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解晓悦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晋中030801)
新常态下如何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的思考
□陈 亮 解晓悦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晋中030801)
文章从生态文明建设、“四化同步”、城乡协调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格局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具体情况,分析了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从农产品质量、农业格局、职业农民、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互联网+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新常态;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新常态背景下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建设,以刺激现代农业迸发出更大活力。
“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推进,粮食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与农业比较效益低并存,大宗农产品过剩与健康绿色农产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深,这些阶段性特征倒逼我国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1.1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绿色是生产力,是发展的内容[2],是衡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标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型方向。农业生产本来就是一种绿化生态的过程,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是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的一道安全的“生态屏障”。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培养我国现代农民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而且还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新空间,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2 补齐现代化短板,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需要
我国农业发展虽然成绩显著,但并没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农业现代化水平远远落后其他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我国“四化同步”进程[3]。从总体上看,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仍不稳固,粗放发展仍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劳动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的短板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建设进程。新常态下,要补齐现代化短板,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必须正视现代农业发展短板,全面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生态保护良性循环。
1.3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两极化日趋严重、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教育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困难局面,加之,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农村,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全面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保证农民持续大幅增收、统筹城乡一体化是目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要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制约瓶颈,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加快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
1.4融入全球农业一体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当前,全球农业产业分工深入发展、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农业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国际市场,这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必须具备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吸取国外成熟的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设备,国家重点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缓解国内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业生产者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标准化生产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农药残留超标,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增加了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农产品生产分散经营,产销脱节,销售渠道狭窄,农民增收困难重重,常常遇到“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新科技的应用推广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妇女和老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农业科技应用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力的提高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政府对农业发展重视、支持力度较小,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发达国家差距略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较弱,财政、保险、法律等各项保证措施、制度尚未健全和完善,无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的严峻局面,农业可用耕地和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导致可耕地和水资源还将继续不断减少,我国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挑战。
新常态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培育绿色农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培育适合当地的特定环境的新型优质特色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提升农产品层次。按照高产、优质、安全、生态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化生产,加强产地环境保护,确保各类食品绿色有机无公害,不断满足人们从吃饱到吃得健康、生存到生态的多层次需求变化。健全农业生产投入机制,制定严格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大力推广病虫害生物绿色防治工程,实现农产品的绿色、生态、安全、无公害生产。建立安全追溯机制,落实生产经营者责任,发现问题从源头抓起,杜绝产品生产安全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上保证人民的饮食健康[4]。
3.2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
坚持用养结合,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采用间套轮作、保护性耕作、粮草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方式,促进种地养地结合[5]。立足资源禀赋,调整农业结构,满足农业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的需求。夯实第一产业发展基础,根据农业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形成区域化、差异化、规模化种植品种布局,积极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种养业,主动向二、三产业延伸、融合。推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化,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吃干榨净”,实现多层次的加工增值,不断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
3.3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加大力度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立专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农业技术推广,通过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网点,将已有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改进,推广农户的生产作业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鼓励农村中的龙头企业和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建立专业的专家工作小组或科技服务中心,以企业研发带动农业创新,进而推广到条件合适的农村,促进当地农业向新台阶发展。鼓励和发展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机构,注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让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3.4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政府因地制宜的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确保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力支持和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特点发展绿色、特色、生态循环农业,增加对其技术、资金、人才的有效供给,切实落实好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创新工作。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现代农业的金融保险支持体系,制定专项的信贷扶持政策,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绿色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提高信贷、保险为我国农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3.5 完善农业法律体系,促进制度改革与创新
制定和颁布相应的现代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配套细则,正确处理好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的关系。积极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科学合理的绿色发展新理念,改变以往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方式,创新“绿色+特色”的发展新模式,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承包;加强征用土地监管力度,提高开发用地的征用标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在坚持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探索农村土地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引进市场机制,实现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3.6 借力“互联网+”,努力打造“智慧农业”
借力“互联网+”,充分运用各种网络平台,积极宣传农业绿色发展新理念,提高农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快培育出一批具备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农人”;推进美丽农村建设,加速“硬件”配置,不断完善农村网络平台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相配套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技术与农业结合,创新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农业生产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打通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
3.7 抓住对外开放机遇,加快与国际现代农业接轨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不断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现代农业接轨[6]。在引进和借鉴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经验过程中,要逐步吸引国外资本、吸收先进技术与经验、吸纳人才,在保护本国产业、农民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进口优先序,适当进口国内紧缺的农产品,满足国内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在鼓励农业走出国门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好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同沿线国家的农业交流合作,鼓励优势农产品输出,大力培育和发展大型的跨国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创汇增收。
[1]张红宇.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6-16.
[2]韩长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6):9-11.
[3]周振,孔祥智.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5(10):9-26.
[4]周亚芹,张春.加快推进吉林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新举措[J].中国农业信息,2013(3):44-46.
[5]韩长赋.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J].农民科技培训,2016(1):27-29.
[6]汪洋.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机科技推广,2015(11):4-6.
1004-7026(2016)09-0033-03
F32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9.021
陈亮(1988.12-),男,在读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解晓悦(1966.6-),女,副教授,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