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峰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鄂托克旗支行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100)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研究与建设
□杨永峰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鄂托克旗支行内蒙古鄂尔多斯016100)
在引进碳金融业务后,商业银行的又出现了更多的风险特点。碳金融信用风险不对称特点以及收益更加明显,信息不对称影响明显,市场价格波动也给碳金融带来了很多的风险,国家开展碳排放政策的改变也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受到牵连。
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4.053
从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起始,研究在加入碳金融业务后风险的改变以及特点,进而分析政策风险以及项目风险特点。面对这些风险,探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
1.1碳金融风险及其特点
碳金融信用风险的获益以及风险不对称特点更加明显,通常来说,评估信用风险的特点就要关注其风险概率分布。信用风险的分布内容是具有不对称特点的。信用风险指的就是被信人违反了归还债务的诺言,或是衍生事物里由于协议分割财产而出现,这种诺言一般都是提前布置好的价格。对授信人来讲,获益上限是一定的,不会和市场价格变动那样出现变动。然而因为被信人违反诺言的可能出现,授信人获益是不存在下限的,可能出现损失。所以,信用风险对于投资者获得的利益分布是不对称的。
1.2信息不对称在碳金融风险里影响更明显
学者认为,假如交易两方交易信息不对称,就能引起事发前的“反向选择”以及事发后的“道德风险”。在进行商业银行授信时,借款者对自己的信息了解和贷款风险有更加详细的信息。在商业银行和借款者在签订时由于不对称的信息就极有可能发生“反向选择”。在签订贷款协议后,商业银行又对贷款金额的使用状况以及使用项目的风险和获益的信息熟知更加少于借款者,又因为商业银行在成本影响以及事后监管成本过高等影响,就会导致借款企业发生“道德风险”。这就致使信贷资产出现亏损。基于CDM项目风险巨大,商业银行在进行碳金融业务中更加偏向“反向选择”,目前仅有部分银行进行CDM信贷业务是“反向选择”的实际体现。
2.1建设全面有效的碳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风险预警就是在事前检测得以发掘风险发生前的预警信号,采用定量的方法,过早的发现风险的类型、原因和变化程度,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预防、或者化解风险。合理的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化解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碳金融业务应该建设风险预警体系。全方位有用的预警体系对帮助端正碳金融业务获益以及风险的不对称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大大降低“道德风险”以及“反向选择”。预警体系有助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的预防,进而降低“反向选择”。预警体系能够发现被信方可能发生的风险,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
2.2建设健全尽职的碳金融风险管理框架
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是保证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内部风险的管理的有效开展。在面对新风险中,我国商业银行要依据现代商业银行标明的风险管理一致性、垂直性等特点,建设相互独立、分布管理的风险框架。商业银行要改变目前的风险分以及管理状况,使企业高层开设的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管理目标,确立公司的风险管理决策;风险管理委员会是执行部门,开展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业务框架建构和全部风险的预测,保证风险部门的调节、以及执行;上级的风险管理加强对下层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人员的考核。面对碳金融业务的特点,在碳金融业务不断发展中,商业银行可以开设碳金融风险管理委员会。这大大促进商业银行总的风险管理进程中对碳金融风险管理的兼顾的性能。
2.3建设合理有效的碳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科学、合理的碳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是风险管理开展的必要保证,是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重点内容。
碳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包含实行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等。在建设商业银行的监视体系时,要重点关注项目监测体系的建立,了解CDM机制不断调节信息;在建设商业银行机制中,需要建设商业银行面对气候变化内容动态追踪体系,及时追踪自行减排市场的方法分析;在建设商业银行管理体系时,严重思考商业结构调节举措用来面对气候变化,建设对改善社会环境的体系。在建和商业银行投资品开发体系中,要重点考虑开发气候变化的产品。
建设更加具体的碳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碳金融风险管理框架,设置科学的碳金融管理体系,建设先进碳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稳固的碳金融风险内部评估机制、严苛的碳金融风险管理责任追究体系。
1004-7026(2016)04-0073-01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