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环境政策研究动态追踪*

2016-04-14 03:31:0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论文政策文献

郑 石 明



基于文献计量的环境政策研究动态追踪*

郑 石 明

摘要:借助CiteSpace软件,以CSSCI期刊(含扩展版)为样本,计量分析1998—2015年环境政策的研究状况、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显示:环境政策的相关研究日趋成熟与稳定;研究主题主要有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产权理论与排污权、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之间关系、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等;随着环境质量问题日益成为一项公共议题,对公众参与、公众环境的研究日益增加;研究内容日趋泛化与深化。基于经济学的环境政策研究较多,而基于政策工具、环境法规的研究不够;环境政策研究的国家级基金支持较多而省市的基金支持较少。结论可为环境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政策; 文献计量; 共词分析 对进行共词聚类分析,与环境政策研究相关的主要关键词(频次,下同)包括:环境问题(90)、环境保护(61)、环境管理(54)、可持续发展(46)、环境治理(44)、环境规制(43)、环境污染(36)、生态文明(28)、经济增长(27)、气候变化(24)、环境管制(24)、环境(24)、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3)、中国(20)、环境意识(20)、欧盟(20)、公众参与(19)、环境质量(19)、排污权交易(18)、美国(18)、生态环境(17)、日本(17)、环境破坏(16)、污染治理(15)、循环经济(15)、环境税(14)、生态现代化(13)、经济发展(13)、环保产业(13)、环境政策工具(13)、政策(12)、贸易(11)排污收费(11)等。

一、引言

近年来,政府不断提升环境和能源指标在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中绿色发展指标和比重达51.1%,设置了7项约束性指标以强调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为了防治大气污染,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简称《大气十条》),提出力争再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等。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在中国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出台协调环境保护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举措。环境政策成为研究热点。

中国经济改革实践向纵深发展,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高级别的环境法规,加强了政府绩效的环境保护考核。同时,环境政策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1998年以来,我国环境政策相关研究关注的问题、重点等表现出一系列的特征与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有利于对环境政策的研究予以解读与刻画,可为今后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本文通过对1998—2015年9月中国知网中以环境政策为关键词的文献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计量与统计方法,分析环境政策相关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变化趋势、作者特征等文献信息,为以后环境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总结已有文献,环境政策的相关研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产权理论与排污权、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之间关系、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等。从环境政策本身分析,1972年以来,中国环境政策逐步演变并深化发展:地位从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从偏重污染控制到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方法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范围从点源治理到流域与区域的综合治理,手段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到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导。彭海珍(2006)、夏光(2012)等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等角度对环境政策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没有量化分析,我们很难对环境政策的研究动态进行准确把握。

环境政策相关文献计量的论文很少,而环境政策又属于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的研究范畴。以下文献对一些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相关的文献计量分析进行了梳理:吕芳等(2015)从研究对象、研究资助、研究分布、研究目的性、有无理论检验等方面对2001—2013年间发表于国内的4659篇公共行政学论文进行了分析;黄萃、任弢、张剑(2015)认为,政策文献量化研究将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网络分析、图论、知识图谱等相关研究方法引入政策分析领域,并根据政策文献内容与外部结构要素的特性,对相关量化研究方法进行拓展与创新,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新方向;黄萃、赵培强、李江(2015)采用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科技创新政策主题聚焦点的变化;罗润东等(2015)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运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和战略坐标图示法,从CNKI数据库的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文文献计量分析2000—2013年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研究热点和新颖的研究方向;程同顺等(2015)选取美国政治学三种权威期刊2001—2012年间发表的论文,分析21世纪以来美国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最新特点,并展望美国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未来走向。相关文献主要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方法与指标分析方法,为本文的文献计量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借鉴。

二、数据说明、研究方法与指标

(一)数据说明

本文所统计的数据库为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分为Citespace软件分析数据部分与统计数据分析部分。

Citespace软件分析数据部分包括样本1086条,在知网期刊的高级检索中(网址:http://epub.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在关键词一栏输入“环境政策”并选择精确匹配,期刊选择为CSSCI期刊(包括扩展版)。截至2015年9月底,共获得1086个样本文献,将其按照Refworks格式导出(分为文本格式与xls格式)并进一步整理。逐一检查,删除书评、卷首等与学术论文不相关的篇目;删除增刊、会议论文相关篇目(期数包含S与Z的论文);删除作者为空的相关论文。最后得到样本文献964篇。

