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术传统论略

2016-04-13 15:51

汪 洪 亮

(四川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 610066)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术传统论略

汪洪亮

(四川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 610066)

摘要:四川师范大学办学70年来,经几代学人孜孜耕耘,在人文社科学术领域形成了五大优良学术传统:即守成开新、止于至善的治学境界,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治学旨趣,关注西南区域社会、侧重本土的治学论域,注重“科际整合”、关注边缘学科的治学领域以及文献爬梳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治学路径,为四川师大扎实推进人才强校、质量提升战略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四川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传统

四川师范大学(简称“四川师大”或“川师”)办学至今,已有70年,曾涌现出一批以人类学家李安宅、教育心理学家刘绍禹、楚辞学家汤炳正、文献学家屈守元为代表的人文社科领域知名专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今日川师人文社科研究的基础,培育了川师的学术传统与精神。川师现在的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西南区域社会与民族历史研究、基础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特色与传统,均可在上述名家那里找到学术源头。

欲明学术传统,首应知晓办学源流。抗战军兴,东北大学辗转四川三台办学。战后复员,东北大学迁返沈阳,留川师生继起办学,于1946年5月创建私立川北农工学院,是为四川师大历史开篇,为川师之学术起源。1949年5月,川北农工学院吸纳私立西山书院,成立文学院(旋转出,更名川北文学院),改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7月,私立川北大学和私立川北文学院合并,组成公立川北大学,9月迁址南充。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川北大学改为四川师范学院,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教师及学生并入。1956年8月,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往成都狮子山,并于1985年6月28日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专科则留在南充,并更定校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①。

四川师大自1952年起就作为一所师范院校而存在,虽然如今已发展成为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但仍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及民办教育等方面承担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是西南地区教师教育的一大重镇。笔者自1997年以来一直在四川师大学习、工作,浸润在浓郁的人文社科研究氛围之中,对各个学科的闻人名作颇留意观察,认为四川师大人文社科学术研究具有以下传统②。今不揣谫陋,试作论述。

一治学境界:守成开新、止于至善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西新旧,交相作用,构成梁启超所言“过渡时代”社会与思想的重要特征。王国维为《国学丛刊》作序,宣言:“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1]403王国维此语系有感于当时思想界、学术界对学问取舍多有价值判断介入的情况,而提倡“为学术而学术”,兼采东西,超越新旧,无论用否。实际上,近代以来,中国学术转型的最大特点,恰在于会通中西、守成开新。温故知新和推陈出新,乃学者为学境界提升之重要路径。在旧学新知方面,四川师大学者多有沐此风而获大成者。

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川师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专业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一席之地,其主要队伍是由汤炳正、屈守元、王文才、魏炯若、王仲镛、冉友侨、徐仁甫、雷履平等一批老教授组成。

汤炳正,早年曾受学于章太炎,后担任贵州大学、川北大学等校教授,1935年起即发表语言文史类论著。在四川师大工作期间,出版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语言之起源》等,担任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汤炳正清理文献,探寻新知,治学以求真、求新为鹄的。其语言学、文学文献学研究成果,以深厚旧学为根基,又融入民族学、神话学、人类学、美学等新兴学科知识,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其门下李大明、李诚、钟仕伦、熊良智等,至今仍服务于川师,秉承其学术传统,在楚辞学、辞赋学、美学、神话学、巴蜀文化等领域取得较大学术成就,而供职于复旦大学的杨乃乔、安徽大学的刘信芳,亦在文艺学、文献学领域卓然成家。

屈守元,与白敦仁、王文才、王仲镛等并为近世蜀中学者庞石帚高足,曾任教于四川大学、光华大学、成华大学、川北大学,长期担任川师古文所所长,著有《中国文学简史》、《昭明文选杂述及选讲》、《韩诗外传笺疏》等,主编国家重点项目《韩愈全集校注》。其学术品质,可以其八秩华诞学术论文集书名“稽古拓新”概括。他在学术上所积甚厚,著述甚丰,但“一生把教书看得神圣,不以自己私人著述为先务”,“对自己的著述不汲汲于写定出版,而对他老师遗著的整理出版则极为关心”,“这种以整理老师遗著为己任、看得比自己著述更为重要的精神,实可为末学炫己之箴”[2]530-531。

王文才,先后就读于华西大学中文系和四川大学文科研究所,主攻中国古代文学,对元曲和杨升庵的研究享有盛名。杨升庵是明代状元、大文学家,遗著一百多种,但散落各处,学术界对其研究也很有限。1980年代,王文才主编《杨升庵丛书》出版。李诚认为,王文才是杨升庵的研究领域绝对的权威。在吴明贤看来,王文才对学术界的贡献还有两个领域:元曲和地方文化,其《元曲纪事》、《成都城坊考》和《青城山志》至今仍是后学者重要的参考资料。王文才生前研究杨升庵,死后葬于新都宝光塔陵内,离桂湖升庵祠近在咫尺。其墓志铭曰:“其治学也,专精博约,著述宏富,开学术之区宇,脱俗谛之桎梏;其育人也,陶冶煦煦,诲人不倦,数哲人之高风,斥庸人之巧佞。”[3]

