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研究

2016-04-13 16:06吴立伟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吴立伟

(齐鲁师范学院 团委,山东 济南2500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研究

吴立伟

(齐鲁师范学院 团委,山东 济南2500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最高价值引领,体现在个体大学生的层面上表现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校园文化建设统领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实践中。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契合关系及高校校园文化现状,深入探究出现问题及成因,通过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载体、借助新媒体环境育人途径、发挥精神文化的作用等视角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最新概括,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将在思想上引领我们走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和源泉,决定着高校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征。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主要通过办学理念、校风学风、价值取向、学校愿景等体现出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紧密关系

(一)在理论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都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不同层面的不同要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又是推动中国特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落实国家“五位一体”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高校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是由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综合体。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目标、人文精神、德育地位、校风学风等要素,同时影响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要素。校园文化以精神文化要素为主要表现形式和战略定位,精神文化建设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中心举措。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相关。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是一种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提出的人文精神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精神为统领,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表现,同时也是自然人的动力问题。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都属于文化建设范畴,从作用、功能、特点、实质等方面都有统一可能性。在世界文化热潮环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理论上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实践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则统领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研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二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实践方面:在功能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都具有价值导向和凝聚功能,作为精

神文化的主要功能,与物质文化相比,二者都具有核心和决定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国情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本质特征,校园文化建设决定高校长远和全局发展。比如,山东大学的对外形象和本质特征是由它的校园精神文化决定并渗透到其他文化层次中。山东大学的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都与别的学校有相似之处,唯独校园精神文化是不同的,这是山东大学的灵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通过凝聚全党全社会之力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中提出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作为全校师生认可、接受、相信的思想灵魂,能够起到旗帜导向和目标激励作用,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与合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并使其最终立于竞争不败之地。从立德树人角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承担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现代化建设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有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孕育和作用。这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一脉相承,并符合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国情和校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校园文化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高校主流校园文化积极健康,“失范”、“失序”现象时有发生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他们爱国、诚信、友善,个性张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是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范”、“失序”现象——价值导向混乱和冲突:比如在理想与信念追求上缺乏信仰和远大目标,内心空虚,价值观受到多元文化冲击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受经济全球化和就业竞争压力加剧影响,做事情急功急利,急躁、浮躁、烦躁、焦躁是不少在校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当然这同整个社会人们的表现也是一致的;在面对人生与社会挑战时受挫能力弱,心理素质不强,遇到事情首先考虑自己的尊严、面子和利益,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郁闷”、“我困惑”、“我痛苦”,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个人精神状态不高,幸福感下降,感觉永不满足,精神世界贫瘠,杂草丛生,精神受穷现象普遍存在;学习方面动力不足,考试不诚信等等。可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种种“失范”、“失序”现象,究其原因,与其长期得不到重视有直接关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高校规模扩张、建新校区等物质文化建设之间出现不平衡,重政绩、轻文化,最终导致校园人文精神环境弱化、人文素养缺失。

(二)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投入“失衡”,校园文化建设队伍不稳定

校园文化可以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校风学风等要素。以高校为例,校园文化建设部门主要有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管部门。其中,宣传部主要负责校园意识形态建设,学生工作部门主要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教育途径,也承担着部分建设任务。其余部门都归属于物质文化部门和制度文化部门。基建处、国资处就隶属于一所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部门。从校园文化建设参与机构数量看,存在明显偏少现象。如前所说,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其生存发展之灵魂,因为灵魂建设具有不可转让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其他物质文化要素和制度文化要素皆可复制和借鉴。由此可见,部门少、任务重,是当前校园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从经费投入看: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也存在明显投入不足,从思想政工作队伍建设状况、辅导员工作现状可见一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主要依靠“语言说教”,这与其核心地位严重脱节;此外,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具体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也是困扰其长期持续建设的另一难题。究其原因,与高校发展重科研、轻人文有关,高校片面认为学科建设决定其实力、排名和竞争力,不能从全局、长远角度看待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学校、教师、学生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共识。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是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又是信息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和竞争压力加剧,人们的短期功利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与市场经济本身的制度性和效益性密切相关。文化建设需要长期系统地推进、完善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所孕育出的竞争力是高校长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并且具有公认的对内价值凝聚力和对外价值影响力。综上分析,外部环境是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另一方面,全球性的文化热潮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发扬传统文化又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究其原因,既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又

有资本主义现代价值理念作用,还有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类美好未来指引,三者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的外部大环境。其现实情况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少、基础薄弱、凝聚力差,作为主流的、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话语权和主动权不足等等。这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现状是契合的、一致的,与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无暇顾及精神文化建设也是密切相关的。长此以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将会逐步加大,最终造成社会治理成本上升。

