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天生的,到老不变。有修养的人可以约束自己。可是天生的急性子不能约束成慢性子,慢性子也不能修养成急性子。
人性是全人类所共有,同时也是全人类所特有的。不分贫富尊卑、上智下愚,只要是人而不是禽兽,普遍都有同样的人性。
自高自大,争强好胜,就导致骄傲。要这要那,不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就是贪婪。
每一种罪恶都引发另一种或多种罪恶。
人,一方面有灵性良心,一方面又有血肉之躯。灵性良心属于灵,“食色性”属于肉,灵与肉是不和谐的。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这是一种公理,在修炼中逐渐增强,逐渐坚定。
我们不必为了人世的不合理而沮丧。不论人世怎么不合理,人类毕竟是时间万物之灵。
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完善自我,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人必须修身,而修身适用又合适又和悦的办法。
我读孔子的书,肯定他是一位躬行君子,自己没做到的事是不说的。他栖栖一代中,要求修身、齐家、平天下,他的家一定是和洽的。
孔子出门必坐车,不是摆架子,只是按身份行事。譬如我们从前大户人家小姐出门必坐车,不徒步走。他住的房子决不在陋巷,显然有厅堂、有内寝,所以他才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
镜子里的人,是显而易见的,自己却看不真。一个人的品格——他的精神面貌,就更难捉摸了。大抵自负是怎样的人,就自信为这样的人,就表现为这样的人。他在自欺欺人的同时,也在充分表现自己。这个自己“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别人眼里,他照见的不就是他表现的自己吗?
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
苏格拉底在等候服毒之前,闲来无事,讲讲他理想的天堂地狱。他说:鬼魂泡在苦海里,需要等他生前亏负的人饶恕了他,才得超生。
——摘自杨绛《走到人生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