王仲镛,早年就读于华西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四川师范学院。他对汉魏六朝文学,乃至唐宋诗词,研究尤深。其研究整理出版的《唐诗纪事校笺》、《升庵诗话校笺》、《赵熙集》、《借槐庐诗集》及相关论文,曾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获得“首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首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第四届中国图书奖”等奖项。

《汉语大字典》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王力等担任学术顾问的国家级工程力作,川、鄂两省三百多名专家合力参与编纂工作,历经十余年乃成,是中国字典史和文字学史上的里程碑。冉友侨担任该书副主编,承担了大量具体工作。

皮朝纲,长期担任行政工作,1990年卸任副校长职务,转入教师专职队伍,专事美学研究,出版《中国美学沉思录》、《禅宗美学史稿》、《中国美学体系论》、《静默的美学》、《禅宗的美学》等著作,明确提出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禅宗美学是对于人生存在的本体论层面的审美之思。他虽现已年届八旬,却老骥伏枥,不断推出新著,于2012年出版“禅宗美学三书”《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墨海禅迹听新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风景图。2013年,他又出版《游戏翰墨见本心:禅宗书画美学著述选释》,展示了156位禅师的书画美学思想。在他的指导与带动下,川师美学研究已经聚集了以钟仕伦、李天道、董志强、钟华、刘敏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多项,建成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钟仕伦领衔的课题《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学文献集成校笺》获批为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川师古代文学与文献及美学研究传统延续所结出的又一硕果。

蔡方鹿从事宋明理学、朱子学、中国哲学范畴、经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中国哲学与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成就卓著,入选“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之国学成果奖。他非常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认为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如能认真发扬,对内可以推动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对外则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其《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于2010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揭示了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内在逻辑演化的实质,探赜了经学与理学在各个时期融突和合的特征和表现,凸显了著者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中国哲学的反思[4]。黄开国从事秦汉哲学、两汉及近代经学的研究,出版有《廖平评传》、《儒家人性与伦理新论》、《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经学管窥》等著作,多系首创之作。

张邦炜戏称自己半生新闻、半生旧闻,长在四川、学于甘肃(历史学专业),在西藏从事新闻工作长达15年,到川师任教后始终站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他主张,研究历史要抓关键,即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他认为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经历了两三百年之久的社会变革,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这场社会变革是上升型运动,宋代进入了继续发展、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他先后对两宋时期土地制度、婚姻家族、皇亲政治及皇权相权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新见,出版著作多种,为国内外宋史学界所广泛关注[5]。

杨天宏曾独立承担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参与1项国家重点课题,出版学术著作多种,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近30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杂志发表,博士论文2003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他对历史研究有过这样一番告白:“历史学家不能没有哲学的内涵与底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来都是中国史家所欲达到的至高境界。西方史学更是注重历史的哲学思考”,“近年来,中国大陆学术界在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来解释中国历史方面作了不少尝试,我对此抱乐观其成的态度。我并不菲薄理论,但我不认为所有学者都适合对历史现象作形而上的理论分析,也不认为一切研究对象都适合用某种时髦理论来加以认知。落实到具体课题上的历史研究是否一定要使用理论或究竟适用何种理论,应该根据研究者自身素质和条件,根据所欲研究对象的内涵和既有研究状况来决定。况且中国学者在理论上也应该有自己的建树,一味步武西人未必可取。民初‘新文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被食洋不化的近代国人弄成贻笑大方的‘新名词运动’,可为殷鉴。在人人都在尝试某种理论的潮流下,拒绝理论也许正是一种‘理论’”[6]12-13。

吴定初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同时也注重探索中国教育的历史经验,出版有《教育科学研究概论》、《中国教育研究现代化论稿》,希图深化教育科学研究有关理论的探索;其《中国教育史要略》、《中国教育史专题稿》、《羌族教育发展史》等著作,从历史维度对中国教育做了回溯性研究,提炼了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傅林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同时非常关注美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机制和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及文化建设研究,着力于发掘可以为我们今日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上述学人的著述及其学术思想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谙熟及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拿来”,他们在立足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在着力于创新和扬弃,充分体现了守成开新、止于至善的学术品味。

