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彬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批批外来务工人员背井离乡涌入城市,不知是从何时起,留守儿童成为一群特殊群体,亲情的残缺、成长的叛逆、健康的影响,让这群特殊的孩子成为在本应无忧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花骨朵,经历着他们这个年龄不应当有的生活。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更是一群肩负神圣使命的园丁,与普通教师不同,在这样一群孩子之中,班主任的职责和使命更加沉重。这里赋予教师的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应如何对待这群特殊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从儿童教育和学习中找出所需注意事项并逐条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知识水平
一、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健康和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和知识教育,身心健康、心理教育等等也是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身体安全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知识教育的保障,知识水平教育则是前两者的进步体现。然而我们却总是忽视全面的教育,致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1.安全教育缺乏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这些孩子多与空巢老人相联系起来,孩子的安全成为隐患,由于受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影响,再加上孩子多属于“放养”,孩子自身年龄较小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懂自救知识,因此很多悲剧屡屡发生在了他们身上。
2.心理疏导缺乏
没有父母的关爱,小小年纪就缺少家的温暖,即使是由老人或者亲戚看养,但是和父母的爱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不良习气也开始逐渐扩散,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心理沟通易产生孤僻、自卑、叛逆的心理,再加之没有良好的疏导就会致使这些孩子在长大甚至未成年阶段做出影响社会秩序的过激行为或伤害自己的行为。他们往往因为缺少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导致心理扭曲变形。
3.叛逆期不接受知识教育
孩子们都是善良懂事的,但是有不少孩子处于叛逆期,在课堂上、课余生活中出现不爱念书,捣乱影响他人学习的不良行为。很多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多是因为叛逆心理作怪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的关注而出现与教师对着干,不完成作业、考试不理想的现象。
二、解决方案
1.加强安全教育,增加自救课程设置
在市里很多学校开展了防火演习、应急救护培训等,其实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在这一特殊的教师职位上,我们更应当注重这些救护知识的传递,在上课甚至课间都可以教授孩子们自救方法。如,伤口如何包扎,遇到地震或打雷如何躲避等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编成顺口溜或者歌谣等教给孩子们。
2.做孩子们课堂上的教师,生活中的父母
这些孩子缺少与人沟通的机会,缺少大人的关怀呵护,班主任不仅要教书更应育人。孩子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会受到周围的人和事的影响。因此,必须很好地和这些孩子进行沟通,比如陪他们课间玩耍,了解每个孩子家的庭状况,邀请孩子到自己住的地方玩耍给他们做饭等等,让孩子们感受到大人的呵护。从教师的身上弥补缺乏的亲情,有时还可以让孩子们私下称呼自己“某某妈妈”或者“某某爸爸”以拉近距离。同时还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比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孔融让梨等等很多典故都可以经常讲给他们听。
3.创新授课方法
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不接受传统教学模式,作为班主任应当尝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能够提供的东西创新教学,如,将水倒入杯中形成不同水位,敲出美妙的音调;临近沙土就可以利用周边的泥沙塑造各种形态的雕塑;周围有树就让孩子采一片树叶制作标本。这些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的学习增加了乐趣。其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课程教学,语文、数学主课不能耽误,要让他们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投入进去。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未来。
对这些孩子的关注,有人毫不在乎,有人无动于衷,但是虽然表面上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谁能无视这样一大批孩子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影响下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班主任,我们应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
参考文献:
[1]周文娇,高文斌,孙昕霙,等.四川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复原力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3).
[2]蔡君.以公安工作为视角:留守儿童被害的易发性及防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