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小爱好,变成“大瘾头”

2016-04-14 00:54策划本刊编辑部主持人张琼
健康人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强迫性戒毒毒品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张琼



莫让小爱好,变成“大瘾头”

●策划/本刊编辑部主持人/张琼

●邀请嘉宾/胡健波(杭州心悦健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心理咨询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注册心理治疗师,国家法医精神病执业鉴定人。擅长临床心理评估、情绪与压力管理、临床常见心理问题咨询与治疗等)

最近有则新闻:一位来自辽宁抚顺的李先生因为长年喝酒,得了一种怪病,脖子比河马还粗。据李先生自己介绍,他从18岁开始喝酒,每天至少二三斤,一年得喝1000斤酒,这还不算上啤酒的。医生让其戒酒,李先生却十分为难。“我也觉得喝酒不好,尤其是在9年前发现自己的脖子变粗时,但就是控制不住。”在医院治疗期间,李先生每天仍要喝1—2斤白酒。

喝酒本是怡情养性,少量的酒对健康也有一定好处,但如果爱好变成了一种难以割舍,对健康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的,就变成了“瘾”。其实生活中,像李先生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只是大家的各有各的“瘾”而已。

Part1 酒瘾:短暂的快乐素

陈祥,46岁,某服装制造加工厂老总。前一阵子,陈祥又躺着进医院了,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因为喝酒进医院了。陈祥的酒瘾已经有十几年了。年轻时,因为公司刚起步,他经常因应酬而喝酒,那时对喝酒还十分反感。但32岁那年,因为投资错误,公司面临资金危机,焦虑着急的陈祥不知不觉就依赖上了喝酒带来的一时“放松”。每次应酬时喝酒也特别积极,非要喝个酩酊大醉不可。一喝就是十几年,直到如今,陈祥不喝酒就会手抖、冒虚汗,一日三饮,喝过酒了才安心。

现在,陈祥已经年过五十,身体健康已经红灯频闪。“我知道我的身体已经不容许喝酒了,酒精肝、糖尿病、高血压……我也想戒酒,去医院治疗、在家关着自己……但最后还是无果。”陈祥无奈地说。

专家解析:

酒瘾的形成固然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患酒瘾人数的日益增加却是与社会文化有关:生活富裕习惯饮酒作乐,还有交际应酬中的干杯文化等,都是导致酒瘾增加的原因。大家不但对酒的戒心远低于毒品,很多人还会因酒量好而自以为豪。

从医学角度看,大脑的“奖赏机制”是酒让人上瘾的原因。人在取得成功和成就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快乐素”,使人感到满足和幸福。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不会分泌很多的“快乐素”,除非在大量饮酒的时候。因此,有些人就会越来越贪恋杯中之物,以在不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时,也能感受到巨大的欢乐。但这种欢乐是短暂的,一旦停止饮酒,神经细胞合成快乐素的速度不足以抵消快乐素的消耗,血液快乐素的水平反而比正常更低,这就是“酒入愁肠愁更愁”的真相。

更严重的是,我们的大脑一旦得不到快乐素的安慰,就会立马性情狂躁,给人带来痛苦,酗酒者因此出现“戒断反应”,轻者感到无聊、烦躁,重者出现抽搐、呕吐等躯体症状,从而被迫再次饮酒,以获取高水平的快乐素。到这个时候,酗酒已经不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快乐,而是为了避免不饮酒的痛苦——这被称为“生理依赖性”。适当的药物辅助可有效控制戒断症状群,积极改善大脑功能和神经系统症状,并予以保肝降酶、营养支持治疗,可以使患者做到不饮酒也不难受。但目前,医疗科技还没有研制出能替代酒精的戒酒药。目前应用的戒酒药物走的是“曲线救国”路线:让患者在饮酒时产生躯体不适,从而打断酒精—快乐素的联系,以达到戒酒的目的,代表药物有戒酒硫、呋喃唑酮和阿朴吗啡。

Part2 毒瘾:致命的诱惑力

去年国际禁毒日,网络头条被导演张元再度吸毒被抓的消息刷爆。紧接着,媒体再爆猛料称著名编剧、作家宁财神也因吸毒被捕。在“世界禁毒日”,娱乐圈为社会公益做出了反面贡献。2015年3月,还有“好声音”李代沫吸毒、演员王学兵涉嫌容留他人吸毒;11月,47岁的歌手毛宁也因吸毒被抓……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名人”铤而走险去吸毒?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在采访中说:明星们比较有钱,他们还相信一套“歪理邪说”,吸毒可以找到艺术灵感,也有的人是为了排解压力,甚至有的是为了减肥……也有一些新人为了能尽快融入圈子,也因此沾染上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

毒品,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问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社会的安定。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染上毒瘾,又屡教不改,戒不了毒呢?