二治学旨趣: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求是与致用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学界的共同话题[7]14。古代中国,“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学为政本,“野无遗贤”;近代以来,分工观念兴起,如严复就主张“治学治事宜分二途”,“国愈开化,则分工愈细。学问政治,至大之工,奈何其不分哉”[8]128-130。学问“专门家”也成为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9]23的观念深入人心。秉公而论,是否学以致用,一是要尊重个人志趣,二是要承认学科差异,同时还要看到,博学鸿儒一般不会自闭视阈于方寸书斋或三尺讲台,也不会对时局世事漠不关心或毫无见解,差别在于是否公开发表。四川师大历史上不乏皓首穷经者,也有不少秉持“学以致用”的学问家。

川师学术渊源之一的川东教育学院,其前身是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创办的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晏阳初自美国耶鲁大学回国后,即提出“乡村建设”概念,与陶行知、胡适等创建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投入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即因认识到中国“以农立国”,只有在民众识字的基础上开展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来治理中国民众贫、愚、弱、私“四大病”,推行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方可造就“新民”[10]69-80,并进而对旧有的农村政治、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进行具有一定现代化性质的改造[11]。

刘绍禹1927年即在美国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当年11月回国,历任成都大学教授,将原教育哲学系改为教育心理学系,开创了四川心理学教研工作,后几度担任四川大学教育系主任,创建了抗战时期西南后方唯一设备完善的心理实验室,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四川大学副校长,1957-1968年担任四川师范学院的校长。离世前,他留下绝句:“别世明知万事空,但憾祖国仍贫穷,四化宏图实现日,喜讯毋忘告乃翁。”表达了他的爱国热忱及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关切③。

墨学专家伍非百是西山书院、川北文学院的创办人。抗战时期,他曾邀蒙文通、徐澄宇、李源澄和汤炳正在西山书院讲学。后来,汤炳正为其作小传,其中有言:“当时军阀混战,国事日非。他见革命失败,乃萌文化救国之念。于是避居乡间,埋头读书……但先生救世之志,固未尝稍衰。”伍非百曾当众面斥当地驻军师长何光烈:“当此国难之际,或英雄,或奸贼,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何去何从,由你选择!”一言出而四座惊。抗战时期,伍非百举家返蜀,隐居南充西山,创办西山书院,后办川北文学院。时解放战争已起,学院多进步师生,亦有地下党同志,“先生不仅对革命力量加以保护,而且曾配合进步师生,对渗入校内的恶霸、政棍等反动势力,加以驱逐和清洗,得到广大师生的赞许”[12]130-136。可见,伍非百早年即从事革命活动,曾加入同盟会,参加护国、护法战争,后虽从学,悉心研究诸子之学,尤精于墨家,但其“救世之志”确“未尝稍衰”。

汤炳正后来自述其研究屈赋的道路也是因了时代的驱使。他说:“我选择屈原为研究对象是在抗战时期,一种民族压迫感使我爱上了屈原,因为屈原所处的历史环境也如此”,“他的志向、人品、才学,我是钦佩的”,“我们心境相同,这也可以说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他的《楚辞》开讲后,座无虚席,甚至坐在窗外的跨系听课者也拥挤不堪,他认为:“学生的情绪如此热烈,无疑是广大青年们已把屈原精神跟当时反侵略、反黑暗斗争联系起来,并产生了共鸣。”④

李安宅早年学术重心在建设“科学理论”,着力于国外人类学著作译介,后来被迫离开北平,到西北,作拉卜楞寺调查研究,其侧重点仍在建立其“学术成就”。到了华西大学后,他非常注重为边疆建设和边政改良支招献策。李安宅代表作《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阐明西藏自元代以来即处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成为中国版图的历史事实[13]82-84;其夫人《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也多次阐明包括西藏在内的所有藏区都是中国领土的事实[14]83-89。他们以“文化相对论”分析与描述藏族宗教与文化,体现了对他者文化的尊重与理解,而且对他者的观察与理解同对自我(内地)的反观、反思并行[15]209-212。李安宅写作《边疆社会工作》一书,源于在拉卜楞藏民区时的观感,即“看见许多事业需要作,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许多人事需要调整,便感觉到一种‘边疆工作手册’是需要编写”,后来“希望扩大边疆工作的宣传,以便多有同志从事这种工作”[16]自序,1。他参与了多种社会活动,为四川省三青团作边疆问题讲座,担任中国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最高顾问”[17]8-12。他还担任教育部视导员,考察边疆教育及边区政令推行情况。1950年12月,应贺龙之邀,李安宅夫妇随军入藏,进入十八军政策研究室,参与拟订了《关于西藏问题的基本政策》⑤。在藏期间,他担任昌都解放委员会文化组组长、拉萨解放军藏文藏语训练班教育长。后转业回到内地,先后在西南民族学院和四川师范学院任教。在四川师大工作期间,他担任外语系主任和副教务长。虽然他无法再延续过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但他以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做事态度以及为国家培养外语人才的热忱,仍影响了身边一批教师投入教学科研工作。

