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对两岸统一的探索

2016-04-13 22:40刘玉山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和谈台独统一

刘玉山

(龙岩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20世纪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对两岸统一的探索

刘玉山

(龙岩学院福建龙岩364000)

20世纪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群体在保钓运动以及世界局势的影响下对两岸统一进行了努力探索,表现形式有:发动“和谈运动”、反对“台独”,撰文对两岸统一进行分析、预测和设计,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勇担道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留美学生;两岸统一;和谈运动;“台独”设计

1970年底美国爆发了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岛为主旨的保钓运动,参加者有台湾、香港留美学生、华人华侨、知名的华裔科学家以及在美公司企业工作的华人。这场运动因参加者政治立场的不同,在1971年9月3日安娜堡国是会议后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左派与支持台湾当局的右派分野,前者将保钓运动推向了“中国统一运动”(以下简称“统运”)。受到保钓以至于“统运”的影响,在美的华人知识分子政治意识觉醒,开始走出象牙塔,走出自我的生活圈子,关注社会。“统运”的发生就是因为华人知识分子看到台湾当局在保钓立场上的不坚定,因而转向海峡对岸的中国大陆,也就是说两岸统一的议题是“统运”参加者的应有之义。

目前学界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一选题,笔者在整理1970年代“保钓、统运”资料时,发现这批资料富含两岸统一的议题,这对深入研究海外华人的政治认同问题是一大补充,尤其是他们对两岸未来的设计、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的立场,就更增加了爱国主义反分裂的思想内容,因此这批资料弥足珍贵。

一、发动“国共和谈倡议”运动

早在1970年12月26日出版的《大风杂志》(季刊)徐笃、邵知本、张系国、龚忠武联合发表《海外中国青年的呼吁》,文章说:“虽然仅由我们四人笔名,但在起草时我们曾广泛征求海外中国青年的意见,所以我们相信它是以代表大多数人一致的要求。”该呼吁坚决反对所谓的台湾独立运动,因为各个民族都力求团结统一,甚至组织联邦的时代,分裂中国的台独运动根本违反历史潮流的发展;台湾独立事实上符合美日的国家利益,却牺牲了中国的利益。文章最后呼吁:大家团结一心,为谋求中国统一而努力,中国人不能再盲目仇恨中国人!中国人不能再冷眼旁观中国事!中国人绝不能再容许中国在国际会议桌上被分割!

“国共和谈倡议”的正式发轫是13位中间派保钓知识分子所撰写的《国共谈判是时候了》,在1972年11月中旬和下旬分别在中间派保钓刊物《野草》和《桥刊》发表。文章认为,东西德近两年展开谈判,“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用和谈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纷争?”文章提出两岸应采取以下五点行动:1.双方立即指派代表,分别在台北和背景磋商和谈的议程和原则;2.停止武装挑衅和恶意宣传;3.免除返乡探亲的一切限制,保证出入境的自由与安全,并共同设立专门机构,协助办理必要手续,使分裂的家庭得以团聚,使通信、旅行和其他民间活动,得以迅速有效地进行;4.取消现有的妨碍文化交流的禁令,鼓励文化及新闻团体的相互访问。5.共同表示支持,而不阻碍海内外同胞进行的统一运动。[1](P133)

1973年1月《桥刊》与《野草》发表13位知识分子的联合社论《敬答台北政府——国共和谈,正是时候》,更进一步说明呼吁和谈的立场:“这里所呼吁的是在承认国共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意义下,基于民族的感情、和平的原则,而开始的一个和平谈判。其消极的目的在消弭民族内部的冲突,减少外人占便宜的机会。积极的目的,是促进一个和平了解的气氛,使未来中国的统一,能在不受外人的因素的影响下实现。”[1](P140)

13位知识分子中的一位署名“沙沙”在1973年2月20日《桥刊》发表《胜利的微笑,失败的骄傲——国共和谈运动形成的评介》,该文大胆提出了“现代化”的构想运用于两岸关系,“中国现代的青年政治运动只限于表示对国或共一方的批评或支持,而少见用‘现代化’的观念去分析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和动向,这也就限制了建国的理想。”“‘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而是用科学知识来处理社会中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问题,目的在建立功能的制度,不仅符合中国社会的实况,而且能稳定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这个观念来了解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而不仅限于分析国共政权的性质,自然更富建设和建议性,也自然把中国现代青年的注意力引向更有意义的、有关中国未来政治经济建设的许多问题。”[1](P142)