专家解析:

许多吸毒者都是从有钱开始的,其要害就是“享受”,不设心理防线。

大多数吸毒者在吸毒成瘾后,心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筹集毒资,去欺骗亲属、朋友,有的吸毒者向家里要钱说是去戒毒,实际上去买了毒品。同时对亲人情感淡漠,甚至冷酷无情,在毒瘾发作时,如果家人不给钱,甚至发生惨剧。

此外,一旦吸毒成瘾,就会对生活无目标、无信心,整天只是追求一口“烟”。为了不断追求“飘”的感觉,采取多种方式,常用的方式是不断加大吸毒剂量或由原来烫吸的方式改换为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这样给其带来的损害也会越来越大。有些人的吸毒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找不到原来的“感觉”,甚至自愿去戒毒所戒几天毒,然后再吸,重找“飘”的感觉,而这些人往往会因毒品过量而死亡。

也有许多吸毒者意识到毒品的危害,试图摆脱毒品的束缚,但往往经过多次反复后丧失信心,认为这辈子都戒不了,因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越陷越深。

那毒瘾该如何戒除呢?吸毒者首先本人要树立坚定的戒毒信心,正确认识戒毒的客观性,相信毒品是完全可以戒掉的,有了坚定的信心,就等于戒毒成功了一半。其次,要寻求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家庭主要成员如父母能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行为方式去接纳吸毒者,在他们遇到困难、操守信心不足时,及时地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缺乏家庭有效的支持也是造成复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戒毒过程中难免有所反复,要分析自己以往戒毒失败的原因,修正努力方向,最终是能够克服毒瘾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心理的辅导,不断鼓励其戒毒决心。此外,也可以采取一种吸毒人员自己帮助自己的模式。一些戒毒成功的人士经过培训和选拔来从事心理康复治疗、返回社会训练等方面的工作。这种模式是希望吸毒人员自己解脱之后,再帮助其他人。这样既可以控制自己复吸,同时也帮助了其他戒毒人员,一举两得。

Part3 赌瘾:危险的豪爽气

许亦明曾是一位机械加工厂老板,真正的千万富豪,如今却因为赌博输光了所有家产,还欠债超过百万元,妻离子散,沦为人人白眼相向的败家子。

许亦明学会赌博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他还是乡里最早的几个百万富翁。转折是在1996年,香港即将回归,港澳游十分流行。他和当地乡镇上几个企业家一起,第一次来到了澳门赌场。那次许亦明运气不错,一共赢了5万多元,从此就欲罢不能。

从1997年初到2000年初,三年时间里,许亦明大概赢了200万元左右。但是,他办的企业基本上没多大发展,1997年别人和他规模差不多的企业,到了2001年年利润达到了500万,而他的企业还在百万元左右徘徊。

2002年的一场大赌让许亦明彻底失去了理智。“当时我在杭州认识了几个老板,他们说海宁有个宾馆玩牌很爽快,而且很安全。”在这些朋友的介绍下,2002年4月的一天,他在那儿输掉了300万元。接下去就一发不可收,一共输掉了1100多万元。

其中,他至少发誓了几十次,准备戒赌。家里人、生意上的伙伴也劝他罢手。但他一空下来,脑子里就都是牌。有时候和人谈生意时,脑子也在想着一副好牌。赢了还想赢,输了更想翻本。2002年,在输掉300万元后,许亦明心态彻底失衡了,一心想着把300万元赢回来。但是,接下去的两年多里,他不但输掉了所有的现金和存款,还把企业也卖掉了。

专家解析:

人在赌博的时候,大脑内会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的快乐素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渐渐地人就对赌博产生依赖,从而上瘾。当一个人嗜赌成性的程度越重,内啡肽的分泌就会处在越高水平,这些病人如吸了毒品一样。多数病人在每次输了钱后,心情很差,但只要一开始赌博,马上情绪高涨,兴奋不已。若一段时间停止赌博,则会出现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

嗜赌成瘾,往往与个人的心理因素、寻求刺激、冲动性格及反社会行为有关,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或障碍,如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导致其心理上的畸变。

比起其他的“瘾头”,赌博被当成一种“事业”来奋斗,许多人奢望以小博大,一夜暴富,可以在工作上少奋斗,成就感非凡。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富豪都喜欢豪赌,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刺激、冒险,更是一位成功企业家所追求的快速“赚钱”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该怎样戒除赌瘾呢?我认为首先要强制脱离原来的环境,把环境和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彻底消除,让他在一个远离赌博环境的地方去反省自己的行为;其次,用他自己赌博的案例,如钱从何处来、赢钱后如何挥霍、输钱后怎么办等去深刻认识赌博的危害。认识到赌瘾是一种不能强行控制的病态,给嗜赌人士戒赌适当的支持。戒除赌博可能需要长期的工作,而不能够一下子强制性戒除赌博。但是可以逐步地从减少赌注,减少赌博时间,到最后演变成纯粹的只打“卫生牌”,不再论输赢了。

但对于赌瘾单用心理治疗往往不够,必须联合应用药物治疗。临床上常见赌瘾与心境障碍、药物依赖、焦虑障碍、抑郁症甚至自杀联系在一起。赌瘾可能作为应付抑郁或焦虑的手段,也可能是这些精神障碍的结果。应该鼓励嗜赌人士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比如参加社会义工,不取报酬地为一些弱势人群提供方便,还可以定期去看望孤儿院的小朋友们,给那些失去亲人的小朋友献出一份爱心,使赌博的人戒除赌瘾走向成功。

Part4 网瘾:虚假的社交圈

韩晨,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骨干,被公司内定成培养的“好苗子”。可自从他沉溺微信朋友圈后,就失去了上司的信任和好感。

刚开始,韩晨只是觉得很方便,这和朋友、同事们面对面聊天一样,而且还能将朋友不在身边时,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告诉朋友,尤其是在出差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但渐渐的,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情绪变成了一种期待,时不时就想去“朋友圈”翻翻,看看大家都有些什么新鲜事,如果是自己发了微信或者照片,就更加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朋友们作何评论。他还不分时间场合,将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拍照发朋友圈……

工作中、开会时、朋友聚会、家庭聚会时,韩晨都自顾自地低头玩手机,从最初的朋友圈晒微信,到后来的玩游戏、交虚拟女朋友……不仅在公司被领导看低,在生活中,妻子也和他抗议,甚至危及婚姻……

“其实我也不愿因此耽误自己的工作、生活,但是离开手机就像缺了氧气,让我无法生活。”韩晨说。

专家解析:

电脑和手机中的社交方式,从电话、短信、网络游戏、微博到微信,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最近几年,这样的场景已经比比皆是:早高峰时的地铁,人们面朝手机,低下头颅,仿佛新时代的祷告;朋友之间,用“点赞”重新勾勒友谊;家庭聚餐,晚辈将头扭向自己的智能终端,置身于与远方人的“气泡”之中,留下长者的怨愤……

这种对网络社交的“离不开”,是一种心理上的“成瘾”。美国马里兰大学有过一项有关手机的调查。在这项名为“无设备世界”的研究项目中,研究者对世界上10个国家,1000人进行了24小时的“无媒体”体验,让他们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经历了这个项目的大部分人都表示,失去了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完成整个项目。

为什么人们会成为网络社交的“囚徒”?

