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16-04-13 22:40:05付文超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城镇化职业农村

付文超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付文超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为了促进劳动力顺利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为重中之重。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存在的问题,转变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健全相关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等发展策略刻不容缓。

新型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相较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再盲目追求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要求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就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无论是实现人的城镇化还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都离不开对人的教育,而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正是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不再盲目追求城镇人口、城镇数量的增加,而是更加注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却不能完全担负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合理的转移剩余劳动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任,自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普及高中政策的逐步实施,将会极大地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率,这就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从自身找原因,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勇于面对这些挑战,并不断战胜这些挑战。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受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广大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许多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为自己脸上争光。其次,广大农民一辈子呆在农村,比较向往城市生活,认为农村教育质量比城市差,希望下一代能够摆脱务农的命运,而摆脱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升学考上不错的大学,从而留在城市,如此比较农村职业教育就逊色得多,虽然农村职业教育一部分是面向城镇就业的,但主要还是为农村服务的,而且其就业率也是人们担心的一个问题。

(二)农村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师资力量不足。首先,专业设置不合理。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经济特色各不相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其专业设置也应该因地制宜,与当地的经济结构相挂钩,顺应市场的需求。其次,教学目标偏向升学率。当前多数职业教育学校偏重学生理论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其动手实践能力,把教学目标放在学生的升学率上,背离了职业学校办学的初衷。最后,师资力量匮乏。农村职育学校出现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现象,文化课方面的教师比较多,但真正拥有技术方面的教师却很少,缺少工作实践经验和技术指导能力,同时教师再学习机会少,培训形式也比较单一,很难达到教学实践的目标。

(三)国家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出台了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但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健全。首先,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权的问题,责任由谁担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其次,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得不到人们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就业准入制度的不健全,如果就业本身不需要职业资格准入的话,那么那些拥有职业资格准入的人就毫无优势可言,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一)转变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农村职业教育,指出在当前建设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转变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错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结合市场上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及其就业发展空间,通过具体实例、成功案例,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农村职业教育的优越性。

在宣传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同时,还应从农民所得的切实利益出发,以最通俗直观的形式让农民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从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转型中占据重要位置,但仅靠这些还是很难打动农民的,只有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从农民最关注的根本利益出发,如增加其就业空间、收入等入手才是吸引农民最有效的手段。

(二)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首先,设置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结构。农村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置应该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色、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空间出发,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同时经常与经济部门和劳动市场部门相联系,关注劳动就业的趋势,了解市场对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情况,及时地顺应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使得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能够真正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其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政府与学校应认识到建立实训基地的重要性,筹资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落实。农村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对于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训练场所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农村职业教育中来,让学生可以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积极举措,鼓励优秀职业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针对农村职业学校师资力量不均的状况,可以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优秀的技术人员或者专家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聘教师,来弥补农村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师不足的情况。同时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要进行不定期培训,允许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到城市职业学校交流学习,提高职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

(三)健全相关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国家应不断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明确各行各业就业准入标准,只有拥有职业资格证的人才能够进入市场,这样就会将职业资格证与就业相挂钩,让大家自觉加入到职业教育培训中去。针对有的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求职者是否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是否拥有职业资格证,都给予录取的情况,必须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对于违反就业准入制度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

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补偿机制。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经济水平比较低的弱势群体,同时在教育成本方面,职业教育要明显高于普通教育,要想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补偿机制,减轻求学者的经济负担。政府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必须起带头作用,对农村职业教育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但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是不够的,还应拓宽投资渠道。企业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收益者,应该具有分担农村职业教育成本的义务,国家应制定法律法规对企业征收一定的职业教育税,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成本补偿。

[1]崔国富.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视域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于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3]徐晔.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4]吕然.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新使命[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刘金荣]

G451

A

2095-0438(2016)09-0028-02

2016-05-09

付文超(1990-),女,山东高密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级课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定位与发展策略”(xhmks160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城镇化职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