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孙中山相关自然科学思想比较

2016-04-13 08:29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以太进化论康有为

陈 尧

(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康有为与孙中山相关自然科学思想比较

陈尧

(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摘要:康有为与孙中山为了用科学来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都对自然科学进行了探索和宣传,对国人进行了知识性的启蒙。他们为了论证自身哲学和政治理论的合理性,也从自然科学切入,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扫除亡国灭种的危机。相同的时代环境使二人在自然科学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对以太、气和进化论进行了传播和剖析,但是在具体的论述上,却有着不同理解和阐述。以太、气和进化论这些思想在二人不同政治立场的分析下,呈现出了其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展示出了二人迥异的逻辑路向和言说风格。

关键词:康有为;孙中山;以太;气;进化论

康有为与孙中山二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活动家,也是哲学史上的代表人物。二人站在时代的前沿,从政治家的角度对科学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和探索,都深感科学对于中国独立和富强的重要作用。作为同一时代的政治家,二人都主张对落后的中国进行改造,在救国方案中都对自然科学予以了肯定。二人的自然科学思想中有一些相同的词汇,但是这些词汇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指向目标以及活动主体却有着巨大的差异。

一、对以太的不同理解

康有为与孙中山都探讨了以太一词,并给与了详实的论证。以太是西学中的自然科学概念,传入中国后被中国近代思想家们频频引入到各自的哲学理论中,形成了不同的宇宙观。具体什么是以太呢?以太(Eether或Aether)又被翻译成伊太或乙太,是17世纪之后物理学界所假设的一种弥漫于宇宙空间之内的媒质,可以传播光和电磁并产生引力的相互作用。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论证,科学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但它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仍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太说在西学东渐过程中被中国人用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体悟进行了改造,康有为和孙中山都借用了这一科学词汇填充到了各自的哲学中去,使二人的哲学观点与科学结合起来,在自然观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向,具有了近代科学的色彩。

康有为的以太观点是与仁的观点一起提出来的。他说:“不忍人之心,仁也,电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故谓人性皆善。”[1]9以太和仁是相通的,所以以太即是仁,也就是“万仪之海,为一切根,为一切源,一核而成参人之树,一滴而成大海之水”[1]9。以太是“一切根”和“一切源”,也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和依据,构成了康有为哲学中的本体。他将以太这种原始物质推向到宇宙本体的层面上,使以太成为世界的本原,将其并入本体论的范围之内。此外,以太这个西方物理学概念被康有为用儒家的仁贯通起来,具有了仁的善性的同时,还有了精神属性,又可以纳入价值论的范围。他将以太视为宇宙的本原,同时又将以太等同于仁,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二者同为世界的本原,大大超越了以往古代哲学中的单一本原形式。因此,以太和仁共同构成了康有为哲学中的本体,既使本体扎根于现实,又可以用本体作为人的理想境界,使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

孙中山也研究了以太的概念。他眼中的以太和太极是异名同实的,但不等同于仁。在物质进化之时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2]195。他认为西方物理学中的以太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太极,并且构成了世界的本原。以太作为世界的本原,经过“动”“凝”“合”“聚”四种变化而逐渐形成,证明了世界是物质性的存在。孙中山利用以太来说明世界的起源,是用科学来补充、完善哲学,使哲学有了科学理性主义色彩。他坚信科学理性的伟大,所以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来寻找世界的主宰。以太作为翻译过来的科学名词,为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增加了西方自然科学的成分,使孙中山的自然观更具科学性。

以太作为康有为、孙中山共同的自然科学概念,各自有了不同的解析。康有为眼中的以太作为一切的根源时,它是世界的本原,当以太等同于仁时,则具有本体的意义。以太和仁都是相互解释的,没有加以区分,徘徊于唯物和唯心之间。而孙中山眼中的以太仅仅是世界的本原,不具备本体的意义。他利用以太来说明世界的起源,是用科学来补充、完善哲学,使哲学有了科学理性主义的色彩。

