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万裕
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研究
⌾ 祝万裕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但是在中学基础学科当中一直没有顺利推进。原因之一是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很难得到相关的资料来支撑探究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就能轻松地解决资料缺乏等问题,使探究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生物;探究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好多年了,在这几年中,可以说是品尝到了新课程的酸甜苦辣。开始是一筹莫展,继之是信心百倍,可是实施就困难重重。我们是边工作边学习,在课改的道路上取得一些收获。
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参与程度,而教师的参与程度取决于教学服务系统。所以,归根结底还在于学校的领导是否改变观念,全力以赴支持课改。如果说我们在课改上迈出了小步,那么领导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提高教学服务系统,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如我们学校拥有两套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还专门配备电子备课室。真的是同志们所想、急同志们所急,这样的领导怎不叫人暗暗点头。校长还指定专业教师到外地学习,回来之后对我们进行集体培训,手把手地教,还配有自编的教材。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是学习工作化,工作化学习。在教师队伍中掀起了学习计算机和计算机制作课件的高潮。校长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每学期制作一个课件并交到学校的资源库里,为以后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的兴趣和职业合二为一,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达到了飞跃的发展。我校近两年的教育科研也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都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是采用“传递—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的功能,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讨论、观察、实验、思考等各种途径,开展独立的或合作的探究活动,自行发现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和结论等。如果说计算机网络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那么这所学校还能跨越时空,真正成为生物科学教育开发性的大众学校。由于它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又不受时空限制,因而成为学校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阵地。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而科学的假设,教师应积极地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提供相关资料或让学生自主的收集资料,并互相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科学的假设。实施实验的目的是搜集数据和观察现象。应引导学生做好数据的准备,如利用计算机设计数据的收集表等。
兴趣在人的学习中具有中的作用,它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调动思维活动的巨大动力。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视频、动画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圣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血液的功能》一文,制成FLASH动画,融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为一体。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过去无法展现的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变为动态、微观变宏观化,将过去无法跨越的时空任意定格、放大、再现。人获得的外界信息百分之九十来自于视觉,看过的要比听过的内容更容易记忆。而在视觉信息的传输中,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用线条图是人记忆需1.5秒,用黑白照片使人记忆需1.2秒,用彩色照片使人记忆需0.9秒,直接看实物使人记忆只需0.4秒。有研究表明人的有半脑是非语言的、空间图形的、识别环境和声音的信息加工中心,在传播抽象的概念时,应该先刺激右脑半球,因为它对理解综合的、复杂的、详尽的信息具有较强的能力。生物学概念通常比较复杂,采用多媒体技术等可以刺激右脑半球,加速感知过程,有助于学生的快速感知、正确感知和愉快感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学教学手段越来越现代化,这对于直观性和实验性很强的生物学科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所以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乃至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生物教学的必然趋势。
由于远程化和多媒体化的网络信息不分,由于暴力、色情的不良信息的扩散,容易对青少年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网上信息过滤和筛选开始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不可推卸的职责,这是以往未曾有过的新课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做好正面引导。
[1]刘芳,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钟启全,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有效技能,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广西宜州市第三中学 54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