(四)重科研,轻人文,犹如人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最终影响前进的速度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属于生产力范畴并决定精神文化上层建筑。纵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难发现:普遍存在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现象。日常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为单纯追求效果,出现娱乐大众、博人眼球现象;校园文化具体组织规划部门行为缺乏长期性、系统性;校园文化创新性不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力缺乏;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被边缘化,成为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配合性工作;观念上认为大搞校园文化建设是小题大做,不必放在核心建设层面。以上现象,都是轻视学校人文环境的落后表现,都不是现代性的表现。另一方面,学校科研教学工作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快速发展,与落后的人文建设共同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严重影响前进的速度。体现在现实层面上则为:学术腐败层出不穷,科研论文剽窃、拿钱买论文、用钱买文凭大量存在,这些都是科研的发展脱离人文指导的结果。科学研究本身是不能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科研的发展需要不同于它本身的条件做指导,否则人们就会失去对它的控制,人文研究注重价值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规律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辩证看待二者关系。笔者之前所提到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种种“失范”、“失序”现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担当精神不足,归根到底都是校园人文环境弱化造成的,这是事情发展的本质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载体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应走在全社会的前列。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其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等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高校校风学风的提出(包括修改、完善)首先由全体师生参与讨论,通过发动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思考总结研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在思想上使全校师生认识校风学风建设与自我个体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个体表现与整体文化休戚相关、紧密相连。任何人都不能置之身外。校园文化建设是漫长的系统孕育过程;最后,校风学风提出之后要结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进一步凝聚共识,通过节日活动、主题日活动、升旗活动来打造校园文化,既要突出主旋律,又要具有趣味性、寓教于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各项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建设。总之,在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载体关系的同时,注重定位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核心作用,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形成共同愿景。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凝聚价值共识,加大校园文化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言语说教,而且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努力与参与,有关职能部门要善于借力、发挥合力,从人员参与上最大限度保证建设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物质载体要加大资金投入,定期更新,将后期治理成本主动前移,转变传统观念。对传统校园宣传栏、广播站等物质载体要采用先进的设备,保证宣传效果;新媒体要采用互动电子屏幕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在此,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建设路径,纵观世界500强企业,无不重视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它包括企业建筑及其造型、颜色、布局、生产的装备设施、厂舍的大小、车间的空间安排、花草树木的种植、职工的服饰、logo等等[2]。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越能产生强大的企业文化,越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越是注重企业物质文化的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要借鉴企业文化的模式,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

(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运用新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借助新媒体环境育人优势,形成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影响力的网络育人环境。一是主流意识形态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和主动权,通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网络校园文化宣传活动要具有

互动性和后续粘性,改变以往“你听我讲”、“你做我说”模式,增强活动的现场感、交互感和既视感,变灌输教育为渗透教育。三是加强网络育人环境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职业素养高的教育管理者队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第一时间掌握新媒体热词,积极影响和引导学生。像最近出现的:A4腰、老司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Papi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VR、撩妹、洪荒之力等都是出自新媒体,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学习,实现自身思想观念的变化,进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变化和趋势。四是建立红色网站、团支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习讨论办学理念、校风学风、价值目标、人文精神等内容,相关人员适时做好总结归纳和解释阐明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价值共识,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五是培养网络大V,积极传播正能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以微话题形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法治、诚信友善、生态环保等理念,将大道理化成小道理,让敬业诚信之花开遍校园每个角落。六是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重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功能,积极与网络运营商进行合作,形成网络舆情联动合力,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这就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一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要坚持长远性和全局性原则,并能为全体师生接受和认可,在可操作层面上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教风为例,要全力建成教师职称晋升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师德建设考核标准和要求,启动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以抓教风促学风。二是一手抓第一课堂,一手抓第二课堂。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唱响理论主旋律、占领实践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主动放下架子,善于接地气,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和实践唯物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生命、生存和生活,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全体师生头脑。第二课堂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通过现代高等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利用孔子学堂传统文化教育、升旗仪式爱国爱校教育、雷锋活动月敬业友善教育、周四政治学习思想引领教育、奖惩助贷感恩教育、依法治国法律法规教育等正能量教育,建设优良的校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总之,建设校园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校园文化又会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精神文化的作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借助新媒体环境载体,创新育人新途径,明确各项具体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价值引领。

[1]崔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8):87-89.

[2]孙叶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6):88-89.

(责任编辑:李娜)

2015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课题“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路径探究”(项目编号:SDYSB150322)阶段性成果、齐鲁师范学院2016年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向度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2016W0802)阶段性成果

G641

A

2095—7416(2016)05—0045—04

2016-08-22

吴立伟(1981-),男,山东临沂人,大学学历,齐鲁师范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