二、对气的不同诠释

气是中国哲学中的传统概念,康有为和孙中山也分别在各自的哲学观点中有所论述。在二人看来,气也是世界的本原,而且还是物质性的。由于二人的教育背景不同,对气的理解有共识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

康有为的气体现在《康子内外篇·湿热篇》中,此书是他早年的著作,还没涉及西方自然科学的内容,因此,他主要是在中国元气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气的性质。他指出:

天地之理,阴阳而己。其发于气,阳为湿热,阴为干冷……有湿热之气,郁蒸而为天。诸天皆得此湿热之气,辗转而相生焉。近天得湿热之气,及生诸日,日得湿热之气,及生诸地,地得湿热之气,蒸郁而草木生焉。而禽兽生焉,已而人类生焉。[3]183

康有为认为气产生了阴阳,阴阳又分别为湿热之气、干冷之气,湿热之气化生天、太阳、地球一类的星体以及地球上的万物和人类。这是康有为在继承中国古代元气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宇宙起源理论。虽然他的文字表述还停留在传统哲学的表述之上,但他已经将气所化生出的产物作出了详细的分类,推进了气本论的发展。此外,康有为还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并且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他进一步指出:“万物皆始于气”,[4]253气形成了世界上的人类及各种万物,即“生人生物者,气也”[4]253。气还能够产生客观精神的理,即“有气然后有理”[4]253。他用气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并坚信“朱子以为理在气之前,其说非”[4]254,批判了程朱理学的“理在气先”论。

接触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之后,康有为对气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在《诸天讲》卷二中写道:

德之韩图(即康德——引者注)、法之立拉士(即拉普拉斯——引者注)发星云之说,谓各天体创成以前是朦胧之瓦斯体,浮游于宇宙之间,其分子互相引集,是谓星云,实则瓦斯之一大块也。……我之太阳系亦然,当初星云之瓦斯块,自西回转于东,其星云渐至冷却,诸球分离自转,遂为游星。在中者为太阳,……故凡诸星之成,始属瓦斯块,地球之始亦然。最初高度之热瓦斯体,逐渐冷却而成液体,更冷则表面结成为固体矣。[5]14

康有为的瓦斯就是指形成天体的云雾状气体。这是他对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而作出的同意转述,肯定了地球的初始状态是气体。天体是由气体经过引力的作用而形成的星云,星云即一大块气体。地球也由热的气体经过冷却、液化,再变成固体而形成的。他用气体来解释天体乃至地球的起源,说明了气就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康有为在吸收西方先进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对气体作出的唯物主义解释。星云状的气体使哲学本原这一状态更为具体,不再是笼统地、构成万事万物、略带神秘的元气。

康有为对气的认识比较混乱,时而是物质性的,时而是精神性的。他有时将气与元等同起来,并引用前人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何休谓:‘元者,气也’。”[4]795他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同资始于乾元,本为一气。”[6]86从此句可以看出,气与元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既然康有为认为“元者,气也”,那么气就被神化了,走向了神秘主义的窠臼了。同时,康有为又将气与近代自然科学中的电并列起来,并认为:“光电无所不能,神气无所不感。”[7]4由于中国的科技不发达,接触了西方自然科学皮毛的康有为对电的传输特点的理解过分夸大,使电成为了一种拥有巨大潜能的神秘力量。他将电与气并列起来,并使用“神气”一词,就使气也变得具有神秘色彩了。由此可见,康有为对物理学中的气和电的概念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和肤浅,不仅物质与精神分不清楚,还夹杂了主观的猜想和虚构。

孙中山有时认为以太是世界的本原,有时还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他说:

地球本来是气体,和太阳本是一体的。始初太阳和气体都是在空中,成一团星云,到太阳收缩的时候,分开许多气体,日久凝成液体,再由液体团结成石头。[2]255-256

孙中山认为地球的初始状态是气体,气也就成为了世界的本原,构成了世界的始基。气体构成了地球,让本原有了具体的形态,更为具体直观,使传统哲学中的元气一元论有了新的突破。这样一来,孙中山所说的以太和太极也就是气体。这种关于气体的思想虽然是朴素和直观的,却使中国哲学与科技的结合紧密起来。气体构成了地球,给世界万物后来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唯物主义的根源。孙中山的气体观点比气本论更为进步,更具科学成分,深刻地打击了神创论和“无中生有”的思想。

气体的观点是孙中山根据当时科学界流行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而提出来的,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基础之上的。他继承了气本论的传统,用气体来说明地球的演变过程,使本原有了中西结合的性质。孙中山认为地球的形成经过了缓慢的过程:最初是气体,并且还是和太阳一体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团星云。太阳在收缩的过程中,星云会分离出气体,然后这些气体会转变为液体,进而再演化成石头。究其实质,这是孙中山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简单描述地球的产生是由星云的内部物质经过收缩、液化、凝结的过程而形成的。他的这一观点不仅否定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还有力地打击了“上帝造地球”的谬论。孙中山对气体的引入,不仅否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天命观,而且也抨击了近代传教士的神学创世说。孙中山的气体观点带有必然的局限性,因为它的理论来源是一种假说,至今对于太阳系的形成也没有定论,气体也只是孙中山对万物性状本原的一种猜测。

气作为康有为与孙中山思想中共同的概念,呈现出了不同的逻辑路向。前者的气时而具有物质性,时而体现神秘性,具有科学的色彩却最终陷入了神秘主义。这与康有为的学术脉络是一脉相承的,他的整体思想主要体现出主观唯心论的特色。后者则凸显了科学理性,对气作出了物质性的分析和论证。这是孙中山利用自身的知识素养,吸收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辅以中式语言的转化,对世界本原、世界结构作出的物质性的客观评价。

三、对进化论的不同主张

进化论最早是以自然科学的身份在中国出现的,近代知识分子抓住其中的适者生存思想,将其利用起来作为保国保种的理论武器。康有为与孙中山也受其影响,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进化理论。

康有为阅读了大量西方书籍,根据当时流行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论证了宇宙起源于气。从他具体的论证过程中就可以看出地球也是经过了缓慢的发展变化的,进而他又论证了生物和人都是自然界逐渐进化而来的,“生物始于苔,动物始于介类”[4]263,植物是由低级的苔藓慢慢进化而形成的,动物是由低级的贝类逐渐演化而形成的。他还对植物、动物和人的产生时间作出了分析:“荒古以前生草木,远古生鸟,近古生人。”[4]271最先产生的是低级的植物,然后是动物,最后是高级的动物——人。这是康有为接受西方自然科学而得出的重要结论,肯定了人的产生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抨击了当时传教士宣扬的上帝造人说。这样看来,康有为眼中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植物、动物以及人都是自然界逐渐进化的结果。

熟读传统经典的康有为将进化论应用于社会改革主张之中,利用“公羊三世”说提出了自己的进化论,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这三世只能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超越。这三世还是无限可分的:

每世之中,又有三世焉,则据乱世亦有据乱之升平、太平焉,太平世之始亦有其据乱升平之别。每小三世中,又有三世焉,于大三世中,又三世焉。故三世而三重之,为九世,九世而三重之,为八十一世。辗转三世重,乃至无量数,以待世运之变,而为进化之法[1]223。

他进一步认为,据乱世对应的是君主专制、升平世对应的是君主立宪、太平世对应的就是民主共和。在现有的条件下,中国只能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只能实行渐变,不能实现质变,这就体现出了庸俗进化论的色彩。他大力主张君主立宪制度,代表了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这既是康有为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的发展的契机,又是对西方自然科学的改造,使近代中国的政治出现了一股新风尚。因此,康有为以变易史观为基础,结合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形成了近代哲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公羊三世”进化论。