今天的“现代化”概念为政治学、经济学所熟稔和运用,但在1970年代初的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就有人提出用“现代化”的概念来看待两岸关系是非常了不起的,也就是说,两岸可以暂时抛开政治上的歧见,为了两岸中华儿女的幸福和经济长久发展,提高两岸的经济科技实力才是关键,而不仅仅囿于党派观点的不同而无法深入沟通。应该说,自从“和谈倡议”提出,且进一步用“现代化”理论来求解两岸的未来,这的确是一大进步。

《石溪通讯》1973年3月15日第18期《和谈要以台湾人民的解放为目的》认为,中国大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帝国主义清除出去,消灭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以及汉人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工农业建设都取得了巨大发展,而台湾由于受到美国的保护而受其控制,在农业方面,实施耕者有其田后,用政府对农民的剥削代替了地主的剥削,造成了全岛农民七成负债的结果。靠外债建成的一些水利工程,却要向农民收取大量水费,就连台湾大力宣传的工业起飞,大部分只是从外国输入零件再装配出口而已,甚至由外国厂商在台湾设厂,用外国机器,雇佣外国技术人员,利用台湾廉价劳工制成产品,也宣传成自制的产品等。因此,外国帝国主义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原因,要消除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必须同时消除跟帝国主义者狼狈为奸的国民党政权,台湾人民要解放,必须消除美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干涉。[2](P1-2)

那么两岸的反应如何呢?一位回国参观访问人士记录了1973年1月4日下午四点半到七点,他们一行六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周总理接见时的情景。当时有人问到台湾人民代表参加和谈的问题,周总理表态:1.欢迎与台湾人民谈。2.但现在与谁谈呢?时机还没有到,现在若有台湾派出来的代表,恐怕还是蒋帮派出来的吧。[3](P14)中国大陆此时也利用电台广播、喊话,对台湾居民进行宣传,杜聿明、傅作义等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均发表谈话,呼吁和平,如傅作义说:“我们尊重每一个爱国的人,假如他们现在支持社会主义祖国,并谋求祖国的统一,那么不管他们以前的过失有多么严重,都是可以原谅的。我们鼓励他们,并欢迎他们对解放台湾做出贡献。”并且他对台湾当局称:“假如你们仍然未能直接进行谈判,那么你们可以公开或秘密地派遣一些人到中国大陆来观光或探望亲友。”[1](P152)杜聿明也说:“我们的祖国在社会主义的革命与建设中,正不断地获得成果,这对整个世界有很大的冲击作用。”[1](P154)台湾当局的反应却过于冷淡,正如有人分析的“国民党深知处于劣势,论谈论打,都是吃亏,不谈不打,在美国保护之下,尚可生存”[1](P157)事实也基本如此,我们透过沈君山的对话可以窥出端倪,1973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任职,即将回台担任新竹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的沈君山在接受普渡大学保钓刊物《新天》小组的录音访问,谈到和谈问题,沈回答:“目前看来,和谈问题并不重要,时机也未成熟,和谈只是一种手段,如何谈成统一才是最重要的目标。不过,从长远看来,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是应该而且会统一的。你如果仔细看过《毛选》第四集“评战犯求和”等文章就知道国民党老一辈的人为什么不敢和谈了。国民政府实力不够,一谈就人心大乱,一谈就垮。”[4](P33)

整个“和谈倡议”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发动者都是年轻的中国留美学生群体,都是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高级知识分子,有些已经毕业在美谋得教职,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地位。

第二,发动者虽然身为留学生群体,但他们的政治倾向比较特别,他们既不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左派,也不是支持台湾当局的右派,政治倾向相对独立,但看到两岸分裂,愿意为两岸统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最终目标上实际与左派基本一致。

第三,发动者提出和谈倡议,纯乎于心,完全出于知识分子数千年来关心国事、勇于担当的道义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第四,发动者受到保钓运动的影响。保钓或“统运”的议题黏着两岸统一问题,因而对中国留学生群体有一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两岸统一问题成为留学生所关心政治问题的关键词。

最后,整个和谈运动的发动,为什么不是其他年代,而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与整个大的历史背景有关。除了保钓,当时的中美关系有所缓和,同时一些地区性的冲突也有缓和的迹象。1972年7月4日,南北朝鲜同时分别在汉城和平壤宣布了划时代的和平统一朝鲜的《联合公报》,同一天,北朝鲜金日成在接见南朝鲜李厚洛时提出关于和平统一其祖国的三项原则:1、反对外来势力的干涉,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自主地解决统一问题。2、超越思想、信念和制度的不同,促成民族大团结。3、以和平方法来实现统一,双方都不采取反对对方的武力行动。[12](P1)