为了对部分指标进行补充分析,同时考虑到统计工作量,抽样选取了250个样本文献,根据论文内容进行分类、统计。设计文献数据收集表格,原始统计指标包括:发表年份、作者数量、来源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研究资金来源、作者单位、学术地位、研究类型、研究阶段等。根据原始指标,进一步计算相关衍生指标,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共词聚类分析方法、指标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关于文献计量的论文,主要用的方法有共词聚类分析方法(如罗润东、徐丹丹,2015;黄萃、赵培强、李江,2015)、指标统计分析方法(如何艳玲,2007;程同顺、邝利芬、孙迪,2015;刘晓洋,2015)。本文将两类主要研究方法结合,以得到更加全面有说服力的结论。

共词分析属于内容分析法,用于分析同一篇文献之中的共现强度与共现关系,通过定量分析揭示某一个研究领域的内在结构与研究变化趋势,通过被研究者用来分析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与发展趋势。卡隆、里普和劳(Callon, Rip &Law,1986)从理论上提出了共词分析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由于其适用性取得较快的发展,科斯托夫等(Kostoff et al,1997)根据词频分析抽取了多词词组,并应用邻近分析算法,发现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题,使用“对等指标”得到了词组与词组之间的链接强度。

共词聚类分析依据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强度,将关键词聚集形成不同的聚类。传统的聚类算法较多,但由于没有中心概念,聚类间的相互关系无法体现。本文借鉴卡隆、库斯亚尔和拉维尔(Callon, Courtial & Laville,1991)的方法,用来研究环境政策文献的热点与趋势。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文献数据生成可视化分析矩阵,进一步得到关键词、作者、机构等的共现矩阵。具体操作步骤包括(陈超美等,2009):1)对环境政策相关的文献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文献筛选、整理;2)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格式转换,确保其适合CiteSpace软件处理;3)对CiteSpace软件处理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包括分析时间的区段、分析的内容、共现矩阵中显示的阈值等;4)在可视化界面继续对相关结果进行调整、分析。

三、统计分析

(一)研究趋势与来源期刊

从图1可知,1998—2015年,环境政策相关研究总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表明“环境政策”受关注程度增加。同时也可以看出,研究呈现出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5年,环境政策相关论文年发表量不超过40篇,且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第二阶段,2006年至今,“十一五”开始,国家对环境的重视力度加大,有关环境政策的研究快速增加。2006—2008年,环境政策的相关论文快速增长至年均超过80篇,然后多年来保持在80篇左右的稳定水平,表明环境政策的相关研究日趋成熟与稳定。

截至2015年9月,2015年环境政策论文数量为48篇。按照年化水平计算,2015年整年约为65篇,远低于2008—2014年的平均水平,可能与经济下行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研究热度下降存在一定关系,也可能与期刊电子版上网滞后导致统计不准确有关,相关原因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

图1 1998—2015年环境政策相关论文趋势

统计结果显示,1998—2015年,环境政策相关论文主要来源期刊有《环境保护》《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生态经济》。其余比较重要的来源期刊还包括:《科技进步与对策》《国际贸易问题》《生产力研究》《现代日本经济》《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等。前20种期刊的载文量占比为38.6%,除了前3本期刊发文量占比较高外,其余期刊的占比均较低,表明与环境政策相关的研究较为分散,学科交叉较大。从表1的期刊类别统计看,环境政策研究主要与环境保护、资源、经济、贸易、公共管理、统计等学科相关。

(二)研究内容与趋势分析

1.关键词的共词分析

表1 1998—2015年环境政策发表论文的重要来源期刊

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作者整理、统计。

已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环境政策:1)环境问题与环境的保护、治理。这些主题与环境政策的制定直接相关,因而成为学者研究较多的主题。2)从经济增长与发展角度研究环境政策。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存在密切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越快,环境污染越严重。但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环境问题引起政府与公众的更多关注,而且有经济能力对环境问题进行整顿与治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拐点,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于科斯的产权交易理论,环境税与排污权交易在环境政策研究中得到逐渐深入。3)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等。这一部分研究与政治学、生态学研究交叉较多。4)相关国家的环境政策经验与借鉴。国内对国外环境政策研究较多的是欧盟、美国与日本,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大量可以借鉴的经验。5)具体研究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管制。这部分研究着重从环境政策本身入手,对环境政策的工具、手段进行分析,探讨环境政策的可行性、有效性等。

2. 研究主题趋势分析

环境政策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黄萃、赵培强、李江(2015)指出:共词分析与聚类方法可用于解释政策的变迁规律,能够反映政策变迁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将1998—2015年的文献分为1998—2002年、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5年四个阶段,分别对其研究主题进行共词分析,找出不同时期环境政策的研究热度与重点。