孙中山吸收了自然科学领域的进化论思想,并指出:“进化者,自然之道也。”[8]194-195他也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从自然发展的角度肯定了进化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生物界以及物质世界的演进发展离不开进化。这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进化论进行的分析。他还引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来比喻进化的规律,体现出了孙中山对进化的高度推崇。他坚信自然界处于不断演变、不断更迭的发展状态之中,并指出:“此天然之进化,势所必至,理有固然。”[9]545从这一观点出发,孙中山认为物质世界的进化是分阶段的:“其一为物质进化时期;其二为物种进化时期;其三为人类进化时期。”[2]303他将物质世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既肯定了进化的必然趋势,又论证了人类的起源,间接体现出了无神论色彩。在第二个进化阶段,孙中山详细论证了物种进化过程,指明了人的产生也经历了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由生元之始生而至于成人,则为第二期之进化。物种由微而显,由简而繁,本物竞天择之原则,经几许优胜劣汰,生存淘汰,新陈代谢,千百万年,而人类乃成”[8]195。他认为人类的产生也经历了缓慢的变异过程:“近来科学家中的进化论家说人类是由极简单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以至于猩猩,更进而成人。”[10]316这些论证虽然粗浅,但却说明低级的动物经过微小的变异能够逐渐演变成人。

孙中山对于社会领域的思考也是奠基于进化论之上的,因为他意识到了各个国家进化的速度是不同的,“先进文明之国,每多为野蛮尚武之种所灭,如罗马之亡于北狄,中华之厄于鞑靼”[11]95。先进文明国家的进化速度快,中国进化得慢。为了使中国恢复实力,他主张快速进化以提升国力,提出了“突驾”这一概念,即快速发展而后来居上。这是在进化论中体现质变的一种理论,目的是要中国大踏步地跨越,使中国脱掉封建帝制的外衣,走向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康有为与孙中山二人在对进化论的发挥上,体现了不同的社会贡献:在来源上,康有为用西方的进化论融合中国的公羊三世说,形成了中西合璧型的进化论;而孙中山则以西方的进化论为主导,建构了西学型的进化论。在内容上,康有为的进化论主张渐变,主张走逐级进化的道路,并认为当时的中国处于据乱世,要向升平世发展;孙中山主张突变,强调跨越式发展,中国应直接进化为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在目的上,康有为利用“公羊三世”的进化论宣传君主立宪的政治方案,中国既然要从据乱世走向升平世,那么必然要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宣扬突驾说,坚信中国可以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并稳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方案上,康有为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要求变法维新,对封建势力抱有很多的幻想成分;孙中山则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要求革命救国、推翻封建帝制。在学理上,康有为将进化这种新观念引入了历史观领域,突破了以往的变易史观的局限性,建构了中西合璧、匠心独具的进化史观,成为了一个理论的高峰;孙中山则根据进化论提出了民生史观,强调社会进化发展的同时,将民生作为历史进化的重心,肯定了物质生产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民生史观达到了进化史观中的最高阶段,形成了一个理论终结点。

以太、气和进化论三者都分别经过了康有为、孙中山的改造与发挥,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进步,在经世致用的目的下使自然科学由原来西方单纯的学术,变成了政治活动的手段。他们二人都促进了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以此放大了国人的视野,使传统文化中的心性之学走向了没落的同时,也给国人以新的视野来思考自然观和世界观。二人的自然科学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使近代的中国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还为中国文化同世界文化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点。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康有为.诸天讲 [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康有为.论语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康有为.大同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责任编辑:薛明珠】

收稿日期:2016-03-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康有为与谭嗣同思想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5AXX012。

作者简介:陈尧(1982—),女,山东东平人,哈尔滨商业大学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7-0075-04

猜你喜欢
以太进化论康有为
归乡喜若狂——进化论诞生背后的故事
车易链:做汽车业的“以太坊”
达尔文与进化论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八分说”论略
康有为书学评价及相关问题
普陀山书法琅琊榜·康有为
品牌进化论
Y1—Y6“爵”式造型进化论
A Study on the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