李安宅学术思想及人生经历,已成为川师多位学者的研究对象,并激励着师大学者在藏学方面继续开拓。王川拟出版《中国边疆学开拓者李安宅画传》,汪洪亮拟出版《政局变动中的政学互动——李安宅的人生与学术》,且在《中国藏学》、《思想战线》、《西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王川和巴登尼玛是新时期藏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相对来说,王川侧重中国西藏和西康历史与社会文化研究,巴登尼玛侧重藏区教育研究及汉藏文化交流工作。他们的学术努力和研究成果,遥遥呼应了李安宅藏学研究中的家国情怀。王川曾承担《中国西藏地区近现代民间宗教与信仰研究》、《中国西藏地区汉人社会生活研究(1959年前)》、《国民政府驻藏办事处与西藏政局研究(1940-1944)》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的康藏边政:康藏纠纷与西康建省研究》等课题。他对藏区民间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很好地延续了李安宅当年的学术路数,对其所作藏传佛教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巴登尼玛,藏族,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理论、教育与社会发展区域比较研究等,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藏区学校教育对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的建设功能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重塑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他组织藏族青年学者编译了31本儿童书籍,创造了200多个藏汉共享词汇。他认为,藏区的稳定与发展,仅仅依靠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与发展中华民族共享文化,藏汉共享词汇的使用是藏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建设的起点。

周介铭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在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方面成就卓著,多次承担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及相关省厅下达的科技课题,曾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丁任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参与了四川省“十五”以来历次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研究论证工作。他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出过一些独到的观点,如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区域经济跳跃发展战略、企业机体理论、区域经济三层次结构、增长的极限等等,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师大多位经济学教授对“三农问题”非常关注,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如高林远的《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祁晓玲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及相关政策研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研究》,杜伟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研究》等,根据实地调研和国家政策导向,提出了不少具有操作性的具体政策建议,充分体现了他们学以致用、关注民生的学术立场。

四川师大与雅安市、攀枝花市、眉山市、广安市、遂宁市等市县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还与成都市教育局、雅安市教育局、眉山市教育局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这些举措加强了我校与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巩固了我校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充分挖掘校内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全省高等学校和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开展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进修学者培训、中青年干部培训、系处级干部培训以及基础教育领域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送教下县农村教师培训、教育部援助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许多教师长期面向基础教育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专题讲座和咨询服务,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

三治学论域:关注西南、侧重本土

四川师大作为一所地方大学,自创办始即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之动机。川北农工学院创设之初,院长李季伟即言其动机为“造就经济建设所需之高级人材,以图川北农工生产事业之现代化”,使川北一带“农业与工业科学化、近代化”。1952年以后,学校转型为师范高校,以培养教师教育人才为主。1990年代,学校在继续做强教师教育相关专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非师范专业,逐步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就师大学人治学所涉区域而言,除了经心注目于全局性问题外,主要关注和服务于以四川为主体的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教育发展。相当多的师大学人从不同学科对西南区域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就区域研究而言,“逊清末叶,名公巨卿,好谈西北问题,一时风起云会,莫不以谈西北为识时务之俊杰”,但是“抗战之顷,各科人士皆谈边疆”,西南研究后来居上,“呈现一种空前的热烈与紧张”,与西北研究足可等量齐观,其原因在于“中央播迁西南,川康藏滇边区成为中央的要屏”,人文荟萃于西南[18]1-4。不少学者都有学术兴趣从西北转到西南的转变过程。顾颉刚先是到西北,后转到西南,在昆明发表了著名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引起政学两界广泛关注,后在成都组织中国边疆学会,成为边疆研究的重要领军人物[19]。李安宅自1938年离开北平去西北,1941年来到华西大学后,担任社会学系主任,创办边疆研究所,其论著再也没有离开过“边疆”这个主题。他也成为那时负有盛名的边疆问题专家,在边政学界有着特殊地位,其《边疆社会工作》突破了一些学者主张的失之粗略的同化战略,形成了“以西方为榜样的比较成熟的边疆工作模式”[20]116。李安宅主持的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及边疆研究所众多学者,如冯汉骥、蒋旨昂、任乃强、谢国安、刘立千、于式玉、玉文华等,都对康藏地区进行过实地研究,发表了若干论著,构成了“华西学派人类学”的主要阵容。

