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回民高级中学 马 芳
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回民高级中学 马 芳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趣味的学科。语文,特别是高中语文,更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科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那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应从哪方面入手呢?我认为应从语文活动入手。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发达的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口才”的较量,较强的听说能力有助于人际交往的和谐,有助于自我的发展,也有助于商业洽谈的成功。作为语文教师,就应紧跟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动口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动口能力的培养,我总是从开展语文活动入手。因为语文活动往往带有一定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可能性大,比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比教学中硬性规定强迫学生开口说话容易得多,且效果显著。为使大多数学生能够都能有机会开口说话,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在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留有开展诗朗诵、辩论赛、表演课本剧等活动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努力营造宽松的口语表达氛围,加大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的比例。
平时的课堂中,遇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教育体制”,“明星,“个性”等,就让他们畅所欲言,道其所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时我还和他们一起讨论一些时尚的话题,如新拍的《水浒传》收视率如何,新拍的《红楼梦》演员较旧版中人物的表演哪个更到位。这样的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最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活动就是课前两分钟演讲了。高一生因为刚进入新的环境,都有勇于表现自己的欲望。所以课前演讲是锻炼他们语言表达的最好方式。刚开始大家都讲一些短的简单的哲理故事,有的学生甚至照着稿子念。我就启发他们,内容你们尽量选择你们喜欢的,我不限制。后来,我班的肖亮同学就把他自己编的相声搬上了讲台,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于是,我就让他到各班“巡回演出”,从此,肖亮就成了高一年级的大明星。
通过以上的活动的开展,学生动口的机会大大增加,也激发了学生动口的兴趣,思维空前活跃,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校安排的公开课中,学生的发言总是很精彩,所以私下里有老师就问我,是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光说不做,那只是空谈。在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那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呢?我的做法仍是从开展语文活动入手。
高一教材中有对联探究这个内容,为了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我提前两天就要求他们上网或查阅其他书籍,搜集奇妙的对联或者对联故事。那天是两节大课,本来这个内容只上一节课,但同学们的兴趣特别高,以致到两节课完我们的活动还在进行。
有的学生搜集的对联故事让我至今难忘。在这里我举一例:王羲之因为书法而家喻户晓。除夕那天他一连写了很多副对联都被人摘走,无奈之下他只好写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上联),祸不单行(下联)。这样一直到第二天都无人愿摘这样的春联。大年初一,王羲之把原来的对联改为: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还有的学生居然能够自己写对联,虽不是很工整,也谈不上平仄相对,但也还能把握词性相同意义相近的原则。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在教学中,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作文竞赛、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语文活动,以赛促练,通过这些比赛活动,提高了学生动手写作的能力,掌握和巩固了语文基础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
记得在上《廉蔺列传》那一课,我只是随口说让学生排课本剧,没想到第二天下午一进教室就发现好多同学都化了妆,还穿着自制的服装,我愣住了。后来有同学提醒我说他们在准备课本剧的表演,我才意识到孩子们的热情有多高。那天的表演非常成功,有扮演机智的蔺相如的;有扮演身背荊条的蔺相如的,还有扮演威武的秦王的,有模有样,剧味十足。我为了鼓励他们,也让他们过了把明星瘾,做了场巡回演出。结果后来另一个班居然在我没安排的情况下也编了《苏武传》的课本剧,给了我一个惊喜。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总是引导学生自觉将语文课扩展延伸,把教室、图书馆、课外活动连成一个整体,利用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的契机,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搭建表演的舞台,让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以展现和提高。这一切的顺利实施,都来源于教学中,我总是从语文活动入手,着力培养学生动口、动手能力,把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作为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