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2016-04-13 22:14邹剑
山西农经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政治

□邹剑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邹剑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无时无刻体现在我们身边,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互联网+传统行业”新概念的提出对传统行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其中“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逐步体现在各大高校中,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非常看好,也十分积极的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对大学生的教育水平。而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高90后思想政治的教育,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引导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成为了关键,因此这种新模式下的思想教育的方法是我们要思考的的新问题。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了网络教育的建设,多次强调将网络技术应用在教育上。这次“互联网+”的模式充分启发了高校在教育上对习总书记的响应。“互联网+教育”不仅使得各大创业公司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启迪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的教育。本文侧重互联网在政治教育上的发展和改革,从现有的政治教育形势出发,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方法,并对这种方法的发展和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 当今社会高校中思政教育的现状

思政教育在很久以前就纳入对大学生的培养,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状态,正确的三观以及对中国历史路线的理解提供帮助和学习,培养出一个具有独立健全人格的当代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高校的思政教育,在大部分大学生看来似乎不痛不痒,毫无学习的意义,有这样想法的大学生就危险了,他们没有意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很容易被一些腐败的西方文化所影响,高校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大学生们做出正确的指引,防止他们被西方不健康文化所感染,改革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课上生动讲述思想政治代替采用传统ppt教学,如此一来可以达到与学生互动的效果,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定期的邀请社会名人或公益人士,来学校开设演讲,演讲多以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思想建树的内容为主题,利用社会名人资源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2 “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概念提出和发展

近几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新思想新概念,集中思想便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各个传统行业。通俗来说,就是在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将形式搬到云平台上,用户通过网络或者手机APP进行使用达到信息分享的作用,不少创业公司也因此受到了启发,“互联网+教育培训”实现了网络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方便了一些利用零碎时间看书学习的上班族和学生,“互联网+物流”实现了网络下单网络销售。例如,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一些手机APP不仅实现了“互联网+”模式也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出行”实现了线上打的,租车等业务,广泛使用的APP有滴滴出行,易到APP等增加了用户出行的安全系数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生活。当然,高校教育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也不甘示弱,有了自己的新方向。高校教育中将“互联网+思政教育”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互联网+教育”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平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大学生思想人格等各方面的一个指引和确立。有助于大学生今后健全的人格发展,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安排的范围之内,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时间,利用网络媒体,手机移动互联网以及数字电视等网络综合资源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一个课外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丰富精神追求等。自“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提出,到最后在大部分高校普及“互联网+思政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最开始高校教育者对“互联网+教育”并不是很赞同,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激情就不高,更何况是在网络上自觉学习思想政治了。他们的观点不无道理,但追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于枯燥,使学生失去了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如果教育者在课堂上教育方式风趣,激起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互联网+教育模式会进行的更加顺利,也会发展的更加迅速。恰恰相反的是,当“互联网+教育”在高校中试行时,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良好反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更加主动学习了,主要是因为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同学们以一种好奇的态度看待这种模式的学习,同时互联网上也会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小游戏和小问答,让学习者学习起来更有挑战了。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高潮。

3 “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下的新思考

3.1 明确导向,凝聚引领

高校教育者不但要抓住课上的机会,充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适应当代“互联网+”的时代,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广泛使用的手机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开辟更多思想政治宣传平台。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有活力,不断增加学生的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牢牢把握对校园群体的思政教育主动权。做到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观点分明,旗帜鲜明。在教育学生思政思想的基础上,做到坚持线上和线下的同步交流,既要实现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又要起到线下对学生的督促作用。发挥教育者组织带头作用,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绿色的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线上交流学习的平台,只有在教育者的组织引领下才能明确学生的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完善的价值观。

3.2 创新实践,铺路搭桥

在“互联网+教育”的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到构建网络微课堂平台,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开放和共享。高校引入“互联网+”的模式目的就是要利用好互联网优势,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以教学为目的,促进学生“学习”自主化,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效率。

3.3 健全网络道德文化建设,完善法治文化教育

当今法治社会,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网络信息异常泛滥,不可避免的给大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网络本身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去利用它。很多不法分子会利用网络的广泛传播性,来传播一些污秽的,腐朽的思想,因此在推进“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网络道德文化的教育,加强法治文化的传播,让学生意识到法治社会下,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在高校的体现也是越来越明显,渗透到了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公众平台就是“互联网+”在高校作出的表现之一,大学生们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学习和传播了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微博,微信等手机移动互联网平台在学生中使用广泛,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优质内容为导向,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兴趣为立足点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在“互联网+校园”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全的独立人格、正确的三观的当代大学生。

[1]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114-119.

[2]王晓雪.“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 228-229.

1004-7026(2016)12-0098-02

G64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2.074

邹剑(1987.9-),男,汉族,江西省吉安市人,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与高校。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