“关注西南区域社会”这一学术传统,四川师大今日仍在弘扬。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众多学者,大多关注西南地区的政治史、民族史、学术史和社会史。“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研究”创新团队凝聚了大批学者,形成了中华民国时期西南边疆与少数民族区域社会、边政与边政学、驻藏办事处与西藏政局、西部土司与新建省份、近现代西南区域交通与学术史等研究方向。王川先后在各地藏区实地调查,发表了数十篇藏学研究论文,出版了《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西康地区近代社会研究》等藏学论著。邓绍辉早年从事晚清财政的现代转型研究,近年也专注于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的水旱灾害及抗震防灾史。田利军早年主要关注中共党建工作及根据地建设,而今对西南地区土司土官进行研究。凌兴珍早年关注晚清政治及文化,近年来对近代川康区域教育和西部边疆教育关注较多,出版了《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等论著。黄天华多年来关注西康建省和川康地区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关系,出版了《边疆政制建置与国家整合:以西康建省为考察中心(1906-1949)》,完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川康实力派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汪洪亮近年来关注边疆学术史,侧重点也在西南,其《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被学界列入2014年“近代思想史方面的代表性著作”[21]。刘开军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近年关注四川史学家刘咸炘。以上诸位都将研究视野聚焦在了清季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和学术史。

巴蜀文化研究早在抗战时期即受到内迁的大批重量级学者关注,而今已成为川师人文社科研究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四川师大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7月,重组于2000年1月,200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主任段渝对西南夷政治社会演进及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在学界有重要影响。他率先提出并论证了“古蜀文明”、“古蜀王国”、“巴蜀古文明”、“古蜀文化区”等理念,提出了三星堆文明与商文明平行发展说、巴蜀城市起源不同模式说、巴蜀青铜文化系统说、巴蜀古文字两系说、巴蜀文化转型说等创见。

在文学和哲学领域,川师教师对西南地区也相当关注。以文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为例,邓英树《近代四川官话语音研究》、段从学《四十年代文学中的“大西南”形象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形成研究》、泽拥《法国人旅藏游记的比较文化研究》、周及徐《四川西南地区方言研究》、白浩《当代西部文学发展的身份记忆与世界性研究》、李凯《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巴蜀文艺思想研究》、段渝《西部酋邦社会与中国早期文明——西南夷政治组织与文化演进研究》、房锐《前后蜀文化与文学研究》、李天道《西部地域文化心态与民族审美精神》、宋子然《三峡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社会融合与社会稳定研究》等,不管是以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还是从现实和时政的视角,都是以广袤的中国西南为研究对象的。从事古代文献与文学研究的很多老师也把研究对象集中在四川籍贯的文人学者,如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三苏”、杨慎等,出版了不少评传和专著。蔡方鹿甚为宏富的著述中,有不少是专注于四川本土思想家的,如其独著《魏了翁评传》、《宋代四川理学研究》,合著《廖平学术思想研究》、《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都是其中佳作。黄开国著述甚丰,其中《廖平评传》、《扬雄思想初探》、《巴蜀哲学史稿》及合著的《廖平学术思想研究》等作品也将研究对象锁定在四川的哲学家与思想家。

四川师大的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主要也是针对西南地区。巴登尼玛承担的众多项目,大多与中国藏区(尤其是四川藏区)有关,如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藏文化与现代化——四川安多藏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藏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四川藏族地区教育资源浪费成因及对策研究》、《四川藏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重塑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其研究对象则兼涉汉藏羌地区。吴定初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与应用,其学问时空浩淼,既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教育研究现代化研究》,也有关于羌族教育发展史的本土研究论著。顾美玲主要关注民办教育与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先后承担《我国办学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机制研究与实验》、《中外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同时也将学术视野集中在中国西部尤其是四川地区的民办教育,承担《“入世”与我国西部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对策建议》、《四川民办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西部大开发中办学体制改革的研究与实验》等重要课题,发挥了智库作用。

谢元鲁、杨国良、刘旺、王冲、李小波等教授组成的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团队,近年来承担地方规划项目100余项,取得了丰硕成果。谢元鲁主持的三圣花乡红砂村、幸福梅林乡村旅游景区的策划,被成都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联合授予首届“建设成都贡献奖”。李小波主持规划的凌云山风景区成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栏目以《寻找祖先的居所》为名进行了专题介绍。宋子然领衔的移民文化研究团队承担国家社科规划办、国务院三峡办等部门科研项目12项,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峡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社会融合与稳定研究》研究成果被中宣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选登,呈送中央政治局和国家领导人参阅。

除上述研究外,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丁任重、高林远、祁晓玲、杜伟,旅游规划领域的陈乾康、李嘉、吴其付等,大量理论研究及实践文本也多基于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展开。

总之,西南地区众多的民族文化为四川师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学校在推动西南区域社会文化建设、推进民族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四学科领域:强化科际整合、关注边缘学科

