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反思及引导

2016-04-13 09:16:14

刘 志 侃

(陕西理工学院 学工部, 陕西 汉中 723000)



地方高校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反思及引导

刘 志 侃

(陕西理工学院 学工部,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影响其就业实现的关键因素,在促进农村大学生充分就业方面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受社会发展转型、家庭及经济结构与教育环节等多种因素影响,并呈现出自主性增强与悲观失落、重个人实现与急功近利、就业多元化与因循守旧、就业城市化与返乡创业意愿不强等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性特点。地方高校应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与建构功能、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运行机制效能建设、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引导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自主建构与生成。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就业精神

地方高校大部分学生生源来自农村家庭[1],他们既没有“拼爹”的资本,也没有“啃老”的条件,将上大学视为实现向上流动的基本通道。近年来,普通本科院校农村家庭毕业生成为最困难的就业群体[2]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农村大学生就业长期受阻,将会导致农村家庭暂时贫困或代际贫困,必将严重影响农村家庭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加剧农村失学率上升,从而危及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的协调发展。然而,农村大学生除“社会资本”劣势影响就业实现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实现的关键因素[3]。因此,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深层次影响因素,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和价值建构功能,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对促进农村大学生充分就业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就业价值取向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维视角对其作了界定,但争议比较大,目前还未达成共识。因受西方职业价值取向研究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视其为“择业倾向性”、“职业倾向性”态度,将职业价值取向等同于就业价值取向。有研究者认为“就业观”与“择业观”在其本质上属于职业价值观[4],力图对其进行概念整合,以此消解就业价值观研究争议。尽管“就业”与“职业”、“择业”具有内在联系,但从就业的本质属性来看,其解释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一定就业主体基于特定的环境条件和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就业问题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实际上,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其就业价值观的方向化与具体化。因此,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对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地方高校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证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5]准确把握地方高校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状况,对于全面把握其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并深刻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可以为有效开展面向不同群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并为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和矫正功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着力于农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就业”的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和增强其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创造条件,这不仅有利于扭转农村大学生因“社会资本”不足、[6]“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相对缺乏[7]的被动局面,而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充分就业。农村生源主要流向非重点高校,已超过地方高校学生总人数一半以上,进入重点高校比例逐年下降趋势明显[1],其就业状况很不乐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显示: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失业率高达30.5%[2]。因此,从地方高校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入手,深入分析社会转型和农村改革发展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影响其就业价值取向的深层次因素,准确把握其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于有效开展“城市就业与返乡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创业就业”的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促使其实现充分就业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调动农民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积极性,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基本状况审视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市场作为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国家同步推进与倡导的“自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创业就业”[8]主流就业价值观已被大学生普遍接受,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显著特征。这种主体意识的增强使得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在紧随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价值目标多元化、评价标准自我化、选择标准功利化、就业地域城市化等明显趋势。这对于地方高校主流群体中的农村大学生来说,其“跳农门、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与开放多元时代的新思想、新观点相互碰撞,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协调性失衡和多元矛盾并存的状况。

(一)就业自主性增强与悲观失落并存

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增强既是时代转型发展的产物,也是新时期就业意识的反映。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和现实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主体性意识增强已成为整体趋势,城镇与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无显著差异[9],其就业价值取向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就业认知及其价值追求呈现出较为现实的态度,更多强调的是实现自我价值、个体人格的完善和生活的自由独立,服从自己对就业认知的理解与判断,更加关注就业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发展空间和健康指数[10]。

就业自主性增强与心态失落虽然是社会转型发展规律的使然,但却冲击着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自我实现方式乃至更深层次的就业价值取向。由于农村大学生传统观念、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所禀赋的先赋条件、自致条件以及后致条件不及城镇学生具有优势[11],部分学生在关注自我理解与判断中往往陷入茫然与无助、情绪低落,在面对一些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位应聘时表现出茫然、胆怯、自卑、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其就职应聘的成功率,使其产生沮丧、悲观、失落等情绪。再加上部分农村大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就业认知模糊,尤其在关乎自身就业实现问题上既存在诸多盲区,又自以为是、心高气傲,在现实就业问题面前又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其效能感欠缺,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无力应对就业现实的挫败感,并以悲观失落心态消极应对就业。

