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形成机制研究

2016-04-13 17:01朱前婷
山西农经 2016年2期
关键词:群体心理大学生

□朱前婷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晋中030801)

农业院校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形成机制研究

□朱前婷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晋中030801)

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一阶段正是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大学生要摆脱之前十二年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也要不断克服在新的氛围里面临的种种困难,还要为踏入社会做到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挑战。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形成对其各自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完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在当下所处时代中,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形成机制,并通过对形成原因的探讨得出更好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群体心理;形成机制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2.01

目前,在校大学生为90后,这一代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颇有成效后的几年,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段从小接受与父辈完全不一样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受国际影响,并完全经历了互联网浪潮的发展及普及。正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迅速发展,当前在校大学生拥有更宽广的眼界,个性独立并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就这一群体而言,群体心理形成及其特征明显,下文将作出讨论。

1 大学生群体心理形成及表现

尽管现今大学生个性鲜明,但也不乏其共同的心理表现,这一群体受互联网思维、经济社会的影响表现出共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一大波论坛、交友软件、信息传播应用等,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被扩大,进而共同促进了群体心理的形成。当学生作为个体处于群体中时,较多的声音会影响其独立判断的能力,无论是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学生特立独行的能力在群体面前都受限。从网络用语以及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上来讲,大学生表现更优秀,而从接受现实接受打击的能力上来看,大学生表现比较糟糕,这是群体表现中比较明显的地方,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1.1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与现实残酷的矛盾

社会的不断发展,创业风、科技风的不断涌现都为大学生能力的展示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更多的机遇和更多的挑战都激发了大学生不断奋进的决心。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期许颇高,无数成功人士的影响也使其信心大增,但成长于书本的象牙塔中,自我设想难免脱离实际。面对更活跃的社团活动,更创新的想法涌入头脑,但同时也来自同龄人的更多压力,总有人更优秀,两相对比中容易产生挫败的心理,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受到外界影响就脱离了原本自己设想的轨道。

另一方面,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凸显,在学校中从成绩中、社团中、比赛中得到的信心在面对职业应聘中都受到了无形的打击,热门就业岗位的竞争很激烈,转而去奋战公务员考试的也面对着无数对手,研究生招生名额的推荐也大大加剧了竞争,无论哪条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走的比较艰辛。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大学毕业这一阶段受到最大的挑战,或许还没准备好进入社会,或许职业的选择不尽人意,或许和预期的目标相差胜远,诸多原因都表示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所展现出来的群体心理——目标高,难实现,大学生不可避免的焦躁和彷徨。

1.2追求独立与依靠父母的矛盾

大学生在校绝大多数在校住宿,远离了父母。距离上的远离也促进了大学生追求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处理衣食住行,独立的上课考试,这是心理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自主处理问题促使大学生成长,但又困于由父母提供生活费的现状,与追求个人独立造成矛盾。近年来,各大高校、课程等进行了针对大学生的各种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但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仍需要向父母提出要求。尽管理性消费者占了绝大部分,但94%的大学生生活费来源都由父母提供,大一大二新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更高,应届毕业生由于刚开始工作面临租房等产生的费用也需要得到父母支援。一些接受调查的学生表示,想要靠自己努力,争取不依靠父母,但往往较难持续性的实现。由此看来,大学生虽有经济独立意识,但受各方面影响较难实现,这样的矛盾是大学生群体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便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也并不影响我们对当下大学生有所期待,思维的转变会不断促进行为的改进。

1.3小摩擦中不断进步

由于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背景不同,加之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中颇受困惑。和舍友的摩擦不会各自退后一步,和同学的观点相左也争锋不让都导致了不同的烦恼,尽管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但从小独生子女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一时也难以控制,相对的缺乏理解和尊重。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大学生在人文关怀、志愿者服务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热情,公益事业在大学里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一过程独立的大学生也正在循序渐进的学会与人相处。四年时间,每个学生回头看大学最初,必然能看到自己的改变和进步。

1.4想法诸多与抗压能力弱的矛盾

市场经济下,和70、80后理想的明显不同就表明了当今大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推崇创新,热爱创业,接受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更多方式表达自己想法并去付诸实践。目前,国家也在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综合来看,尽管大学生拥有想法,但当他们面临失败后将承受很大的打击。这不仅和从小接受的过多关爱有关,也和他们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有关。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无限可能带来的商机激发着他们,但对风险分析不够,当失败来临时更容易遭受打击。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因大学时段的荒废、成绩差所困扰,极端者更是采取了偏激的方式,这一小部分的人群正是大学生抗压能力弱的极端表现。而一旦培养好的抗压能力,收获的将是宝藏。

以上就是对大学生群体心理表现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主要基于时代背景,其中不乏好的品质值得鼓励发展,也有一些特性需要大学教育进行引导。当下大学生性格岁各具特色但也有其共性,应适时分析,针对大学生群体心理采取不同的培养、引导方案,为其将来的发展从心理上、生理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如何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正确排解心理问题

大学生个体处于这个大的群体中,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活动。对于一个班级一个学院来讲,某种程度上组成了集体,集体作为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其对成员个人的成长具有显著的意义。故可通过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联系进行引导,鉴于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要考虑其对个体心理的制约作用。

第一,要从校园氛围入手,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要积极健康,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会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杜绝多方面的诱惑。当学习氛围盛行,在网络上消耗的时间就会自然而然减少。通过多样的宣传手段,丰富的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健康生活、学习。各二级学院也需营造自身学院的氛围,这样进一步的加强正的群体效应,发挥更大的能力帮助个体发展。第二,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尽早纠正,心理问题发现越早恢复的将越快。第三,通过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由于处在当下的社会压力下,单凭他人的帮助效果远远不够,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阻止心理问题的产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是最有效的方法,包括人际关系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我压力释放的培养都能使学生自己化解压力。第四,建立完善的咨询体系,往往学生迷茫最初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的环境中,良好的心理将帮助学生承受挫折、抵制诱惑、走向成功。每所大学都应重视群体心理、个体心理,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实况,并进行引导,大学生也要不断健全自身,努力向未来出发。

1004-7026(2016)02-0003-02中国图书分类号:G645.5;C912.1

A

朱前婷(1991-),女,山西吕梁人,山西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群体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心理感受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