本文所谓“科际整合”,实为学界常言之“跨学科研究”。中国传统学术具有浓厚的“通儒”取向,但近代以还,“通人之学”向“专门之学”转变,分科治学渐成体制,但若固守学科雷池,无异于画地为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研究,往往需要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介入。而边缘学科又常被称为交叉学科,是为不同学科结合而成的新学科。实践证明,新的学术生长点往往在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中形成,不少重大科技或社会问题研究亦多为多学科学者广泛合作参与,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而获得突破的。

李安宅的学术兼跨社会学、人类学、史学、教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对西南边疆政治、经济、社会、文教亦有论述,值得后人系统梳理。其学术视域转换与社会变迁、思想变动有着密切关联。他从小读四书五经,接受儒学教育。1923年,在齐鲁大学选修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比较宗教学等课程,其学术领域自此已基本确定为社会学。其最早的著作《〈仪礼〉和〈礼记〉的社会学研究》,是一本社会学专著,虽然其理论工具是作为西学组成部分的社会学理论,但其考察对象却是中国的古代经典。此后一段时间,他的主要精力花费在翻译和引进人类学、意义学等相关西学,同时也在关注着变动社会中的国势与民情(如《社会学论集》即为时评结集)。1938年后,其学术重心放在中国的社会,特别是边疆社会。他的学术实践,印证了社会学、人类学中国化的努力[22]10-16。

四川地处我国三江(黄河、长江、雅砻江)上游与横断山脉的多民族聚居区,是藏族第二大聚居地、羌族唯一聚居地和彝族主要聚居地,是一个独特的民族杂居、文化多元的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故多元文化研究在四川师大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扎实的研究基础与悠久的历史积淀,尤其是关于藏族和羌族方面的文明成果梳理与研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四川师大多元文化研究中心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多元文化文明成果梳理与研究。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民族山乡实地考察,对藏、彝、羌特色文化如民族传统服饰、民族传统建筑、民族传统歌舞、民族特色食品、民族民间故事等进行整理与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交融与传承。着重在全球化视野下,依据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探讨藏、彝、羌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机制。三是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探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差异问题,从多学科和跨文化方法论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转型期的变迁与应对以及丰富的多元文化背景中和谐社会建设的原则与模式。不管是从事历史研究、巴蜀文化研究,还是教育研究,甚至经济研究,四川师大学者大多都对民族学、文化学理论知识有所运用。这成为四川师大学术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设有巴蜀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巴蜀文学与文献研究所、巴蜀民俗研究所、四川移民研究所。段渝主要研究巴蜀古代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李诚主要研究巴蜀文学与巴蜀神话,屈小玲主要研究中国西南与境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房锐主要研究巴蜀古代文学,黄尚军主要研究巴蜀民俗等等,我们从中不难看到多学科理论在巴蜀研究中的综合运用。

马正平和唐代兴是比较典型的“杂家”,在多个交叉学科有着深入的研究。二人都是从研究写作开始,而后广泛涉猎到其他领域。马正平在写作学、思维学、美学、中国古代文论、语文教育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现代写作教学原理与实践》、《现代写作学批判与建构》、《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当代解读》等,且出版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引论》等数种。唐代兴致力于生态理性哲学和生境伦理学的创建,他立足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发展三者所形成的存在境遇,尝试创建本土化的当代新哲学,即生态理性哲学和生态化综合方法,旨在为化解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和顺利实现社会转型发展提供生境化的认知、思想、方法论资源,有专著《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和八卷本《生境伦理学》。

五治学路径:文献爬梳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正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学术亦然。新材料的发掘、新理论的借鉴、新方法的使用,往往能开拓学术的新天地。近代以来,西学东来,旧学新知,会通互动,学术研究之图景骤变。尽管司马迁做史记,就有不少材料来自实地寻索,但总的来说,古来做学问者,大多注重文献发掘,而对实地研究不甚措意。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在桑兵看来,“说到底所谓地下还是文献,而不是实物证文献,更不是用实物重建历史”[23]11-12。文献搜集阅读(现今也包括利用网络电子资源)和实地调查研究,实为学术研究之双翼,但后者既然古来稀缺,尤为近代学人所倡导。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说:“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在《新史学》中说:“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都应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收集史料时,眼光不能仅仅瞄准庙堂之高处,而应关注社会各界,不能仅仅从故纸堆中寻找学问,而是要走进广袤的民间,采取各种方式搜集史料,“史家所已见所未见,而各人眼光不同,彼之所弃,未必不为我之所取也”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蔚然成风的社会调查运动,更是对过去治学路线的大反动。陶孟和批评过去士人“只以模仿古人为能事”,而今一些人“又完全拜倒在西洋文明之下”[24]1-3。李景汉称社会调查为一场“真正的革命”,“若不赶快实行科学的社会调查,不知我国何日方可达最低限度之近代国家资格”[25]1-7。此论或过于悲观,但将国家是否“近代”悬系于是否实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则可见“群众路线”的社会调查在当时中国是多么的缺乏,又是多么的迫切!

