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设计

2016-04-14 08:37郭跃辉
学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囚绿记常春藤绿叶

□郭跃辉



《囚绿记》教学设计

□郭跃辉

[学情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理解与鉴赏文本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1、大部分同学都能读懂散文,但对于一些细节,读起来比较困难。2、较多同学认为本文的主旨是“生命赞歌”,因为文中有原话。3、很多同学反映,读完之后,貌似读懂了,但仅仅是一个主旨方面的概括,对于文章的行文脉络,还是一片模糊。4、文章读起来感觉不是很通顺,不是太喜欢这样的文字表达风格。5、课后习题不会做,不知道如何思考问题等等。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读顺文章,通过对“绿”的称呼的变化,把握本文的行文脉络。

2.读懂文章,通过对“绿”的内涵的揭示,把握文本的核心意蕴。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绿,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绿即美,绿即雅。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王安石笔下的春风,吹绿了江南两岸;朱自清笔下梅雨潭的绿,带着幽幽的离合的神光。绿是不羁的生命,怎能被“囚”住?绿是不屈的灵魂,怎肯低下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解题

题目为“囚绿记”,我们直观感觉,“囚”字用得不一般。“囚”是一个会意字,框内有人,但问题是这篇文章好像囚的对象并不是人,而是常春藤,是一种植物,植物应该与“木”有关,与木有关的字应该是“困”。或者说,文章为什么不叫“困绿记”,而要叫“囚绿记”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但是学生不一定要立刻形成答案,可能仅仅是某种感觉,例如“困”揭示的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而“囚”则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味。

三、引导学生分析对“绿”的称呼的变化,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阅读,注意查找作者对“绿”的称呼,并且思考这些称呼有无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

对绿的称呼 相关段落 相关句子 直观感觉 深层分析绿影绿色、绿叶绿友、植物

学生读完文章之后,将划出的相关句子结合起来分析,完成上面的表格。对于“称呼”,学生只需要将所有对“绿”称呼的词进行分类即可,相关段落与句子也就相应找到了。找到之后,就进入对文章脉络的分析了。

1.“绿影”分析

作者称“绿”为“绿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作者对“绿影”的态度是什么?

学生答案预设一:前四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正面来写常春藤,仅仅写到了它在阳光下投射到简陋的屋子里的绿色的光线,这样写符合实际情况。

学生答案预设二:我注意到了“瞥见”一词,这说明,“我”与常春藤是初次接触,还没有正面观察,“瞥见”说明“我”只是有了一个模糊的直观的印象,没有经过理性思考,便与绿产生了某种精神的关联。

学生答案预设三:文中有几个表达作者心情的词也值得注意,例如“毫不犹疑”“了截爽直”“欢喜”“喜悦”等词,写出了“我”对常春藤的绿影的喜爱之情。

学生答案预设四:我觉得这种爱,仅仅是第一印象,作者对绿充满了期待,因此初见绿影,便有了喜悦之情。

教师总结:作者对绿,之前充满了期待,因此一见之下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简陋的房间。作者对“绿影”的态度是“爱”吗?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辨析。这里面肯定有爱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需要。当时,作者物质生活条件艰苦,精神也很孤单,因此特别需要一位知心朋友,而常春藤就是作者心中的好友。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此时的“需要”多于“爱”?这个问题还可以再探究。

细节探究:作者在写居室时,为什么要刻意写到六角形玻璃左下角的大孔隙?

学生答案预设:大孔隙不仅是“我”与“绿”进行对话交流的窗口、通道,同时也为后文写“我”囚绿埋下了伏笔。后文写“我从破碎的窗口促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这里的“破碎的窗口”指的就是“大孔隙”。

2.“绿色”“绿叶”分析

作者称“绿”为“绿色”“绿叶”,有哪些句子值得注意?这个称呼与“绿影”相比有何变化?作者此时对“绿”的态度是什么?

学生答案预设一:从表面看,“绿影”仅仅是直观的印象,“绿色”“绿叶”则是正面观察、欣赏之后的称呼。这也说明“我”与“绿”开始正式的相处。

学生答案预设二:我注意到了第5段中“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是直接写绿的象征意义的句子。

学生答案预设三:我注意到了第5段中“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这绿也视同至宝”等直接写作者心情的句子。作者此时对“绿”,不仅是一种理性概念的概括与象征,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期待,一种主观的需要。

学生答案预设四:我注意到了“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是写“我”与绿之间的交流。此处,“我”对“绿”已不仅仅是一种需要,而是成了一种精神的交流。

学生答案预设五:第六段中,作者将自己对绿的喜爱与留恋,与度越沙漠者、航海者进行类比,也写出了作者对“绿色”“绿叶”的爱。而且,本段“度过一个月,两个月”,含义丰富。作者不说“过了两个月”,而是说“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意在延长作者与“绿”之间的交流时间。

学生答案预设六:我注意到了第7段中一些动词例如“伸开”“攀住”“舒开”“摆舞”等,这不仅说明了作者对“绿叶”观察得细致,同时带有了拟人的色彩,作者眼中的“绿叶”已不再是客观存在的绿叶,而是一个“自由生长状态的生命”。

学生答案预设七:这一段出现了两个描述“我”的心情的关键词,一个是“巴不得”,一个是“爱”,此处的“巴不得”和“爱”是一种有距离的赏鉴,是一种对话交流式的观照,而不是占有。这也为下一段写“自私的念头”奠定了基础。

教师总结分析:对于这个称呼的理解,我觉得要把握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作者对“绿色”“绿叶”的态度是什么?大家都回答了是观赏、是爱。这一点很准确。以此为基础,再去理解其他细节与个别词句,就会有着落了。

