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
邕城北望,有大山,谓大明山。
300多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上林有记:“又北行四里,抵北小山下,有水从山下濑南麓而来,架桥渡之,逐穿山腋而北,于是北行陂陀间,西望双峰俊极,氤氲云表者,大明山也。”徐公是否登上大明山,无记。但其所写“双峰俊极,氤氲云表”句,道出了大明山山势雄奇、气象万千、风光无限。
徐公慧眼,一语中的。大明山是广西中西部山体最长、主峰最高的一座山。其中的龙头山海拔1760米,乃桂中南第一高峰。大明山中奇峰幽谷、悬崖绝壁、鬼斧神工、云雾缭绕、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奇观遍布、美不胜收。春来百花争艳,万木争荣。夏至溪流纵横,飞瀑泻壁。秋到层林尽染,果实飘香。冬临玉树银花,冰清玉洁。一年四季,纯粹一个世外桃源,纯粹一处天上人间。
便有登山一旅。
携邕水笑靥,携江鱼的默默软语,携邕江一脉奔涌向前的激情,就这样,就这样健足,兴致勃勃去登高。绿铺路边,翠染远处,层层皆为深浓,漫漫悠悠,青醉了万耸山峰。鲜花点缀,散漫则遍布,集聚则簇拥,黄红白蓝紫,极尽斑斓,远近都是赏心,上下皆为悦目。远近鸟鸣,清脆妩媚,此起彼伏,悦人心神,虽不能解,却动听了巍巍大明山。
正是五月,南方烟云轻盈飘逸,乘风迷离,吟诗作赋,缠绵过树,直至龙头青顶,方拥吻驻足。傍倚苍松望远,谛听山籁悸动,竟是不明声响,在无人语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闪闪躲躲。丹阳渐高,栖枝宿叶的夜露,随温挥发,成岚成气,缕缕升腾,一时间,祥云缭绕,吉光普照,如若仙界。而青山翠峰从容,鲜花艳丽从容,鸟语喧哗也从容,已然习惯了此景此情。千仞壁立处,万片葳蕤上,总显一层神国的景致。试捧山花几朵,闭目闻之,清香沁脾,遂生腾云之感,感觉周边尽是仙女围观,她们用芳香纯净的目光,洗涤吾之凡体俗身,顿感身心通泰、清洁如玉。开眼放目,仙女无影,只有光芒四射,只有隐身鸟的密语。便怅然若失,若有所思,即明这是幻境焉、玄意矣。或许仙女仍在,佳境仍在,只因凡俗胚胎,终究少了一双慧眼,看不到脱俗境界?抑或唯有心灵纯净,方可看破滚滚红尘,识见高妙世界?
这是亚热带。大明山,很旺盛地葱郁着,山风阵阵来,更显青翠生动。有参天大树密集,森森然苍苍然,根皮干枝叶,深深浅浅,表述大山历史和沧桑,浓淡在一岭又一坡。环目四顾,只见渺渺青云,凝神聚气,祥和在天地间。想这万年大山,千年古树,定是见过南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履历,定是识得邕江由窄至宽、由浅至深的过程;定是看过那个名叫陆荣廷的人,如何演义桂系驰骋沙场、腥风血雨、建功立业的历史;定是记得那座称为昆仑关的山,怎样抗击日寇侵略攻击、惨烈争夺、凄厉喋血的故事;定是听到邓颖超在邕江岸上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定是感知邓小平于南宁城中迈动的无数个脚步。这万年的山千年的树啊,尽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代变迁、枯荣无数,也依然保存着南宁这方热土所有的故事,在树根下,在崖壁里,在溪水中。历史的记忆层层叠叠,丰厚着山,饱满着树,绽放着花,年复一年,默默表达。
那天的雨来得突然,好像跟随光束从天而降,又如躲在山后踏树而来。沙沙啪啪,啪啪沙沙,唱着淋漓的欢声;引来猛烈山风,携树而舞,拽草而蹈。只见万叶闪烁、亿珠飞跳,一时眼花缭乱。这般酣畅半时,瞬间雨停,如得统一号令,整齐划一,毫不拖泥带水。阳光跟踪而至,清新漫山遍野。
那隐隐约约的不明声响,又悄然而来,萦绕周边。时从谷底升起,时若天空跌来;既如山树私语,也似花草呼吸;忽东忽西,若即若离,始终不能捕捉,始终不可确定,到底是什么,如此神秘。望着深邃的山谷,一种惶然怯意涌上心头,自觉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是多么的孱弱。深谷有未知,未知有魅力,魅惑着好奇,于是,寻道下谷,去会一会,神秘的深谷;去看一看,深谷的真容。
