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涛
何“趣”何从
——浅谈高中历史学习失“趣”的原因及对策
⌾ 张涛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在历史教学的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历史学习失“趣”了。学生为什么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这与学生课外生活、历史课堂、历史教科书、考试模式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些是我们找回历史学习兴趣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兴趣;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伟大发明和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学习的根本动力。许多中学生学不好历史这门功课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对历史学习兴趣不大,甚至毫无兴趣。没有了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缺少了学习的热情。许多学生学习历史完全是被动的,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可能将历史书束之高阁,特别是在高中这样学习繁忙的阶段。历史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真的这么无趣吗?我个人认为不是。那么,造成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这些都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当前的教育模式仍然是陈旧的,虽然政府和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减负,为此政府教育部门还颁布了相关的文件。社会的学风如何、学校的贯彻如何。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江苏省颁布的“五严”规定,它的效果可以说是昙花一现。正因为这些贯彻执行不力,我们现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仍然过于单一,换句话说是教育的实质没有多大的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挥之不去,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扼杀了许多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当然这不仅仅是历史学科面临的问题,而是当前中学各学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但这一个问题在包括历史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中似乎显得更加突出一些。“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响彻大江南北好多年,但是,整体的教育模式没有改变,教育模式的应试化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与内容过于单一和陈旧,这些都会大大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爱好的培养和提高。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中学的历史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许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课本的内容安排由原来的通史排版变为专题史排版,整体的内容从量上讲少了很多,但从质上讲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枯燥、平淡,既缺乏对历史细节和过程的生动描述又没有文采。特别是高中历史教科书过分重视对历史背景、历史意义、成败原因和评价、影响等相对抽象的问题的分析和阐述了,这是造成一些学生一上了高中便不再喜欢学历史了的又一重要原因。当然高中历史更多强调历史的抽象性,更注重学生抽象历史观的培养,但这也需要具体历史过程的铺垫和烘托。高中生比初中生具有了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抽象思维能力更强的成年人也还是对生动、具体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细节更感兴趣,更别提那些年龄只有十几岁的高中生了。
一堂生动的、高效的历史课不是停留在这节课课堂上是否热闹,是否在课件上展示了图片、视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在的教学手段先进了,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热情,课堂上用课件展示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这样看来学生应该是喜爱上了历史了。不然,课堂上多了几份热闹,学生把历史课堂当成了娱乐课、休闲课。因为现在的教学模式仍然老套,虽然是多媒体教学,但大部分老师还是满堂灌,即使老师提些问题,下面也是鸦雀无声,为了不浪费课堂时间,老师只能自问自答,整节课下来就是枯燥无味的。这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通病,特别是在家长、学生、学校平时不是太重视的情况下,更是显得苍白无力。我在教学时也遇到这些情况,于是我用了一节课进行民意调查:“你们认为历史课怎 样上更有趣、更有效。”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整节课都看历史视频”,“老师直接画小高考要考的知识点,我们背”,“老师历史这门课很简单,你少讲点,留点时间我们做其他作业”……听了同学们的意见我课后进行了反思,历史课堂不是简简单单传授历史知识,而是要在学生能够问道历史“味”的基础上产生更大的“乐趣”这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
从学习历史之本、应试教育模式、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以及历史课堂模式来剖析历史学习的失“趣”,我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希望我们的历史教与学能够“趣”之不尽。
1.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丰富他们的历史情感 暑假了,学生不一定希望做太多的作业。我们可以推荐“百家讲坛”、新三国电视剧给他们看,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更重要是让他们从教授讲解历史和历史电视中感受历史的真谛,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培养自己历史情感。
2.学在课堂转变为学在社会 历史课堂固然能传播历史知识,如果我们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烈士纪念馆、历史名迹,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是否能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乐趣呢。我们学校历史科目开展校本课程——泰兴红色之旅,并且带领学生参观了泰兴烈士纪念观、黄桥烈士纪念碑。这些活动无疑都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探索课堂新模式——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这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落到实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应允而生。它的基本模式如下:课前预习——课堂解疑——合作探究——课堂检测。重点为课堂合作探究,主要由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另外,还有一些模式,老师放开课堂的空间,由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老师只是课堂的指挥棒,为学生引导方向。
4.优化“指挥棒” 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用自己的博学的知识、出众的口才去感染课堂,感化学生,让自己成为他们的崇拜者。这样老师教的这门学科,学生怎么可能没有兴趣去听、去学呢。有这样一句话;“学生尊敬老师不是因为老师的严厉而是被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折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历史奥秘,乐在其中。我想这样我们的历史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将更能达到新课程改革所预期的目标。
江苏省泰兴中学 22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