(二)重个人实现与急功近利并存

高校就业制度改革及其就业方式市场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了学生自我实现的动力。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评价迅速增强,要求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愿望迫切,关注个人发展并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总体上适应并接受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方式,绝大多数希望在就业初始阶段能够占领“制高点”,并为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肖富群等(2015)调查发现,农村大学生注重个人实现、强调自我价值已成为其就业价值取向的主要趋势[9],并能积极参与竞争,为自身获取发展机会。研究表明就业目标价值取向现实化[12]、价值判断标准物质化[13]是农村大学生注重个人实现就业价值取向的主要表现。部分农村大学生能够依据自身需要和社会需求现状做出明晰的应对决策,将满足自身的发展机会、发展空间、发展收益等视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可能预期强烈。同时对薪资待遇期望值较高,并视为个人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表现出较强的现实性诉求,判断标准物质化趋势明显[14]。正是基于这一价值判断取向,一些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功利观念浓厚,只追求个人利益,道德规范缺乏,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表现出很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冲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矛盾时,急功近利的心态趋势严重[15],并以满足自身利益的多寡作为就业评价的标准,功利化倾向在就业实现中表现突出[16],以至于缺少对自身素质能力的客观认识及对社会需求的正确判断,其就业实现方式难免有许多虚幻的成分,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过度追求符合个人期望的就业单位、就业环境、就业地域,导致其就业陷入困境。

(三)就业多元化与因循守旧并存

随着大学生就业遭遇到的现实困境和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增强,传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着深刻地变化[17],不再固守“专业等于职业”的就业逻辑基本上已被农村大学生所接受,大部分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专业特点、个人兴趣及其优劣势作出符合实际的就业抉择。一是依托专业实现就业,并能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积极建构与未来就业目标趋于一致的素质结构与能力要求;二是立足专业继续深造,一部分学生已认识到大众化教育背景之下,本科学历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已经变得很小这一现实[18],并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着手考研准备或继续深造;三是结合个人优劣势,积极投身就业市场,开拓自己的就业途径。国家实施的“西部计划”、“村官”、“招教”、“三支一扶”等促进就业政策,可以规避“社会资本”薄弱而制约就业实现的风险,也得到了农村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但部分农村大学生就业观念依然保守,要么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不敢也不愿面对就业市场参与竞争,消极应对;要么盲目追求“和别人一样”的就业目标,缺乏对具体行为的价值判断,就业视野狭窄,就业观念因循守旧、思维僵化、缺乏创新精神,对稳定性工作或福利保障性相对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就业单位持有独特的偏好[19],并视其为上大学后的必然归宿,而对其他一些多元的、灵活的就业方式视而不见,对一些创业就业的就业方式束手束脚,不敢尝试,进一步加剧了其顺利就业的难度。

(四)就业城市化取向明显与返乡创业意愿不强并存

就业地域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对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诉求最直接的体现,调查发现,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地域城市化取向较为明显[20]。对很多农村家庭来讲,供完一个大学生实属不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牺牲父母的生活质量为代价,谋求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其最基本的需要,如果城市就业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宁愿留在城市做一名“城漂族”也不愿回到农村创业[21]。随着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以及“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村大学生源于对乡村文化的熟悉与适应,应当在返乡创业就业上具有较强的意愿,但通过对陕西10所地方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强,部分专业出现返乡创业零意愿的情况[22]。尽管社会乃至学界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给予了厚望,并作为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进行了广泛的探讨[23],但当下“返乡创业”所遭遇到的现实冷遇,预示着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还需要有一段积累过程。

三、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影响因素探析

(一)社会发展转型因素

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造成了中国城乡体制的二元结构,虽然城乡户籍问题所致的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因素减弱,但社会保障体制以及生活方式等二元结构所致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机会、生活方式、教育机会、资源配置等远远落后于城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并影响农民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身份,因此农村家庭为改变这一状况一直将读书作为向上层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从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向以科技、资本密集的集约型经济发展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必然引起相应经济结构与企业对人才需求质量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规格、结构也必然发生变化。加之人才市场供需失衡,地方高校的品牌效应递减,陈浩等(2012)基于全国30多所高校30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相比于985高校和211高校,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具备其优越性[24],使得农村大学生受制于高校的“门第差异”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25],势必给农村大学生造成就业的现实压力。因此,寄希望通过上大学获得理想的就业环境、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并能带来较为客观的投资回报收益,以此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状况的预期遭遇到现实困境甚至无法实现就业时,部分农村大学生往往以悲观失望、心态失落等方式回应现实境遇,用夸大了的自尊掩饰内心的自卑,就业心态焦虑、悲观失落在所难免[12]。同时,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加之就业后的租房、医疗、物价和人际关系等现代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14],相对城市大学生而言,农村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更重,亲戚朋友对自身的成就期待更高,尤其是毕业后所面临依靠求学改变命运、回报家庭和自身婚姻等现实生活压力,也易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盲目攀比、急功近利、贪图眼前收益等短视行为的发生。