1972年7月4日,南北朝鲜同时分别在汉城和平壤宣布了划时代的和平统一朝鲜的《联合公报》,同一天,北朝鲜金日成在接见南朝鲜李厚洛时提出关于和平统一其祖国的三项原则:1.反对外来势力的干涉,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自主地解决统一问题。2.超越思想、信念和制度的不同,促成民族大团结。3.以和平方法来实现统一,双方都不采取反对对方的武力行动。[5](P1)

东西德近两年展开谈判,“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用和谈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纷争?”[1](P133)

二、坚决反对“台独”势力

随着台湾国民党当局对待钓鱼台列屿问题上的软弱以及对于美国保钓群体的迫害、打击,广大爱国学生表示强烈反感。安娜堡国是大会上最后通过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用岛内著名统派人士陈映真的话说:“这是一九五O年在新帝国主义干涉下中国民族分裂对峙以来,第一个由海外爱国主义运动正式提出克服民族分裂构造,并呼唤民族的团结的先声。一直到今天,民族统一的言论与行动不曾中断,至最近的二OO五年三月《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我们的民族统一运动又进入新的阶段。但历史不曾忘记,海外的统一运动是钓运,早在一九七一年开始提出的。”[1](P6)

于是保钓左派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支持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保钓右派分道扬镳,保钓左派为了促进中国统一运动,通过播放反映祖国大陆建设成就电影;举办读书会、讨论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理论水平;走入华埠,进行宣传,打破为国民党当局所垄断的华人社会圈子等方式在北美大陆树立起了第一面祖国统一的旗帜。他们与保钓右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在自己编印的刊物上对右派进行“讨伐”。中国统一运动阶段促进了北美华人社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识和认同,促进了广大青年学生政治上的觉醒。

“中国统一运动”有很多与台独做斗争的事例。当时台独势力主要在日本,美国也逐渐沉渣泛起,保钓的对手除了美日、台湾当局的掣肘外,台独也是一大危害。台独反对保钓,在保钓和“统运”人士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宣传社会主义新中国时,台独人士就会跳出来“拆台”,于是面对面的直接反击就不可避免。比如,有一次台独人士洪哲胜到校园发表演说,当时台独势力也已经开始在各大校园中宣传他们的想法,他说台湾是一个没有主人的岛,根本就不是中国的,所以台湾人民要独立。结果“统运”人士林念生“站出来从历史角度反驳了他的论点,告诉他台湾是有主人的,主人就是中国。那天的会议既有国民党,也有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中国同学会成员参与。[6]

反对台独还有另一形式,就是在刊物中撰文进行反击。早在1970年12月26日出版的《大风杂志》,保钓健将龚忠武、徐笃、张系国和邵知本就发表《海外中国青年的呼吁》,坚决反对台湾独立运动,上文已做过论述。各种刊物中反对台独的文章非常多,比如《群报》就自认是《人民日报》(海外版),《钓鱼台快讯》《柏克莱快讯》《统一》《水牛》《西雅图通讯》《大风杂志》《华府春秋》《柏城青苗》等就有很多反对台独的文章,比如,1972年旅美台湾长老教会在纽约成立“台湾人民自决运动”的组织,长老教会的牧师们搞政治搞得太凶,引起人们的不满,外界的批评愈来愈多。1975年7月底宋泉盛牧师在纽约发表了“三段论”,他说:“人是政治动物”“教徒是人”,所以“教徒也是政治动物”,这种“三段论”,保钓健将张系国在《星岛》写了一篇《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予以批评。[1](P210)

1973年1月纽约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发行的《钓鱼台》杂志发表署名“草地人”的文章《唯毒论毒药》和署名“纽约钓运学习小组”的《对台湾独立运动的几点小意见》这两篇文章。前者将台独比喻成毒药,将独立组织者蛊惑人心的手段和心理剥离得一清二楚,指出唯独论者的本质:我们大略可以看出在卖“独立”膏药的江湖郎中,表面上只是迎合观众心理的机会主义者,为推销“毒力丸”而宣传广告“独立”是万能膏,实际上却是为了资产阶级和买办服务,他们的丸药没有科学和实践根据,不但治不好人,对受“毒蛇”危害的工农百姓,反而有延误时间伤害生命的危险。[1](P178)

