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
(太原市博物馆山西太原034000)
浅析博物馆如何服务大众惠及民生
□郭庆
(太原市博物馆山西太原034000)
博物馆作为一座公共文化教育、研究、收藏的机构,拥有十分丰富的文物典藏资源,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文化也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博物馆应该成为我们改善民生的积极力量。实际关切基层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证广大民众共享人文关怀和文化成功,应该成为博物馆不懈的文化追求。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作为社会机制的博物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博物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存在与发展将对社区文化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现状;民生建设;社区建设;服务民生
马丁·路德有言:“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长期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很多人将“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物质成就,而忽略了社会效益,文化和民生问题日积月累,违背了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在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展的今天,我们蓦然回首,惊叹改革过程中的文化迷失时,马丁·路德的这番话足够震耳发聩。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显现,这与文化建设的长期滞后不无关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说明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化蕴涵最为深厚的博物馆该如何作为?让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并且能够让观众爱上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忠实观众群,已经成为博物馆应该探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总体投入恒定的前提下,文化和民生是否冲突、是否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样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地方,在这样一个到处充满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博物馆注定要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一个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社会良好风气、塑造美好心灵的生动课堂,每一次都要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上,不仅应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还应该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甚至文化和民生可以结合而称为“文化民生”,以体现人民的文化需求。可以说文化是民生的基本内涵,民生建设又有利于文化的长足发展。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共同促进和谐。
一个在文化上达到小康的社会,才能够理性的辨别事物的真伪,才会知道我们人类不能完全被物质所支配,文化价值应该凌驾于金钱之上。如果没有广大民众文化生活的小康,就无法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民生,关注社区。博物馆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应该担负起消除文化贫困、关切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责任,成为改善民生的积极力量。
当前,博物馆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拔地而起,争先恐后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地方文化形象的改善和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博物馆建设不光是摆架子,更要注重其内涵。
文化是博物馆应予提供的基本产品。提供的对象是谁,受众有多少?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25%的人每年有3~5h用于参观博物馆,另外的75%的人每年参观博物馆的时间甚至不足3h,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们根本从来不进博物馆。
这一方面说明人民群众对博物馆文化职能的淡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博物馆,并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基本职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从这一角度看,博物馆是有所失职的。
加强文化建设,不仅要有阳春白雪,也应该有下里巴人。就博物馆而言,就是既要不失文化品位,又不能曲高和寡,要以文化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已有4年多的时间,参观人次较之从前有了大幅提高。但短暂的爆棚期过后随着时间和季节,参观人数又有了明显回落,原因在于博物馆提供的“菜肴”并不合广大观众的“胃口”,没有对之产生持久的吸引力,供给与需求没有达成一致。
“因材施教”是我们一贯采持的教育理念,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也要因材施教,关注和掌握来馆参观观众的个体差异,研究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性格,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结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分龄教育是个很好的办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有自身的认知趣味和性格特点,博物馆的教育人员作规划定位时,应该考虑到这些,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应该受到重视。结合这些,在每一次临时展厅里,都会配有相应的活动和体验区,让观众有亲自动手的机会,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在博物馆里找到快乐,达到一种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情不自禁的想来参观博物馆,具有一种持久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机构,它的教育职能也应当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开拓教育渠道及教育方法。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居民提高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也开始走进社区,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推动着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与日俱增。博物馆是社区中的特殊成员,重要的文化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其自身特殊的资源优势,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方面义不容辞。博物馆到社区进行教育活动时,深入群众中去征求参观意见,效果比较有效,以此揣摩公众心理,了解社会动态,以便更好的提升展览品质。
社区虽然是一个小的社会,但有着多种资源和力量,如果博物馆能很好地让群众了解博物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就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社区居民了解最原始的当地历史发展情况,能够为博物馆提供文化遗产的最直接的相关信息,便于博物馆搜集学术资料,到社区多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意识。
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后,观众量大、门票收入损失大、运转成本大、改扩建资金缺口大,所有的收入几乎全部依靠财政拨付,一度困难重重。这样的局面有可能滋生“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甚至干不如不干”的意识,对博物馆管理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博物馆人要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认识博物馆在改善文化民生方面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开阔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另辟蹊径,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在强调专业性的基础上,加强博物馆的文化普及功能,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制定不同的参馆方略。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精英化与群众化相结合、高端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来馆参观,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好地发挥文化性和公益性的双重职能。
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结合展览可以看出,博物馆也注重发掘自身的优势,开设了很多相关活动,适合前来参观的大人和小孩,比如我们根据瓷器展厅,有“瓷乐坊”活动,使人们在参观的同时,也可以自己亲自体验,陶器制作的每一个过程,可以体会到我们古人在制作瓷器时的艰辛和不容易,要做一件非常漂亮和完美的器物是非常不易的。瓷器它是土与火的结晶,观众可以体会土的揉捏、拉坯、造型、以及烧制的过程,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它的乐趣。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观众来博物馆参观的兴趣,从而观众也可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陶器。一举多得。
面向全体公民的博物馆文化,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空闲时间不多,有时间首先也喜欢到娱乐性强的风景旅游区去,所以到博物馆的相对就少一些,在学习知识方面就相对薄弱,或者博物馆自身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不太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博物馆可以把展览的门票送上门,节约时间,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知识,也是增加广大观众的兴趣。
现在国家发展社区文化的途径和渠道正在增加,比如组织下棋、跳舞、运动项目比赛等,但是目前活动的娱乐性较强,知识性较弱。博物馆教育在充实居民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因为博物馆展览内容具有很强的普及知识的功能,内容涉及生活、科技、地理、天文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社区居民从中能学到许多知识。可以实施“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紧紧围绕“把公众需求当成我们的追求”的宗旨,开展大量的讲座,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以进入校园和社区等进行讲座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博物馆的文化。也有利于不方便离开工作岗位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前往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得到文化上的充实。
多种宣传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博物馆应该多层次、多样式、多方位举办简易展览,将博物馆内适合在社区展览的内容精炼化,形式简洁、高效,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并且展品易于运输、置放。比如制成图片展,文字说明简单明了,展品缩小比例复制,再配以影像资料,创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展览内容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要求适时更新内容。展览还要有计划性、针对性,社区居民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层次,也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及欣赏水平,所以展览要切合实际,贴近群众。
加强它的趣味性与互动性,经常在社区制作宣传栏,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如剪纸、贴画等,现场制作,形象的展示给群众,利用画像砖让观众制作拓片,在新鲜有趣的互动学习中,让群众探寻感悟中华古老文明的奥妙。强调娱乐中学习,内容生动,增强趣味性,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尽量采用互动交流的宣传教育方式,激发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公众感受到当代博物馆既是“高雅的知识殿堂,也是充满趣味的奇妙屋”。宣教活动充分体现休闲娱乐,减少严肃压抑的气氛,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相对于国有大型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规模较小,分布较散,但藏品往往分门别类更为细致,与普通群众生活更为息息相关,亲民性更强。加强国有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合作,有利于丰富馆藏内涵,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尽量满足广大民众的各种参观需求。
博物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存在与发展将对社区文化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社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博物馆应该采用各种教育手段,组织多样化的社会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以达到真正促进全民精神生活提高的目的。在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民生建设的进程中,博物馆应当大有作为,发挥出更为积极促进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见解,有不周之处,期求指正。
1004-7026(2016)15-0134-0猿
G260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