因为社交网络能社会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们从健康的社交关系中能够获得信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归属感和亲密感,从而让人觉得活得更加安全和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微信使得人们能跨越时间、空间地进行沟通交流,为沟通提供了目前来看最大可能的便利性。中国人个性比较含蓄,很多情感难以当面表达,而微信创造出了一定的时空距离感,表达方式又可以通过录音、文字、照片等多种方式,从而受到极大的欢迎。彼此连接,却能互相隐身,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这种网络特性极大地弥补了人性中脆弱的一面。

其次,人们无形中将网络中展现的社交生活看作一种炫耀和攀比——在社交生活中存在这样的倾向:更多地显露正面部分,隐藏负面部分,正如每个人在和朋友约见、吃饭的时候都会打扮得整齐漂亮……

“网瘾”虽然不像酗酒和毒品那样严重,但如果对其产生了过分的情感依赖,影响了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和身心健康,就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控制对手机、网络的沉溺,首先要建立清醒的自我认识,意识到网络依赖的问题,并有决心去纠正。其次是减少网络的使用,尽量在非常必要的时候再使用,删掉过分浪费时间的手机应用程序。

Part5 购物瘾:空虚的满足感

李新芳是个知性漂亮的女孩,很多人喜欢她。但一年前,她在商场里看到男友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手挽手逛街时,心里的一角崩塌了。和男友分手后,郁闷无处发泄的她拖着好友逛街,花了7000元钱买了一件晚礼服。这件礼服可穿的机会其实很少,但她却觉得很爽快。从那以后,李新芳的购物史进入了一个疯狂阶段,开始沉迷于购物而不可自拔。每当心情郁闷,她就到商场里疯狂购物、疯狂刷卡,直到卡被刷爆才停息,更不能让朋友理解的是,她买的东西有些根本不需要,有些则很难有机会用得上。

李新芳一边疯狂地购物,一边疯狂地自责和恐慌,犹如一列脱轨的火车,一路狂奔,又一路下坠,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家解析:

强迫性购物,我们通俗称为“购物狂”,和一般的“买买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得不承认,有了网络购物后,“逛街”越来越方便,海外淘货、货比三家都不是问题,加上收入增加,许多人的购买欲确实空前高涨。不过,绝大多数人购物,冲得还是“这样东西我想要”。比如你每个月收入只有两千,却看中了价值几万元的包包,朝思暮想还是忍不住买了回来,从消费理财的观念上这或许有待商榷,但这行为本身并不能算病态。

而“强迫性购物”者的购物初衷,却是标准的“只重过程,不看结果”,买了什么不重要,购买的过程才是他们“爽”的根源。所以即便事后肉痛,债台高筑,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社交,他们也无法做到“剁手”。根据匈牙利专家一项涉及三万多人的数据分析显示,在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中,强迫性购物的总患病率为4.9%,以女性群体居多。

这种强迫性购物在心理学上,被归属于“冲动控制障碍”一类,与赌博成瘾和滥用药物成瘾都可算同一类。强迫性购物是如何出现的呢?目前认为成因和抑郁症有些相似——都和人大脑的神经递质紊乱有关。因为神经递质分泌和水平紊乱,不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情绪,诱发抑郁症这样的疾病;还可能影响到人的认知和行为,导致强迫性购物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不用说,这当然是需要专业医生治疗的。

除了强迫性购物外,在“买买买”的浪潮下,还出现了一个被叫做“仓鼠星”人的群体。这些人热爱收集,经常买来一堆东西放在家里不用,或者仅仅购买一个东西,就要收集全套颜色或型号。虽然这些表现看起来和强迫性购物很像,但在心理学上,都属于一种相似的控制障碍。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最新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所述,囤积障碍也属于心理精神疾病的一种,过去甚至认为它和强迫症颇为相似。在国外有调查显示,成人的囤积症发病率约为1%~3%,在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不少见。

对待囤积障碍,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来进行干预,因为许多囤积症患者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而这需要治疗师帮助他们重新认识。另外有研究认为,焦虑、抑郁者更容易出现囤积行为,这种还需要根据当事人的情况来进行治疗。重症患者则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沉溺于“瘾”的人分布于世界各阶层,若是生理上的病因,则要及时求助医疗机构,防止病情恶化。但对于许多因为精神空虚或者精神追求遭遇瓶颈的人来说,则需重视“成瘾”的防微杜渐。如何远离陋习,拥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更高的精神追求?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除了阅读,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好习惯,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还可以去亲近家庭、拥抱爱人,甚至用爱和付出去为世界服务。这种爱和付出,能带给人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那就是慈善和公益。

猜你喜欢
强迫性戒毒毒品
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关系: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销毁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火烧毒品
虐恋为何总是如影随形
近六成港人强迫性囤货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支付方式对于有强迫性购买倾向消费者的影响研究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