晏阳初起草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学术纲领》指出:“置重实习力行,使学术与行动融合为一”,“造成研训合一,以研究的结果,证验的过程为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其课程的设置、教学活动都严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璧山县建设实验基地,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开办农村扫盲班和平民夜校,设计大磨滩水电站,分赴江津开展扑灭虫害,并受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办理国民教育实验区,编辑大量应用教材和通用词表,学校毕业学生许多直接参加了晏阳初领导的华西实验区的工作[26]368。

李安宅提倡实地研究,在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在实地研究中求取学问,其代表作即为基于甘南拉卜楞寺三年调查的《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他认为:“学问之道,在有直接经验的人,要有脱颖而出、比较经验、整理经验的机会;在有传闻或书本经验的人,要有破除故障,实地研究,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与实践。虚而复实,实而复虚,抽象而具体,具体而抽象,循环相济,以至即虚即实,即抽象即具体的境界,才算放得下,拿得起。”[27]1-4文献与实地工作的结合是“学问之道”,这是一种比较综合、并无偏执的观点。在李安宅看来,“边疆地区的特点乃是实地研究的乐园,尤其是应用人类学(边疆社会工作)的正式对象”[16]8。他一度身兼华西和燕京两校的社会学系主任(燕大后由林耀华接长社会学系),筹建并主持华西边疆研究所。李安宅夫妇在川康地区的调查报告,广泛涉及川西北及康区德格的土司头人社会,对土司头人的源流、辖地面积、管辖人口、宗教信仰以及藏区家庭、社会、生产、生活等均有详细的考察,对民国时期川康民族地区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8]。

注重文献爬梳本是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路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便是强调读书要耐得住性子。四川师大古文所由屈守元倡导组建,汇聚了汤炳正、魏炯若、王文才、王仲镛、雷履平等著名学者,学术成果颇为丰硕,如集体编著的六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曾被兄弟院校采用,《中国历代文选》198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多次再版。由屈守元和常思春任主编、所内多数教师参与的《韩愈全集校注》,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至于校内人文社科相关专业的不少学者,或着力于搜集、整理、考辨各类文献,或利用常规文献及珍稀文献做出了富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亦颇有成绩,可谓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途辙,兹不备述。

注重实地调查,在今日四川师大依然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万光治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尤对辞赋研究很有造诣,憾于诗经、楚辞、汉乐府有辞无声,遂倡设民歌研究所,着力于原生态民歌的采集、整理与保护。自2004年即率队深入羌族聚居区采集羌族民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又深入灾区补录。2011年,结集了277首民歌的《羌山采风录》出版,呈现了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信仰、伦理。羌族民歌的采集、整理与编撰,实现了“文字”与“音像”、“历史”与“现场”的永久性共存,超越了单纯的音乐及文学的范畴,具有难以替代的学术价值[29],甚至被刘朝谦视为羌族的“民族志”和“云上的乐魂”[30]。

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在西南建立了相当规模的信息资料与调查实验基地,研究人员经常深入藏、羌、彝族地区,收集了大量的文字、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料,建立了雪域资源库,保存与整理了大批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对四川多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作了较深入的探索。王川迄今到藏调研10余次,经历了迤逦风光的同时,也有若干危险的愉悦险遇,其《拉萨河畔六十日》一书,以作者沿拉萨河两个月的亲历考察为线索,全面地介绍了拉萨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

文学院教授周及徐多年来致力于四川方言语音数据库建设。他起初做文献工作,研究上古音,偏重音韵学。因听其博士后合作导师潘悟云讲到,现在研究方言语音者较少完整描写方言语音体系,顿感振聋发聩,从此立志研究四川方言语音,开始了对四川方言语音的数据库建立和研究的工作。其研究团队到各个县的方言点采录方言语音。目前,140多种方言的语音数据库,保存在语音实验室电脑里。在采录方言语音的同时,课题组也制作了四川方言地图,目前已接近完成[31]。黄尚军致力于四川民风民俗研究已近20年,先后投入数十万元,在巴蜀各地采风调查,参加了300多场婚丧嫁娶、做生拜年等各种民俗活动,走访了上千人,摄下了6万余幅四川民俗类照片,录下了1000余小时的四川方言磁带及摄像带;他每逢节假日,就外出采风,有15个大年三十,他都在田野调查的途中度过;他坚持用镜头和笔记录民俗,记录一部城乡居民的心灵史[32]。段渝教授长期致力于古蜀文明研究,其承担的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都是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大量详实的一手资料而展开研究的。