细节探究:第八段为什么要用大量的“我”?集体朗读第八段,然后将不必要的“我”去掉,再次品读,分析作者用这么多“我”的意图何在。

学生答案预设一:去掉之后,感情似乎没有这么强烈了。用了这么多“我”,好像很急切,急切地占有眼前的绿叶,而且感情很强烈,是一种强烈的主观意愿。

学生答案预设二:这一小段话,用了以“我”为开头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而且短短几句话,出现了7个“我”,这就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强烈的主观性,同时也照应了本段开头的“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3.“绿友”“植物”分析

作者在第八段将“绿”囚禁之后,对“绿”的称呼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化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段落与语句,进行分析。

学生答案预设一:作者此处虽称“绿”为“绿友”,但课本上的绿友带了引号,引号的作用是反语,这暗示在“我”心中,“我”对“绿”的爱已经变质了,已经不再是欣赏的爱,不再是关爱,而是一种自私的占有的爱了。

学生答案预设二:作者称“绿”为“植物”“枝叶”等,也是一种占有的体现。既然是“植物”,理所当然应该为人类服务了。在这种关系中,“我”成了核心,“植物”成了附属,双方的交流关系也就此终止了。

学生答案预设三:我注意到了第九段中的“依旧”、第十段中的“可是”“总”“都”“仍旧”、第十一段中的“仍旧”“生长”等词,这些词既体现了绿叶对“我”无声的反抗,同时也揭示了我心中的“魔念”。

教师总结分析:“我”把“绿”囚禁之后,“绿”对“我”也进行了抗议,这说明“我”与“绿”之间的亲密友爱关系变成了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这也是理解“囚绿记”中的“囚”的一个关键点。

细节探究:文本最后一段中“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这里的绿友,为什么不带引号了?

学生答案预设:“我”离开北平后,同时也离开了常春藤。临行前,“我”被囚禁的“绿”开释了,但“我”并没有看到“绿”真正恢复自由的时光与生长状态,因此,“我”只能在默默祝福,既表达一种歉疚与惭愧,同时也在期望得到绿友的原谅。作者此时称“绿”为绿友,正是这种心情的体现。

四、整体把握,分析“绿”的内涵,把握文本的核心意蕴

把握了行文脉络之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与细节都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但根据学情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么比较浅,要么有偏差,要么停留在“希望”“生命”等概念上。为此,有必要再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核心意蕴的理解。

问题设计:教参上说本文“颂扬‘绿(即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从而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作者忠于祖国的情怀”,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你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独立思考之后,小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

学生答案预设一:我认同。原文倒数第二段写“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就是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写“绿”肯定是有象征意义的,结合时代背景,我觉得“绿”的不屈服于强力的精神就是作者民族气节的表现。

学生答案预设二:如果说“绿”是被侵略被压迫的中华民族的话,那么囚禁“绿”的“我”岂不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象征了,那又如何表现作者的民族气节呢?

学生答案预设三:“我”是出于强烈的爱,才萌生了“囚绿”的念头,出发点是好的,本意是好的,只不过是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这与日本侵华没有可比性。

学生答案预设四:“我”在离开北平时,将“绿”开禁了,也就是说,常春藤恢复自由的原因是“我”良心发现,这与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逻辑也不照应。

学生答案预设五:我觉得本文的主旨是“生命”,绿色象征着生命与希望,本文就是一首生命赞歌!

学生答案预设六:我觉得本文的主旨是“爱”,要尊重地去爱,而不是自私占有地去爱。

学生答案预设七:我觉得既表现了生命的顽强,同时也揭示了爱的理性。

教师总结分析:大家讲得很有道理,特别是不能将“绿”与日本侵华与中华民族的抗战简单地划等号。至于本文的主旨,受到刚才几位同学的启发,我认为文本写了“生命”,但并非单纯地歌颂、赞美生命,并非“生命赞歌”,而是写了“我”与“生命”的一次邂逅,是“我”对“生命”的态度的变化历程,而这个态度就是“我”的内心世界、“我”的爱、我的“自私”与“魔念”,文本是在“我”与“绿”之间展开的,只有抓住这条主线,“爱与生命”的主题才能够浮出水面。也就是说,本文表现的应该是:要对独立自由的生命充满理性之爱!

五、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领略了《囚绿记》的脉络之美与意蕴之美。对于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读懂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对行文脉络与关键细节的分析与解读,二是对文章主旨的准确把握,特别是作者在文章中书写的独特的个人经验,抒发的带有强烈个人性的情感。希望我们把握这些方法,将散文读懂,读通,读好!

六、教学反思

1.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很多时候,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设计教学,有时候就会出现“学生会的老师拼命讲,学生不会的老师也不讲”的情况。了解学情,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我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的困惑进行分类整理,据此设计教学流程。例如学生的问题在于对文章感知得很零乱,对主旨理解不透彻,根据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2.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这是王荣生教授提出的备课策略。“终点”,就是教学目标,这一点要根据文本的体式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定为“读顺文章”与“读懂文章”,前者是把握散文的脉络与细节,后者是把握散文的核心意蕴。“起点”,就是学情。根据体式与学情,我搭了两个主要“支架”:一是用填表格的方式,理解文章的脉络以及个别细节;二是抛出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从而把握本文的中心主旨。

3.“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双导教学模式”。这节课,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多达10分钟,加上回答问题的时间,至少占了一节课的30分钟,教师仅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有探讨的热情,而且对文本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训练。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责编吴正]

猜你喜欢
囚绿记常春藤绿叶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绿叶 稳步向前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绿叶 奋发有为
绿叶 饮水思源
常春藤繁育技术
《囚绿记》主题探究
绿叶 至善至美
《囚绿记》教学中的理性与感性思辨
《囚绿记》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