三、对两岸统一问题的撰述:分析、预测与设计

《台湾的前途——中国统一》文章认为:台湾的前途在于走中国统一,实行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台湾历史背景的特殊,多年来受着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与大陆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宜立刻成为中国的一个普通行省,而应该以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下成为一个自治区。文章作者接着列出了台湾自治的主要方针:1.一切外国势力必须撤离台湾。2.以台湾工业为主体,成立自治政府,处理台湾地方自治事务。3.台湾农业向农业合作化及农业机械化方面前进。4.驱逐外资,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台湾工业经由公私合营逐步转变为集体所有制。5.重建台湾教育制度,以培养为人民服务而非为一己私利服务的知识分子队伍为目的。6.在实行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参考大陆各行省各自治区之经验,配合台湾地方情况,从事和平的、阶级的、持续的改革。7.消除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间之隔阂,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建设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而共同奋斗。[7](P9-10)《台湾人的感情必须被尊重》最先发表在1972年7月与保钓有关系的香港《七十年代》杂志,后为很多保钓刊物所转载。文章认为,在保钓运动进入第二阶段中国统一运动后,如何对“台独”进行打击,争取台湾岛内民众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支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首先,“由于蒋政权一贯的地域政策,造成社会上占了台湾居民百分之八十的台湾人普遍地受到歧视,他们被视为土头土脑,知识水平低,眼光短小,是次于‘外省人’的二等公民。政府内有实际权力的职位固然绝大部分由‘外省人’担任,即使少量的台湾人有机会参政亦无能为力或根本就成为‘外省人’政权的傀儡,未顾及绝大多数的台湾人的利益。”[7](P8)其次,本省人与外省人对台湾的感情有所不同。“台湾人(本省人)‘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对台湾有极其深厚甚至是‘与台湾共存亡’的情感。这种乡土的感情相信与台湾人聊过几句……都会感觉到的。他们对于台湾这块美土的歌颂的确出于内心,使人尊重和感动。‘外省人’对于台湾虽然亦相当关怀,,但是比起台湾人对台湾的感情却有些小巫见大巫了。在台湾人看来,‘外省人’对台湾的关怀只不过因为家里还在台湾与在台湾生长了二十多年而已,台湾若有动荡时,‘外省人’总是席卷而逃……”[7](P9)最后,“由于长时期蒋政权恐吓式的反共宣传与西方自由民主式的反华宣传在台湾人心目中所深深留下的对于中国的印象,以至他们对蒋政权固然痛恨,对中共及其社会制度亦没有太大的好感。”[7](P9)

《促进中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认为:“在海外展开促进中国统一运动,是有基础可持的。一年来保钓运动给中国统一运动做了一个很好的启蒙工作。钓运使台湾、香港受过长时期封建教育,反共教育,思想中浸淫着强烈的个人主义的留学生,从实际行动中,得到了政治觉醒,对国际、国内的政局有了正确的认识,促进中国统一,正是这个运动找寻出来的道路。这一支经过政治武装的队伍,是一定要挺身出来作中国统一运动的主力军。促进中国统一,是一个长期性的运动,其目的不仅在促成台湾之归还祖国,而且在促成台湾同胞在正常、渐近的环境中,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进入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要完成这个理想,我们在海外,一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要有出来做主力军的勇气,但是一定要打破知识分子唯我独尊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有决心同时也要有细细展开工作的耐心,立场鲜明不移,但作风要谦和近人,对于被蒙骗的国民党人,我们要原谅他们,对于情绪上抗暴反蒋而主张台湾独立的人士,我们要了解他们,同情他们和耐心地说服他们,要把统一运动从学生中普及到华侨界中去,从美国普及到全世界各角落去。血浓于水,中国的问题,唯有靠中国人的民族感情才能圆满、合理地解决。”[8](P1)

谈统一应强调:“统一不仅是为了祖国,也是为了台湾通报及大家的下一代,如果我们忽略了上述论点,那就近乎是舍本逐末,脱离群众了(群众就是台湾人民),我们更应知道,祖国与台湾,除了海峡的空间距离外,还有二十多年时间上的距离,她对台湾人民是不可能比我们更了解的,一座由祖国通往台湾的感情桥梁该由谁来造呢?舍我们其谁?”[9](P3-4)文章郑重向保钓统运组织呼吁:“我们应‘主动地’——让我重复这三个字‘主动地’设法亲近周围的台籍同学、同事们,我们应倾听他们心中的愤懑与不平,以兄弟骨肉般的感情去了解他们,也设法让他们了解我们及祖国,只要我们谦虚、坦白、诚恳地伸出手来,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彼此消除隔阂,建立友谊,恢复相互间的信任并不是困难的。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一步一步地努力做去,那就是为祖国的统一工作,实际地尽一份力了。”[9](P4)