可见,注重文献爬梳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也是四川师大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的重要传统之一。

上述学术传统的形成是四川师大70年来办学不辍、学者们耕耘不止的结果,是几代师大学人求真循理、慎思知明的结晶,也必将激励师大学人励志笃行、止于至善。这些优良的学术传统,对四川师大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质量提升战略,为地方培养合格建设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对四川师大人文社科学术传统的观察,显系个人不完全归纳的“抽样调查”,或有更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尚祈高人补充指正。

注释:

①关于四川师范大学的办学源头及历程,可参见:汪洪亮《风雨七十年:四川师范大学办学历程》,祁晓玲主编《四川师范大学校史(续编:2003-2015)》,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6年版,第1-17页。

②因所涉学科及研究领域广泛,囿于个人学力及阅历,唯以个人多年观察或有所心得之处略予阐发,并多借助前贤时彦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评论及访谈,采择其要点,以做相关论述之材料。但目力所及,难免挂一漏万,特此说明。另外,文中涉及的所有专家,均省去“先生”、“教授”等尊称,尚祈谅解。

③目前学界对刘绍禹研究尚少,本文对其的叙述参考其弟子王介平所作《刘绍禹生平事略》(见《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7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88-192页)。

④相关情况参见:周芳芸《高山仰止遗泽永留——记我的恩师汤炳正教授》,李成良主编《师大旧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99页。

⑤参看:王先梅《两位知名学者——老骥伏枥,献身雪域高原》,1999年11月16日。该文后以《五十书行出边关,何惧征鞍路三千——忆李安宅、于式玉教授》为题发表在《中国藏学》2001年第4期,发表时略有删节。

⑥本段所引梁启超文,可参见梁启超《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内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篇。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国学丛刊序[C]//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王利器,常思春.稽古拓新集——屈守元教授八秩华诞纪念[C].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3]梁凡.生前为杨升庵“知己”身后做杨升庵邻居[N].成都商报,2010-06-20.

[4]陈欣雨,张立文.新知旧学深沉转,旧瓶新酒意更浓——评蔡方鹿先生《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一书[J].社会科学研究,2011,(4).

[5]张邦炜,何玉红,刁培俊.两宋历史的多角度探讨——访张邦炜教授[J].历史教学问题,2007,(6).

[6]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严复.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C]//周振甫(选注).严复诗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C]//蔡元培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J].安徽史学,2006,(4).

[11]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J].近代史研究,2006,(4).

[12]汤炳正.伍非百先生传与附记[M]//剑南忆旧:汤炳正自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13]李绍明.评李安宅遗著《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J].中国藏学,1990,(1).

[14]李绍明.《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评介[J].中国藏学,1991,(4).

[15]汤芸.评《李安宅、于式玉藏学文论选》[C]//王铭铭.中国人类学评论:第3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16]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M].重庆:中华书局,1944.

[17]汪洪亮.应用人类学视野中的民国边疆服务运动——以李安宅的相关论述为中心[J].思想战线,2010,(5).

[18]马长寿.十年来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边疆通讯,1947,4(4).

[19]汪洪亮.顾颉刚与民国时期的边政研究[J].齐鲁学刊,2013,(1).

[20]谢燕清.中国人类学的自我反思[C]//王建民.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1]张德明.2014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综述[N].团结报,2014-12-25(7).

[22]汪洪亮.李安宅的学术转型及时代动因[J].宜宾学院学报,2012,(11).

[23]桑兵.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C]//桑兵,赵立彬.转型中的近代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4]陶孟和.陶序[M]//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京: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

[25]李景汉.社会调查在今日中国之需要[J].清华周刊,1932,38(7,8).

[26]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7]李安宅.实地研究与边疆[J].边疆通讯,1943,(1).

[28]田利军.李安宅、于式玉与民国川西北及德格土司头人的调查[J].中国藏学,2015,(2).

[29]余义林.采撷云上的歌声——记万光治团队对羌族民歌的抢救[N].文艺报,2012-12-05.

[30]刘朝谦.云上的乐魂——评《羌山采风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74-175.

[31]苟明.“20年之后,地道的成都话将消失”:川师大博导8年走遍四川,完成语音数据库和方言语音地图[N].华西都市报,2015-10-30.

[32]黄各.坚守“灵魂工程师”的使命与责任——记我校优秀共产党员黄尚军[EB/OL].http://news.sicnu.edu.cn/?act=view&contentId=1202.

[责任编辑:凌兴珍]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四川师范大学校史研究专项基金2014年度重点课题“时代变动与学术转向:川师人文社科70年”。

作者简介:汪洪亮(1976—),男,四川峨眉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边疆学术史及大学校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4-0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