(1)1998—2002年。这一时期,环境政策的学术研究定量方法应用尚不够普及,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共词分析显示,与环境政策研究相关的主要关键词包括:环境问题(21)、环境管理(13)、可持续发展(12)、环境意识(8)、环境保护(8)、环境(6)、环境破坏(6)、生态环境(5)、经济手段(5)、全球环境(4)、排污权交易(4)、环保产业(4)、WTO(4)、环境税(4)等。

随着环境污染的积累,政府与学术界对环境问题及环境政策不断重视。针对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中央政府进一步强调可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环境污染的产权交易的论文开始增加,但仍然只是一些外围的研究。随着中国加入WTO,环境政策与全球接轨的讨论与研究也逐渐增多。

(2)2003—2006年。这一时期,环境政策的学术研究定量方法逐渐增多。共词分析显示,与环境政策研究相关的主要关键词包括:环境问题(16)、环境保护(14)、环境管理(13)、可持续发展(10)、排污权交易(7)、环境管制(6)、公众参与(6)、经济增长(6)、环境治理(6)、环境库兹涅茨曲线(6)、排污收费(5)、环境污染(4)、生态环境(4)、环境政策工具(4)等。

对比上一时期,环境政策研究的专业性更强,且形成一些明显的类别。研究热点呈现出以下变化:1)注意从经济学中寻找环境政策制定的依据,较多地研究了产权交易理论,如何通过排污权交易制度控制环境污染;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体量的增大,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研究增加,主要研究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出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的拐点,为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并开始形成了一个较为热点的研究方向;3)开始较多地讨论公众参与在环境政策制定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但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研究共识;4)环境可持续发展更多地与生态环境、环境产业以及环境治理结合起来研究,偏向定性分析。

(3)2007—2010年。共词分析显示,与环境政策研究相关的主要关键词包括:环境问题(33)、环境保护(22)、环境管理(20)、环境治理(15)、生态文明(14)、气候变化(13)、可持续发展(13)、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2)、循环经济(11)、环境污染(10)、经济增长(10)、日本(9)、环境规制(9)、中国(8)、环境管制(8)、美国(8)、污染物排放(8)、环境税(7)、生态环境(6)、环境质量(6)、环境意识(6)、环境合作(6)、贸易(5)、碳排放(5)、欧盟(5)等。与2003—2006年一致,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依然是环境政策相关文献中的三大关键词。

这一时期,环境政策相关文献研究呈现出的变化体现在:1)环境政策制定的政治理论重点有所变化。继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之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环境规划的研究增加。2)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经逐渐成为环境政策文献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环境治理相对以前阶段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3)环境污染治理与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研究增加:一是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经验对中国环境问题处理的启示;二是气候变化的全球化问题,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的召开,不同国家之间如何合作治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得到重视。相应地,碳贸易与碳排放等前沿的环境政策制度得到研究。4)这一时期公众的环境意识以及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

(4)2011—2015年。这一段时期定量分析更加普及,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深度进一步加强,关键词的共词性也更加泛化。共词分析显示,与环境政策研究相关的主要关键词包括:环境规制(34)、环境治理(20)、环境问题(20)、环境污染(19)、环境保护(17)、生态文明(13)、可持续发展(11)、环境管制(10)、欧盟(9)、中国(8)、经济增长(8)、环境管理(8)、公众参与(7)、美国(7)、环境质量(7)、环境政策工具(7)、生态现代化(6)、低碳经济(6)、竞争力(6)、碳排放(6)、地方政府(6)、生态治理(5)、日本(5)、碳税(5)、产业结构(5)、公众环境(5)、环境绩效(5)、外商直接投资(5)、污染治理(5)、气候变化(5)、市场结构(5)等。

这一时期,环境政策文献研究变化体现为:1)“环境规制”超过“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成为第一大关键词。环境规制即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对厂商等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以控制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环境政策的相关研究在内容与重点上发生重大变化,不仅主要停留于环境问题的描述性分析,而且已经发展到对已有政策的制定、评价和考核。2)随着环境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公共议题,对公众参与、公众环境的研究日益增加。3)研究内容日益泛化、深度增加,研究了环境政策与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低碳经济、公众参与之间的关系,为环境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供了理论基础。4)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对明确,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已经减少,说明经济增长应对环境保护提供更大的支持。

(三)研究作者分析

1. 作者的合著与科研合作分析

论文合著反映了科研合作情况。论文的合著率与合作度作为比较重要的量化指标,可以分析出某一个学科领域作者之间的合作水平、研究的配合程度及科研的交流程度。合著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所统计期刊所发表的合著论文数量与论文总数之比,合作度是指所统计论文的篇均作者数。合著率越高,学科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合作度越高,则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越深,研究的难度相对较大。

