水平的责任,承担着展示自我表达能力的责任;未被教师抽取到的学生要聆听同学的阐述,理解同学阐述的知识点,积极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解答同学的问题;每个学生有责任向老师提出自己小组解答不了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和老师交流探讨,在教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在互动中把问题解决,并把知识点弄懂、弄通、弄会并为我所用。

可见,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这些责任是清楚明确的,学生把这些责任承担起来,主动去学习,就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进而提升人格素养。

3 对分课堂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负责所有内容的组织、呈现、解释、总结,学生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这一缺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自我管理的热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教师讲授阶段,教师并不面面俱到,只是呈现知识的框架、重点和难点,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学习空间,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探索活动。

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获得了知识框架,理解了重点和难点,带着自主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课下开展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决定什么时候学、按什么顺序学、运用什么方法学、每次学多少,需要设计读书笔记的思路和内容,需要确定“亮考帮”,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对管理自己学习活动的锻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在小组讨论阶段,学生要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每个学生要向小组成员阐述自己的“亮考帮”,受朋辈的压力并有渴望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的心理需求,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积极和同学讨论观点的分歧,交换自己的理解,解答同学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在压力和激励的双重作用下,学生会积极对讨论学习进行自我管理。

在全班交流阶段,学生需要主动和教师以及其他小组成员交流,交换不同观点,共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勇敢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和同学以及老师进行交流,能锻炼学生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这也是对自我管理的锻炼。

4 对分课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尊重、理解他人的素质和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少,沟通交流不够,这就难免导致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理解不充分,也阻碍了相互之间获得足够的尊重。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这一缺陷,专门留出一定时间用于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为师生、生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创造了条件。

教师讲授这一环节能保证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能引导学生的课后自学,“教师虽然讲得少了,但其地位和价值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2]在小组互动环节,学生向小组成员阐述自己的“亮闪闪”,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够赢得小组成员的认可和尊重,学生感受到尊重,会促使他自觉地尊重别人。学生作为“考官”把自己学会的知识拿出来考考小组成员,此时学生是扮演着引导者和教导者的角色和小组成员交流,通过引导小组成员学习知识,同学的反馈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不但能获得小组成员的理解和尊重,而且也认识到同学的价值和优势,从而更能理解和尊重同学。在向同学提出自己的“帮帮我”问题时,学生扮演着请教者的角色,学生获得了同学对问题的解答,得到了同学的帮助,能有效激发和促进学生尊重自己的同学。

在全班交流环节,学生向教师提出小组成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予以回答,教师的这一“巧点拨”,是对学生自己迫切想解决但自己和同学都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的回答,充分展示了教师高明之处、价值和魅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尊重教师[4]。随着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会感到回答问题的挑战和压力,这会倒逼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教师素质的提高将会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这一良性循环就为学生更加尊重教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3] 杨淑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53-658.

[4] 曾咏梅.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省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7-120.

(责任校对龙四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8.052

20160419

2016年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项目(2016B01120);2013年广东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启动项目(B2013024);2016年广东医科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15GDYSZ05);2016年度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研究项目(2016-D-107)

马陆艳(1981-),女,河南周口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712

A

1674-5884(2016)08-0168-03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责任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长江丛刊(2017年3期)2017-11-25 06:17:35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期望嘱托责任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