水牛编辑委员会出版1973年4月《水牛》第19期发表“社论”《我们对中国统一、台湾解放与和平谈判的看法》,文章认为,台湾解放或中国统一的体现,不外乎下列三种方式:(一)台湾人民在岛内推翻蒋介石集团;(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歼灭蒋介石集团;(三)经由和平谈判使蒋介石集团放弃政权。但蒋介石集团有40多年的反动统治经验,有庞大的军队、警察、特务力量,也实际地控制着台湾每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新闻传播与教育机构,这种情况下要从岛内推翻蒋介石集团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台湾人民推翻蒋介石集团必然要在长时期以后才可能实现。台湾人民所受的压迫也就必然要延长,假如解放军在此期间渡海攻台,台湾人民就必然承受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基于以上原因,“和平谈判时解放台湾、统一中国的最为可取的方式。”理由有二,一个是近两年来,中国在外交上获得了巨大的进展。世界上已经有88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联合公报》《中日联合声明》以及基辛格访华后的会谈公报的发表,蒋介石集团陷入了越来越孤立的境地。另一方面,台湾岛内的情形也发生了若干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已经有了初步的政治觉醒,有一部分人甚至敢于表示对和平统一中国的愿望,显示了蒋介石集团多年来的反共恐共教育与新闻封锁已经渐失效力。同时,台湾的物价最近一再上涨,使蒋介石集团一向赖以自保与自慰的“繁荣与安全”也遭到了严重挑战。

面对这样的局面,海外留学生应该怎么做呢?“在海外发挥舆论的力量,设法使岛内人民明了蒋介石集团的本质与大陆人民生活的真相,甚至是回到台湾进行斗争,都是可行的途径。无论我们个人的环境与决心使我们选择哪一条,只要我们把台湾劳动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牢记大陆上七亿人民与台湾人民血肉相连的手足情分,我们就必能对台湾解放、中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做出一分贡献。”[10](P3)

四、结语

20世纪70年代风云际会,中国留美学生群体恰逢世界形势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产生,如台湾当局被逐出联合国,日美私相授受中国领土钓鱼岛激发了海外中国留学生影响深远的保钓运动。当然,进入中期以后,一些区域性国家如两韩、两德在迈向统一的道路上至少展现了一个开头,这对留学生群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在两岸统一议题上提出了“和谈倡议”,虽然并没有引起台湾当局足够的重视,但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们还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对两岸统一通过撰文进行分析、预测和设计。“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做到了他们能够做到的一切,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在两岸统一问题上的贡献!

[1]龚忠武、王晓波、林盛中等.春雷之后(一)[M].台北:人间出版社,2006.

[2]和谈要以台湾人民的解放为目的[Z].石溪通讯,1973 (18).

[3]与周总理会谈记[Z].柏克莱快讯,1973(15).

[4]与沈君山谈台湾前途[Z].华府春秋,1974(19).

[5]从南北朝鲜协定谈中国和平统一[N].群报,1972(2).

[6]林念生访谈[EB/OL].[2016-4-20]http://166.111.120.21: 4237/UserCenter/usercenter?nodeid=20120417194544&quer ytype=3&viewjbid=55555555555555&treeid=20120425082557 &bibid=30030545600000&deptid=00000000000000.

[7]和谈要以台湾人民的解放为目的[Z].西雅图通讯,1972 (10).

[8]促进中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Z].纽约钓鱼台月刊,1972(1).

[9]及人.统一问题之我见[J].华府春秋,1972(3).

[10]我们对中国统一、台湾解放与和平谈判的看法[Z].水牛,1973(19).

[责任编辑王占峰]

K265

A

2095-0438(2016)09-0110-05

2016-05-03

刘玉山(1979-),男,龙岩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钓鱼岛相关问题。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20世纪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群体研究”(FJJKCGZ15-00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和谈台独统一
斥“台独”狂人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中美会谈与越美和谈——兼论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越三角关系(1971—1972)
降低标准 ——帕特里克(美国)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