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国勤
走出尴尬:让农村教育“风景这边也好”
文/张国勤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何等威风,好好一个天庭被搅得天翻地覆,然而五百年后的取经路上,他老人家却被太上老君那头名不见经传的青牛闹腾得手足无措。每当读到这里时,笔者总会情不自禁地替玉帝惋惜:“当年派李天王、巨灵神、哪吒以及二郎真君去擒拿孙悟空时,如果让青牛出阵必能马到成功!”然而假设永远是假设,当时谁又能知道青牛的这些本领,即使是它毛遂自荐,可又谁能相信它有这些本领,因为它根本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天兵天将中无人能敌孙悟空,一方面青牛这样的能人被屈于牛圈。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校长,笔者总是觉得农村学校正遭遇着当年天庭同样的困境,一方面我们慨叹着优质师资匮乏,校长快成了“维持会长”了。另一方面每年都会有一些像青牛一样“才美不外现”的教师飞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而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些人一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就像青牛一样如脱胎换骨似的一下子“乌鸡变凤凰”,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大展身手,崭露头角,让人刮目相看。
其实我们每一个农村学校的校长都不会甘心担任“维持会长”,都想有所作为,然而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却比《西游记》上的玉帝大得多,青牛说到底就是要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证明自己,它根本不是为物质待遇而出走,天庭的生活从物质上看毕竟要比下界好;但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们(主要是年轻教师)想飞则不仅是自我实现,因为他们还真切地遇到了生活困窘与工作待遇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是怎样留住一颗颗想飞的心,怎样让留下的同志在农村教育事业这块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让他们有所成就,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均衡教育”——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教师们无论是为实现自我的梦想,还是为改善生活的需要,想考公务员,还是想调城,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尊重扎根农村教育的选择,同时也应该尊重想“跳龙门”的意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明确向全体同志宣布:不挡路,你想考“公”也好,你想“调城”也好,一律“绿灯”。其实这样的表态更多的是一种姿态——教师的人格应该得到尊重,教师的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它传递的是真诚——管理者希望教师能够生活得更好,能够有所成就。话又说回来,你不“绿灯”又能怎么样呢?且不说你会有不“绿灯”也得“绿灯”的无奈,即使你真的将人留下了,试想你会将心留下吗?
想起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介绍的一件事,一个部门的领导,当他得知下属希望跳槽时,主动为这位下属推荐工作。笔者以为,这样的管理者是精明的。不错,那位下属走后不能再为单位做贡献了,但是你真诚待人的人格却会使留下来的人感动,从而更加真心诚意地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常说“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当事业留不住人,待遇留不住人时,我们拥有的只有感情,而感情留人是最具力量的留人方法。
为想“飞”的大开绿灯,说到底是要增强留下的人的扎根意识。然而怎样实现“出逸之心”与“扎根意识”的有机统一呢?笔者采取的策略是告诉想“飞”的同志,踏踏实实并富有创造性地工作,说到底可以为你将来胜任新的工作蓄积力量,要求他们做到四个“更加”:点子更加新,方法更加活,态度更加实,质量更加优。对于一些想“飞”的教学骨干,则要求他们做好“传帮带”工作,培养好接班人,努力避免学校工作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这样做,即使人真走了,但是“技”却留下了,“情”也留下了,而整个集体的扎根意识也会因之增强。
《西游记》中的青牛生活在太上老君身边,明慧与老成的太上老君竟然没能发现它的才能,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由此可见识人之长太难。作为农村学校的校长,在优质师资相对短缺的情况之下,养成一双慧眼则尤为重要。怎样识人之长?弘一法师说:“逆境顺境君看襟怀,大事难事君看担当”。不难看出,他是主张在大事难事的处理中识人之长的,而笔者以一介愚夫之见,则认为识人之长应该在细节处。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指出,“细节是一种功力”,从他所举的例子中,我们知道,这种功力说到底就是一种识人的功力。学校校长应该从哪些细节上去识人呢?从教师的课堂上,从教师的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课堂,与教师打成一片。农村学校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能与所有同志零距离接触,是农村学校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大优势。只要我们放下架子,以平常之心与人相处,就一定能够在与每一位同志的快乐相处中发现他们的优势所在。
对于校长来说,光有识人之长的本领还不够,还要善于用人,用人之长。用人之长如果从另一侧面来看,就是要容人之短。教师们身上(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确存在着一些缺点,但是作为校长更应该看到他们的长处:他可能平时有些散漫,但是课上得不错;他可能教学上没有什么特色,但是管理却井井有条……那就让他们每个人都获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所长的岗位。在这方面李希贵先生的做法可供借鉴,他在《学生第二》一书中曾介绍自己在用人所长方面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事例,一个曾经相处得比较好的同事,因为教学出色被任命为学校中层干部,然而事后发现,他做管理工作时不能胜任,自己很痛苦,但碍于面子,只能苦挨死撑。后来李校长将他调到了教研部门,既保护了其自尊心,又使这位教师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只要我们都能像李校长那样去做,那么你就会发现,农村学校也能人才济济,也能大有作为。
德鲁克认为,作为管理者应该自问:“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成果上,我能贡献什么?”每个人最看重的都是自己的贡献,这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有所贡献,这是农村学校校长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不变准则。
让每个人都有所贡献,需要农村学校校长通过率先垂范的引导,建构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促进每个教师精神的提升。《西游记》上青牛下凡后的表现让人失望,它不是造福一方,而是为害一域,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天庭思想教育的失败。对教师道德要求,就不仅是不能为害他人了,而是具有比常人高得多的道德操守,比如说廉洁从教,尊重他人,坦诚待人,舍己为人……所有这一切仅靠空洞的说教是难以做到的,李希贵先生的做法是通过制度约束、价值引领,而笔者认为在价值引领方面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学校需要规范管理,学校需要积极的校园精神,校长应该是规范的自觉执行者,应该是校园精神的象征,像薛瑞萍老师说“我就是语文”一样,校长应该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学校的精神”。
让每个人都有所贡献,需要农村校长在价值引领的同时,千方百计为教师搭建成功的平台,《西游记》中的青牛如能在天庭有所作为的话,它绝对不会下凡。如果农村学校能够让学校温暖如春,使每个人都能开花的话,虽不能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留住每个老师,但是却可以使他们对于当下所生活的学校,充满热爱之情与感激之意,从而使农村学校成为人才孵化器。虽然有优秀教师源源不断地走出去,然而与此同时,新的骨干也层出不穷。当然,农村小学校长在为教师成功搭建平台时资源非常有限,但正是因为有限,我们更要用好。
“读史知兴衰”。《西游记》是部小说,但小说往往是历史现实的写照,以上就是笔者读这部小说后对农村学校师资的尴尬现状的思考,也许想法非常幼稚,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坚持这样做,我们就一定能够让农村中小学教育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让我们每个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因“风景这边也好”而自豪!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白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