(二)家庭影响因素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特征,决定了农村家庭的生存与发展图景。目前,农村学生绝大部分家长在外务工,加之自身教育水平受限,教育方法简单,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既疏于对子女教育管理,也无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因而在做事、做人等方面的引导不力。90后的农村大学生大多成长于“拆分型”家庭之下[26],几乎处于“留守”状态中的“抱一代”,独立意识虽强,但自立能力却显得十分薄弱。尤其是农村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对其教育引导或约束管教等方面的缺位或无力的状况日趋严重,既有家长与其孩子文化上的落差,也有为其孩子学业费用打拼而无暇顾及,还有认为其孩子进入大学后就预示着万事大吉之心态,导致部分学生的“自我形象”和“真实自我”的差异性显著,其自主意识与自立能力不协调,主观设计与客观条件相分离,部分农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有效经营大学生活,安于现状或盲目从众,导致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狭隘或偏执。

家庭是人类的基本组织单位,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长期以来,农村家庭在相对固化的社会中,形成了通过上大学改变在社会结构中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秉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教育观念使大多数农村家长从“投资-收益”角度作为子女教育的内在诉求[27],崇尚“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学而优则仕”已固化为家长的基本期望,以至于在就业选择上重“体制内”、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好的就业单位。尽管农村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现实困境,但留在城市的就业机会远远大于农村已成为其基本判断,尤其是受大学毕业后“回乡丢人”观念的制约,从而就业地域城市化趋势有增无减。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除传统观念因素影响外,其所学专业、创业特质、家庭支持、经济条件、返乡创业政策[22],以及当下农村中的“名门望族”凭借人多势重和血缘关系、操纵资源配置权等现状,一同消解了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加之农村大学生历经从家庭所属乡土社会到现代城市场域转换后,必然面临着乡村文化的疏离和不适应,陷入“既融不进城市、又回不去”的尴尬境地,从而返乡创业意愿不足,留在城市的意志更为坚定。

(三)学校教育引导缺失

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受到社会发展转型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外,学校教育引导缺失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运行机制错位。突出表现在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关系割裂开来,重“规划”、轻指导。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着重“就业率”的工具性价值,从而将其职责最终体现在学生就业结果的统计上,疏于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研究和全方位、全过程性指导体系的思考与建构。二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乏力。表现为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协同合作不力,“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28]。同时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失当等问题,使得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与学校育人环节缺乏密切的良性互动,消解了机制运行效力。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大学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实效性,也会影响其就业价值取向的生成和自我矫正。

四、加强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思路与对策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功能

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是价值功能的基本形态之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是指其本身的价值,而是指其所传播、引领与弘扬的教育内容的作用和意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引导功能的实现就是要围绕育人目标并通过系统的途径和方式来体现,并以此激活大学生主动地、能动地生成与“创新创业、创业就业”主流就业价值观趋于一致的就业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有效推进其功能机制建设,以期达成农村大学生自觉矫正其就业价值取向,促进其充分就业。

首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突出问题意识,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新媒体等平台并以契合青年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的方式,开展生活化、人性化和实践化教育,加强就业精神需求的引导和精神动力的激发,培养其健全人格,促进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其次,坚持正确的大学生就业舆论导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大学生就业正能量,为优化大学生就业精神生活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以此激发农村大学生的行为动机;再次,加强朋辈群体建设,构建以宿舍为基础、以班团为中心、以创新小组和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学生党支部为“堡垒”的联动朋辈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其引领与导向作用;最后,要注意价值导向中的理想内容与就业现实内容、理想教育与就业现实教育之间的关系,正视从单一的价值观到价值多元是社会进步的现实表征。既不能全盘否定就业价值取向中注重个人现实需要的进步性和合理性,又要认识到合理的功利价值追求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也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错误价值倾向[29],因此,要充分正视价值冲突,避免抽象地谈论就业价值取向,切实引导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自主建构。

