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大可
人类为什么发明枕头
文/刘大可
人类发明工具总是在弥补先天上的不足,用锤子弥补拳头,用轮子弥补腿脚,用刀子弥补爪牙,用文字弥补记忆……然而野生动物似乎从来不用枕头,人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普遍的刚性需求,以致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发明了枕头——这暗示着我们有什么先天不足吗?
是的,这正是直立行走留下的后遗症。虽然陆生脊椎动物不乏二足行走者,比如鸟类和袋鼠,但是它们后肢的支点都在身体重心附近,躯干在运动时仍然平行于地面,人类的后肢却完全长在躯干末端,为了直立行走就不得不让脊柱完全垂直于地面,胸腔因此完全打开而变得扁平。
鸵鸟、袋鼠和人类的骨骼对比:鸟类的髋关节前移接近身体中部,并有大型的尾羽平衡重量,颈部呈现S型保持躯干水平;袋鼠用粗大的尾巴平衡身体的重量;人类没有这些措施,将全部体重经由脊柱垂直传递给大腿骨。
同时,人类双手具有复杂的功能,包括投掷、挥舞、探取等大幅度动作,这要求人的肩关节必须足够灵活,在其它哺乳动物身上平行于躯干两侧的肩胛骨因此变得宽而短,平铺在了后背上;在其它哺乳动物身上短小甚至消失的锁骨也变得结实修长——这让人类有了一对格外宽阔的肩膀,躯干因此更加扁平。
这些都对人的睡姿产生了影响:失去了前肢的支撑,像其它哺乳动物那样趴着睡就会压迫胸腔难以呼吸;仰卧会拉伸脊柱的生理弯曲,让背部紧张,四肢也不能自由摆放;哺乳动物最放松的侧卧姿态又会让头部悬空,久之令颈部肌肉疲惫不堪,引发急性纤维组织炎症(落枕)。所以综合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头部垫到合适的高度侧着睡,这就是发明枕头最主要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
人体足够沉重,可以给受力组织相当大的压强,当支撑面不够平坦时就会发生应力不均,身体内部的骨骼也会向下压迫周围组织,这都会在局部产生强烈的触感和疲劳,长期卧床的病患甚至常常因此发生褥疮和血栓,所以人睡觉总会不自主地翻身。既然人的胸腔格外扁平,肩膀格外宽阔,也就格外需要一个枕头在翻身时稳定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