环境政策相关文献的总体合著率为41.0%,2人合著249篇,3人合著109篇;独著率为59%。独立研究较多,反映出环境政策相关研究的难度不大,以定性分析居多,尤其在2005年以前这种现象尤为

表2 1998—2015年环境政策CSSCI论文的合著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作者整理、计算。

显著(2005年以前合著率仅为1.8%)。但2006年以后,合著率明显上升,达到52.8%,尤其是2014年的合著率超过60%,表明环境政策研究者逐渐向群体化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环境政策的研究深度大大加强,研究广度不断拓展。

从合作度看,1998—2015年合作度为1.60篇/人,其中,2005年以前仅为1.02篇/人,而2006年以后上升至1.78篇/人。环境政策研究的合作水平自2006年以来快速上升,符合环境政策作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高度交叉需要大量合作研究的内在规律的要求。

图2 论文作者数量分布

图3 1998—2015年论文作者数量占比趋势

2. 作者形成的团队分析

运行Citespace软件,以1998—2015年作为1个时间跨度,绘制环境政策相关文献的作者知识网络图谱(图略),以表示环境政策研究领域高产作者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关键词包含)环境政策相关文献发表最多的作者有张坤民、彭海珍、夏光、李寿德、滕海键,各6篇;其次为傅京燕、郇庆治、王丽萍、张世秋、洪大用,各5篇;再次为许士春、曹颖、王金南、曲如晓、金书秦、任荣明、曹东、余瑞祥、张志辉,各4篇。

从合作的聚类效应看,夏光、彭海珍、张世秋、任荣明等主要作者在合作或者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的相近性;曲如晓、余瑞祥、傅京燕、陈兴荣等主要作者呈现一定的聚集性;金书秦、许士春、杨海生、周永章等主要作者呈现一定的聚集性,等等。

分析前5位作者的代表性研究文献,张坤民发表的环境政策论文引用较高的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等,彭海珍的代表性论文有《环境政策工具与企业竞争优势》《中国环境政策体系改革的思路探讨》等,夏光的代表性论文有《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与研究》等,李寿德的代表性论文有《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等。可以看出,学者各自在专业的细分领域均有较深入的研究。

总体而言,环境政策研究的作者呈现泛化现象,没有十分著名的领域专家,学者与学者之间的合作不是十分频繁,有显著影响力的学术团队较少。这与环境政策研究要求的相关知识交叉化有关,它要求研究者在经济学、环境保护、法学、政治学等一方面或者多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四)研究机构分析

运行Citespace软件,以1998—2015年作为1个时间跨度,绘制环境政策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知识网络图谱(图略)。

论文发表数量由多到少(统计大于5篇)的机构如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12)、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10)、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9)、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8)、南开大学经济学院(8);发表7篇的机构有: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表6篇的机构有: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表5篇的机构有: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从研究机构的类别可以看出,环境政策研究的学者主要分布在经济学科,其次是与环境相关的学科,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很少。此外,还包括法学相关学科与管理相关学科,环境执法与规划部门也占一定比例。环境政策的制定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所以环境政策的制定必须处理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污染的研究需要较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三是环境治理基于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基于产权理论的排污费征收的研究多由经济专业的学者承担。这表明:基于经济学研究的环境政策研究较多,而基于政策工具、环境法律的学术研究不够。

(五)资金支持与研究类型

该部分的相关统计数据来源于辅助样本(250篇样本文献)。

1. 所获资金支持项目分析

从环境政策CSSCI论文资金支持项目统计结果看,所获资金项目支持分布于国家级、省市级以及校级,且国家级资金项目支持比例不低。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数量为29篇,占比11.6%;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数量为26篇,占比10.4%;获省市级政府基金支持的论文数量为40篇,占比16.0%。有55.6%的研究论文未获得资金支持,一方面表明研究环境政策的作者比较杂乱,部分硕士生发表论文未能获得资金项目支持;另一方面说明环境政策的研究系统与制度性的资金支持覆盖面不够,省市与校一级的基金支持较少,可能与国家对环境政策较为重视,而省市(特别是市一级)对环境政策的重视不够有关。

表3 环境政策CSSCI论文资金支持项目统计

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作者整理、计算。

2. 研究类型方法与规范性分析

在研究类型方面,250篇环境政策相关文献,仅有78篇为实证研究,其余172篇为规范研究,实证研究论文占比为23.2%。这表明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比例失衡,研究模式为“问题—原因—对策”的论文不在少数,实证研究比例有待加强。从论文的影响因子与研究类型看,实证研究论文的复合影响因子平均值为1.73,而非实证研究论文的复合影响因子平均值为1.31。实证研究的论文质量更高,说明要提高环境政策的研究价值与水平,环境政策量化研究的论文有待加强。

