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翠霞 戴 艳 吴向炜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传统图形融入高校VI设计教学的实践探索
□韩翠霞 戴 艳 吴向炜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VI设计课程是一门的综合性很强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主干课程。笔者尝试将传统图形元素与现代VI课程教学相结合,论述如何引导学生设计构思,提炼出能代表区域特色的视觉元素,并形成某一品牌VI设计形象系统的设计思路。促使传统图形在现代VI设计中充分渗透和融合,促使传统文化精髓得以升华,促使VI设计更具文化性,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促进民族品牌的再生。
传统图形;教学;VI设计
VI设计课程是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讲授现代社会经济实体对内外形象运作基本理论体系的课程。通过讲授机构形象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与依据不同企业如何设计其相应的应用要素。使得学生具备对于所学的“图形设计”、“标志设计”等先修课程进行实际综合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与社会课题接轨的实践的能力,为以后的具体设计工作服务,课程进行过程中适时将传统图形有机地融入VI设计的教学之中。
第一阶段:对VI设计理论知识的讲解,包含基础理论知识,核心系统、应用系统,案例分析等等,在VI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优秀案例分析,使学生直观认识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及主要作用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全面的认识并在案例分析一部分着重分析VI设计作品中汲取传统图形的优秀案例。
第二阶段:结合实际项目设计实践。提供2个有地域特色的实际项目,或者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家乡的实际项目进行设计构思,加入传统图形元素,在涉及地域范围内广泛收集传统文化素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养分,体现地域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形式化设计,深入的探究VI设计的理念和系统,更加符合服务机构的需求及独特性,为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不在是让最终的设计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应用到社会,让作业变成作品。
第三阶段:以运用传统图形,体现地域特色为核心教学理念,以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核心系统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制作设计工作计划,调研各自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VI主要应用范围。小组成员都具体负责一部分调研及设计,组长负责汇总整理,每人都有具体分工,这样既能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又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最终完成VI手册。结合项目给学生布置调研的内容与方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发表,同学之间讨论,老师给出评价,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同时锻炼学生的个人沟通能力。
2.1 “取其形”——形式美感的塑造
在VI设计中,引导学生掌握标志尤其是辅助图形形式美感的塑造极其重要,形式美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考虑设计的图形它适不适合这个机构形象,一个图形有美感才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在课程伊始,标志的提炼和塑造时,可对传统图形的再造和创新,第一步是要将传统的图案纹样进行打散,提炼其中的元素,将其通过分解、变形、夸张等手法,从一个新的创意点出发,将元素进行重组设计。这样既传承了传统图案,也是另一个传统图案的新生。尤其设计辅助图形时是从经典图案中提取某一部分元素,然后进行了重组。再经过变形,旋转,复制等手法经行变换,最终演化成新的图形。
2.2 “赋其色”色彩语言的体现
色彩是视觉识别系统的第一元素,不但可以提升品牌形象,而且可以推动大众的消费欲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色彩是传播品牌内涵的介质,只有消费者觉得好看的色彩才最能表现出品牌的文化内涵。色彩能表达丰富的情感,也能传达可靠的信息。从不同民族地域独特传统文化载体中提取色彩,将提取出的色彩搭配。提炼传统色彩,不仅可以让产品在市场中标新立异,而且也可以将传统元素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2.3 “延其意”意韵传承的表达
传统图形的魅力就在于它背后所蕴藏的寓意,不仅仅是外表所看到的形式美感,还有它背后所蕴藏的内涵,发挥其内外美的结合,表达其内在的民族文化精神每一种图形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在历史的改革和变迁中,这些美好的符号还是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承载精神生活,表达内心情感的一个载体,也成为标志设计的来源,以民族的精神文化为出发点,从中提取设计元素,表达美好愿景及和无限的希望,体现着永不衰败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VI设计无穷无尽的灵感艺术源泉,能使得企业形象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VI设计的图案与地域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相结合,更能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民族性设计。综上所述,通过调研分析。在课程中加入传统图形的运用,并对传统图形进行“形”“色”“意”三方面的艺术探究,提取传统元素并加之以创新,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赋予品牌之中,在VI设计中显现出属于品牌的独特魅力,使其文化特色被更多人所熟知与认可,进一步的发展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004-7026(2016)17-0059-01
J52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7.048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自筹经费项目《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与利用研究》(项目批准号SZ16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韩翠霞(1984-),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硕士研究生,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戴 燕(1976-),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硕士研究生,衡水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吴向炜(1982-),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硕士研究生,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