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雪
(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文化站重庆江津402293)
开展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依托
□李晓雪
(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文化站重庆江津402293)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文化站的工作者,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本文中论述了开展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依托。
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意义;依托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8.020
文化作为民族之根、兴国之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发挥着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我国是人口众多且幅员辽阔的大国,其中农村人口与范围占有总量过半的比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新农村建设是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指导下,有效发挥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长期处于被忽视、被淡忘的状态下,一直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文化站的工作者,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此与广大同行分享如下:
一方面,在与村干部交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村年轻人都出去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小孩,没人搞活动。”的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缺人已经成为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一个阻力。年轻人外出务工,有经济上的原因,但也不可忽视文化的因素。一个地方最吸引人的是其独特、魅力的文化个性。文化是向心力,凝聚力。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得好,能为当地留住人才,招来人才。因此,只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的教育发展,才能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以先进的科学知识为指导,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文化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们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基层文化活动不但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得花钱,导致各级政府部门不太重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他们一心抓好经济建设,在文化建设上面舍不得投入资金,舍不得投入人力,舍不得投入精力,造成文化设施短缺,群众文化活动匮乏,农民朋友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之余也只能搓搓麻将,打打扑克,助长了赌博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只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接受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改造社会风气,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逐步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方面,我们要依托远教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我们依托远教资源,把远程站点与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相结合,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新平台。形成多能、多效、多学用,全面、全新、全高质的基地培训格局,使广大农民群众学到了最新科技致富本领、党的惠民政策等理论知识,又丰富了农闲时的文化生活。同时,我们依托远教资源,还加大了乡土文化特色和农副产品的对外宣传,拓宽了本镇特色农副产品的销路,带动了相关文化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虽然我们镇农民朋友每年都获得土地上的丰收,不缺少城市的美味,但是内心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没有文化的生活,就不算生活的真正丰收。要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不仅仅是农业户口变成非农户口、从农舍搬进小区、由农田走进工厂,其本质的变化是观念和素质的变化。而引起素质变化的根本是文化的熏陶,文化具有缩小差异的潜力。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可用资源相对较少、农民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等现状,我们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整合利用阵地资源,以优秀、健康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市场;加强村文化活动室、农民大舞台、文化大院等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保障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让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多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缩小城乡文化差别,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实现和谐社会共建。
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维护和谐是基层工作的三项职能,服务居民不仅体现在抓民生、开展宣传教育,还要抓文化生活。因此,作为乡镇文化站的一线工作者,我们应该在工作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确把握群众需求,把活跃群众文化活动放在重要位置。依托远教资源,依托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不断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日益繁荣。
1004-7026(2016)08-0032-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