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五里九年制学校 卢 静
诗词教学,点亮初中语文课堂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五里九年制学校 卢 静
诗词就像是文化长河中一盏耀眼的明灯,为我们的内心深处照亮一片静谧的世界。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像一朵奇异的花朵,开放在课堂中,带给学生精神的愉悦,让诗词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必备精神食粮。让诗词为课堂增添别样的风采,就要重视诗词的诵读,重视诗词的艺术熏染力的呈现,更应培养起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中华古典文化需要传承下去,每一个美好的课堂都需要师生之间共同的去构建,诗词教学中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离不开轻松的学习氛围,离不开美丽的意境烘托。
诗词是凝练的文字,在简练的文字中却蕴含着一种画面美、音乐美,而这样的美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气氛才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来。渲染气氛的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迅速的入境。在多媒体中利用音乐和视频等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意境教学法,是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渲染了一种气氛,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月圆之夜的美好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想象。而在画面中我又加入了王菲的同名歌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陶醉其中,感受这首词的整体意境。明月、美酒、夜空,这些美好的事物勾织成为了一个让人浮想连篇的画面,在这个画面的想象中,我同样看到了学生的思想在驰骋,看到了他们在入境后的一种陶醉的神情。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他们积极的尝试诵读,尝试体会情感,这给诗词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
意境的构建是诗词教学的必要条件,离开那样的境界,就会使诗词失去原有的活力,失去那份应有的情怀,枯燥感也会浮现出来。也只有入境的诗词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才会使古典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
古代的文化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久远,但是它的魅力却一直展示在文化的长河中,经久不衰。语文诗词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心甘情愿的走进那个他并不熟悉的时代,真真切切的去感受那个时代和诗人们是怎样的理念。只有学生主动去探究,才会有最真实的发现,也只有他们主动地去感受,才会有精神境界的升华。
例如在《蝉》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主动研究咏物诗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个形象上面的,接触这首诗的时候,学生们说:“老师,这个蝉有什么好学的啊?我觉得它在夏天叫起来的时候挺让我们的心烦的,我并不觉得它好。”很明显这个学生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是啊,有什么好写的。”我顺应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去自主性的读这首诗,让他们感受蝉的优点。有些学生在自主诵读中感受到了蝉的那种高洁的情怀,于是我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他单纯的是在写蝉么?”学生们立即展开了探究,主动性很强,大多数学生可以猜出这是诗人在自喻,他想成为一个像蝉一样的人,高傲而又高洁,这样的思想无疑也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这样无形的熏陶更能凸显出诗词的魅力。
诗词就像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在沙砾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的价值。每一首诗中都有着创作者的真情流露,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情感,用那些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鼓舞自己,用那种真切的呼喊来重构自己的心灵之堤。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主要途径,在诵读中我们去感受文化的魅力,感受那些古人的情思,才会与之产生更强烈的共鸣。新课程标准中将诵读国学经典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每一个诵读的课堂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专注的表情,看到那些文字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课堂在书声琅琅中动了起来。
例如在《沁园春·雪》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采取诵读的形式来感受毛泽东诗词巨大的情感渲染力,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那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无不在诵读中体现出来。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先听朗读录音,学习节奏和情感的把握,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学生不能一味的去模仿名家的作品,每个学生诵读完,教师要进行细致的点评,让学生们可以做到学习优点,摒弃缺点的诵读境界,这样理解诗词就变得更加容易。只有在学生充分朗读后,开展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
书声琅琅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不仅要诵读课本当中的诗词,教师还要进行相关诗词的拓展延伸,让思想在读中浸润,让情感在读中升华,让读成为语文诗词课堂的一种必须。
总之,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用古诗词的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们在古代的文化中得到熏陶,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可以迅速的走进课堂中,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诵读和探究的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自我审美情趣的提升。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因诗词而更丰富,诗词也会在课堂中绽放出自己应有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