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客
谁制造了大灭绝第六次物种
文/过客
科学家们最近提出,地球的第六次大灭绝已经开始。那么人类同样有被灭绝的危险吗?古生物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试图了解这一问题,他们在寻找能够预测物种生存的通用准则。
生物学家们表示,仅自1900年以来,全球据信有69个哺乳动物物种和大约400个脊椎动物物种灭绝,而尽管无脊椎动物物种和其他生物的灭绝证据难以取得,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生存状态同样不容乐观。在大型动物方面,如大象、犀牛、北极熊等种群数量下降幅度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这一物种灭绝速度已经足够令人担忧,但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我们能够得出确切结论,现代物种灭绝速度极高,并且还在继续增长,这表明一场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即将发生。”报告中写道,“如果当前物种高速灭绝的情况得不到遏制,人类将很快(最短或在等同于三个人类预期寿命的时间之内)被剥夺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好处。”
专家警告,灾难性的物种损失对人类生存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因为我们需要其他物种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比如授粉的昆虫、湿地生态等。
科学家发现,我们有可能低估灭绝危机的严重性,以至于产生更大程度的破坏。
地球上的生命能够追溯到大约35亿年前的一种单细胞物种。从那时起,物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不断增加,数百万个物种由此进化而来。当然物种也会灭绝,但是假如新物种的出现的速度超过物种灭绝速度,你仍然能够看到一种指数式的增长曲线。
那么多样性会永久性的不断增长吗?查尔斯-达尔文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地球或许拥有承载容量。地球拥有承载容量就意味着物种数量是有限制的,在物种进化的早期,也就是未达到承载容量之前,物种的增长也是指数级的。
古生物学家系统的编辑了化石种类,所有地资料表明在过去5亿年以来发生了5次大灭绝,物种的差异性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快速减少。前两次大灭绝分别出现在大约4.44亿年以前的奥陶纪末期和3.59亿年以前的泥盆纪末期。当时的物种多样性似乎已经达到了稳定水平。大灭绝让物种多样性跳水到之前的水平。
第三次大灭绝事件被称为“大毁灭”,发生于大约2.52亿年前二叠纪和三叠纪交替的时期。此次大灭绝让此前的两次和毁灭恐龙的那次都黯然失色,它灭绝了大约96%的海洋物种。它的影响也非常彻底,地球生物再也没有回到之前的多样性水平,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大灭绝几乎肯定会给环境带来毁灭性的变化,这一变化速度让动物们难以或者说不可能适应这种变化。有些群体的灭绝或许比其它群体灭绝的更快,这都是非常难以预测的。引发大灭绝事件的物理事件,无论是小行星、火山大喷发还是其它的物理因素,它们都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和全球影响,这就使那些即使是分布最广泛的物种也可能被灭绝。
一个物种的消失对于许多物种都有着无法预见的影响,因为生态环境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我们对此知之甚少。我们必然希望我们能够在生态系统远未崩溃之前就阻止它。但是不幸的是,雨林和礁石等栖息地的破坏和物种消失的早期迹象早已经预示着糟糕的未来。
链接
研究人员警告称,与此前五次不同的是,第六次大规模灭绝不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火山爆发或者大陆漂移等突发因素造成的,人类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我们正在步入又一次类似的物种大灭绝时期,届时地球上的所有人将会被极其轻易地毁灭掉。”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保罗·欧立希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地球可能正迎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生物学家发现,现在地球上哺乳类动物的灭绝速度是过去的20至100倍,物种灭绝的速度如此之快,甚至可以同曾经恐龙灭绝的速度相匹敌,并且这一空前的灭绝速度恰恰与环境污染、狩猎猖獗、栖息地消失等人为活动的负面影响息息相关,因此生物学家们断定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链接
要了解物种灭绝后的危害有多大,首先要认识它的遗传多样性。比如两棵草长得很像,肉眼分不出来,但在遗传基础上它们毫无疑问有区别,这就是个体的惟一性,我们可以通过高分辨率的分子标记技术来区别个体。大家都很熟悉袁隆平院士对提高水稻产量的贡献,但是如果没有非常难找的野生稻做杂交,他不可能有成绩;矮秆基因对推动我国粮食产量提高,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基因可能会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因为在一个生态系统里,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的特殊功能。每灭绝一个物种,就有几个、几十个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