在已有的78篇实证研究论文中,有52篇为多变量分析,10篇为单变量分析,其余16篇为描述性统计分析等,表明已有的实证研究在统计与计量方法的运用上比较成熟,尤其是2011年以来。

从研究的规范性看,有理论假设的论文为51篇,有文献引用、无理论假设的论文为197篇,问题描述的论文占到185篇,无文献引用、无理论假设的论文为2篇,表明环境政策研究的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运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选择CNKI数据库CSSCI期刊,计量分析1998—2015年环境政策的研究状况、研究热点和趋势。统计分析的内容包括环境政策论文的研究时间序列趋势、主要来源期刊、研究主题与热点、研究作者的合作与团队情况、研究机构分布以及研究的资金项目支持与研究规范性问题等。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发现环境政策的相关研究日趋成熟与稳定;主要以《环境保护》《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生态经济》等期刊为发表阵地;环境政策研究主要与环境保护、资源、经济、贸易、公共管理、统计等学科相关。

1998—2015年,环境政策不断变迁与演化,研究重点与热点发生变化。早期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与国际接轨不足。随后,运用定量方法的论文增多,专业性增强,国际视野拓宽,形成一些明显的研究类别与方向。2011年以来,环境政策的研究主题得以拓展、深度进一步提升,定量方法运用更为普及,对环境问题的描述分析减少,对政策的制定、评价、考核研究增加,环境政策的公众参与度上升。

合著率指标显示环境政策研究者逐渐向群体化发展,反映出环境政策的研究深度大大提升,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从研究机构的聚类分析看出,环境政策研究的学者主要分布在经济学科、环境相关学科以及法学等,基于经济学研究的环境政策研究较多,而基于政策工具、环境法律的学术研究不够。环境政策的研究系统与制度性的资金支持覆盖面不够,省市与校一级的基金支持较少。

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应适当加大对环境政策实证研究、环境政策法律完善、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等方面论文发表的倾斜力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理论水平。学术规范是执行中的标准和规则,是推进学术发展的必要手段。如没有统一的学术规范,很难对某些环境政策论文的质量进行评判,应在审稿与录用时提高对论文学术规范性的要求。

从环境政策发展看,环境政策的实施与地方政府息息相关,而环境政策往往与经济增长目标相悖。很长一段时间内,地方官员倾向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政策实施效果甚微。要提高环境政策的有效性与促进环境政策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度等。

[参考文献]

陈超美,陈悦,侯剑华,等.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情报学报,2009,(3):401—421.

程同顺,邝利芬,孙迪.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基于美国政治学三种期刊的研究(2001—2012).政治学研究,2015,(2):116—128.

崔玉萍,李月华.文献计量中论文作者数量的研究. 运筹与管理,2004,(6):130—133.

何艳玲.问题与方法:近十年来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政治学研究,2007(01): 93—104.

郭薇,常健.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作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学海,2008,(4):92—99.

黄萃,任弢,张剑.政策文献量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的新方向.公共管理学报, 2015,(2):129—137+158—159.

黄萃,赵培强,李江. 基于共词分析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变迁量化分析.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9):115—122.

刘晓洋. 问题与方向:中国政府形象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学习论坛, 2015,(3):44—49.

罗润东,徐丹丹.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前沿动态追踪——对2000年以来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 经济学动态,2015,(1):86—95.

吕芳,王梦凡,陈欢舸.对21世纪以来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评估与反思——基于2001—2013年间的4659篇论文. 政治学研究,2015,(2):92—103.

彭海珍.中国环境政策体系改革的思路探讨.科学管理研究,2006,(1):25—28.

夏光.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环境保护,2012,(23).

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1—7.

Callon M, Law J, and Rip A. Mapping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ology of Science in the Real World,ContemporarySociology, 1988, (17).

Callon M, Courtial J P, and Laville F. 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The case of polymer chemsitry.Scientometrics, 1991, 22, (1):155—205.

Kostoff R N, Eberhart H J, Toothman D R, et al. Database tomography for technical intelligence: Comparative roadmaps of the research impact assessment literature and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cientometrics, 1997, 40,(1):103—138.

【责任编辑:杨海文;责任校对:杨海文,许玉兰】

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6.02.017

作者简介:郑石明,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0083)。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YBA387)

*收稿日期:2015—11—03

猜你喜欢
论文政策文献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