深谷百丈,谷底幽冷。幽冷的谷底流淌着甘南河。
甘南河其实称不上河,至少在大明山中还称不上河,顶多算是河的源头。她就是名副其实的山溪,真真切切的大山脐带。
甘南像未发育的少女,纤细而瘦弱,柔柔又野野;待字闺中,冷艳且原始。甘南也如山野女子,温柔又泼辣,撒欢在深谷,时而静若处子,时而动如脱兔。甘南还似假小子,天不怕、地不怕,东奔西突,飘飘衣袂显风度。但甘南河没有少女眼眸的清澈,没有处女洁体的芳香,甚至没有,姑娘身上妙曼灵动的青春之鱼。甘南河是红色的,正如刚分娩而出的脐带,还带有母体的血液。红色的河水无言汩汩,漫出夹缝,急急缓缓,左绕右绕,扶石而流,发散十分锈味。这种锈味抚鬓而至,引导想象接近某种矿物、接近某种腐殖物、接近某种破坏本质的混合物。好在这锈味很快被山风扫荡,很快被百丈谷消弭,很快被树林吸走。
十里绝壁下的甘南河,从容的身上泛起淡淡雾,不迫的眼里收藏凉凉水。鲜花绽放笑脸,摇曳肢体语言,装饰两岸凄清。幽谷播放合唱,渐次越石清晰,弥漫一种节奏。这种节奏牵引记忆,活跃出隐约的不明声响;也牵引脚步,趋向前方,探寻不明声响诱人的跃动。如此逶迤,转弯瞬间,一个轰鸣铺天盖地,直接撞入眼帘。60米之上,一个洁白精灵纵身一跳,飞珠溅玉,干脆急迫,惊艳于空。精灵持续不断,倾一壁不可阻挡之力,泻万壑难以挽留之情,淋漓尽致,无以复加,成长长的瀑布。长长的瀑布冲到地上,冲出一个潭,储蓄永久的激动;砸到石上,砸出万朵花,绽放不息的美丽。峡风来和,调出如雾如幻意境;空气伴唱,起伏低啸诡谲古乐。仰望瀑布,扑面而来的是不凡气势的盖罩,是不可回避的裹挟,是毫无避让的滋润。这种滋润,先面额,后脑脖,层层堆叠;前贴心,后顺脊,潮潮渗透。让人寒意微生,不禁瑟缩。此时,刚才关于红色锈味的丝缕惑感,已随流瀑飞散;始终悸动的不明声响,已知源自何方。身体感受,心灵体会,全部是一种惊呼:大自然啊!大瀑布啊!大造化啊!是啊,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面前,谁还能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谁还能废话连篇,喋喋不休?谁又能冷酷无情,心如止水?不!在如此巨大的飞流前,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一种洗涤,得到一种过滤,得到一种灵动,得到一种神气,得到一种感悟,甚至应该得到一种:升华。
晚归居所,挑灯夜读,见1915年编纂的武鸣县志中,有关于大明山的记载:“每岁秋,烟云郁积,内有声似风非风,似雨非雨,似波涛非波涛,或三五日或旬日乃止,名日大鸣。”县志是辅治之书,它记载一县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多方面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具有资治、存史和教化作用。县志修纂要求据实,可见,这段关于大明山的记载应是不假,且知大明山原名是为“大鸣山”也。
另据当地老人介绍,每当秋日夜晚、阴霾密布之时,进山之人若不及时出山,空中便会出现怪声,如巨牛怒吼,十分恐怖。此时要紧急下山,否则,往往使人慌乱,如鬼蒙眼,不辨方向,转困几天,也难寻出山之路。对此怪声,民间传说乃山神发怒。山神发怒时间,万万不可进山。此怪声现象,新中国成立前常有;新中国成立后因山林被过度砍伐,基本消无。所言神奇,真实如何,已不可考。
从“大鸣山”到“大明山”,一字之变,其中包涵了怎样的历史内容和时代变迁?由“大鸣山”变“大明山”,一字之差,个里说明了如何的自然规律与社会变化?这是需要世人认真深思的。仅“新中国成立后因山林被过度砍伐,基本消无”一句,就足以让人类诸多反思了。假如,“大明山”又变成“大鸣山”,那是不是一种改善,一种庆幸呢?
不管怎样,窃以为,大明山,终究是邕城根脉之山,也终归是南宁精神之山!
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