(二)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服务运行机制效能建设

大学生就业服务运行机制,一般意义上是指服务于大学生就业的高校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有机联动所达成的大学生就业实现的运行机制。其服务运行机制效能就是该运行机制满足学生就业需要所达到的预期结果或影响程度。首先,切实更新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理念,使就业回归到人本身,彰显人的就业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指导有机联系起来,发挥就业分析诊断机制的作用,找准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相关制约因素,针对学生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举措,形成有利于农村大学生就业准备、就业应对能力生成的常态化合力机制,破解其就业价值取向纠偏难题。其次,加强就业指导人员乃至辅导员的作风效能观建设,深刻认识到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思路和决策,必须通过执行力来推动与完成这一基本事实,因此,切实树立“三严三实”效能观,并以此检验就业指导人员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使其固化为立身行事的思想自觉、行为自觉和内在要求,充分把握农村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促使农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个人发展、与时代同步、与社会主流价值相统一。最后,建立起有效的“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农村大学生学业建构、人际沟通、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增强其效能感,进而为提升农村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和心理修复能力,为扭转其“悲观失落、因循守旧”等不良心态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合力的生成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创新创业教育驱动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新常态。然而,培养富有创新创业特征的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地方高校进行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与其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制度机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外,也需要政府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社会、学生与家长的积极配合,以此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长足发展。因此,地方高校要针对农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返乡创业意愿不强等问题,以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创业理念为前提,以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与激励措施为基础,以学生获得感体现教育教学实效性为保障,形成良性的育人格局。同时,政府在农村大学生创业或返乡创业给予政策支持外,要从社会舆论引导、转变传统观念等方面着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赢得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加大农村社会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吸引农村大学生积极返乡创业。总之,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与应对,一方面靠的是地方高校对于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学校转型发展的坚定信心与智慧,另一方面靠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二者共同构成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育人合力,以此为农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积极面对就业形势、主动作为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桂胜,杨河清.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看我国人才培养结构变动趋势[J].中国人才,2009(5):12-13.

[2]李培林,陈光金,等.社会那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EB/OL].(2014-05-20)[2016-03-01].http://www.cssn.cn/.

[3]吴蔚.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2):92.

[4]周锋.价值哲学视域的职业价值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9.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道明.输在起点的流动:农村大学生的城市之路[J].中国青年研究,2015(10):60.

[7]胡庄方,周定晖.心理资本培育与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82.

[8]李克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3-05)[2016-03-06].http://news.ifeng.com/.

[9]肖富群,张登国.农村与城镇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差异——兼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特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5):70-71.

[10]潘文庆.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4):45.

[11]袁红清,李荔波.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基于浙江省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70.

[12]吉孝敏.农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析与塑造[J].教育与职业,2015(2):106-107.

[13]李荔波,王丽.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及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8):130.

[14]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23.

[15]张道理.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1):229.

[16]何露霞.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动向[J].继续教育研究,2015(9):78.

[17]牟艳娟,杨程程.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应对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6):176.

[18]秦惠民,李娜.农村背景大学生文化资本的弱势地位——大学场域中文化作为资本影响力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85.

[19]王新,江楠.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6):95.

[20]宋洁.技术应用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以上海机电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5(23):29.

[21]洪如霞,胡海.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农业考古,2011(3):239.

[22]刘志侃,唐萍萍.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J].调研世界,2014(7):32-33.

[23]李同果.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路径选择[J].教育评论,2014(1):78.

[24]陈浩,李天然,等.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2(6):556.

[25]郑育琛,武毅英.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精英情结与社会排斥——一个典型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5):72.

[26]孟祥栋,勾金华.农村大学生与进城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世界[J].青年研究,2015(3):2.

[27]索文斌,宋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2015(3):6.

[28]刘志侃.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0.

[29]宇业力.社会转型期就业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J].前言,2013(1):68.

[责任编辑:刘 英]

[作者简介]刘志侃(1966-),男,陕西宁强人,硕士,陕西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理论、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协同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研究”(2015A14);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研究”(2015FKT3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6(2016)02-0086-06

[收稿日期]2016-03-01

[修订日期]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