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能力目标实现的“三维实践平台”研究
————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

2016-04-13 07:10陆静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实验室实训

陆静

(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袁河北石家庄050035)

大学生能力目标实现的“三维实践平台”研究
————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

陆静

(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袁河北石家庄050035)

大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根本。其中,构建和完善与大学生课堂教学专业相符合的“三维实践教学平台”,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贯穿于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是实现大学生能力目标的有效载体,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完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大学生能力目标;三维实践平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实现大学生能力目标是时代属性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人们开始注意到多元教学方式、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能力目标实现的现实功能和有效价值,并将培养大学生能力作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对人才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从专业特色出发探索实现大学生能力目标的多元途径。构建“三维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造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

一、“三维实践平台”及其在大学生能力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意义

“三维实践平台”就是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校园与社会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以实现大学生能力目标为目的的实践平台,简称“三维实践平台”。具体来说,三维实践平台就是有机整合课堂教学中以师生互动为前提和基础的课堂平台、在课堂之外的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平台三个实践环节,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三维”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具有突出的价值。

(一)“三维实践平台”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结合,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

“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互动形式”[1],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模式。“生生互动”则是在综合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关系理论基础上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模式。“三维实践平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模式的对接与转变。在这样的互动模式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了一种合作式教学与学习模式,“师生”“生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逻辑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维实践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开班仪式的讲话中曾明确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2]由此充分说明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知识是书本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三维实践平台”将课堂上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室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与校内的科技活动、创意设计大赛衔接起来,与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相互协调起来。通过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大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对书本知识的应用、传播和创新能力,既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可以磨练意志,开阔眼界,明确责任,同时还体验自身的价值”[3],有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三维实践平台”将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有助于丰富大学生人生经历、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泛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必然结果。”[4]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由学生阶段走向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历程,有的人一生都在社会化的进程中摸索,有的人则能够很快地适应并完成社会化。这其中很关键的一步在于大学生活是否与社会接轨,也就是是否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进行了紧密衔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5]这句话深刻阐释了社会生活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三维实践平台”将大学生的校内生活与企业、社会紧密相连,让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择业观、就业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三维实践平台”构建的现实依据

“三维实践平台”的构思源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CBE最初的关注点是基础和中等教育,近年来逐步向高职、高等院校靠拢,它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为导向,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行业对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实际能力”[6]。“三维实践平台”就源于这样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并没有真正将“能力本位”寄托于“职业”和“行业”领域,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相关实践平台还不完善,在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环节中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大学生能力目标无法实现。

(一)课堂教学环节——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大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无法企及

课堂是大学生习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理论和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课堂教学。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又常常不尽人意。在这方面,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卢因(Kurt Lewin)“关于改变食品习惯的实验”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卢因的实验缘起于二战中的食品短缺。美国政府鼓励民众采纳新的饮食习惯,关键是用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最有效地引导人们改变旧的、接受新的饮食习惯。在华盛顿地区全国研究委员会食品习惯协会的资助下,卢因领导了一系列关于营养变化的实验,实验选择两组家庭主妇作为研究,一组以学生的身份听取演讲者展示新食品的经济优势和营养价值;另一组则是讨论式授课,让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新食品的营养价值。会议几周后的跟踪调查表明,在只听演讲的一组中,只有3%的人烹饪了以前从未做过的肉类中的一种;而在经过小组讨论的家庭妇女中,则有32%的人烹饪了其中的一种。实验的结果很明显,第二组讨论式授课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这项实验尽管是传播学领域中关于食品习惯改变的实验,但同样适用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传递和专业指导是不能缺少的,但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与教师实现互动则是获得更多专业知识的途径。然而现实却是如此:

第一,课堂教学以师为主,缺乏一定的师生互动。由于教学任务繁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进行专业理论的讲授,而学生多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与教师缺乏情感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师生互动形式牵强,互动形式不具有创新性。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进行着师生互动的研究与实践,但存在着方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更多地侧重于“我问你答”,教师泛泛地提问,学生泛泛地回答,甚至在有些场合,很多学生疲于应对教师的提问,站起来直接回答“不知道”,真正、客观的师生互动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师生互动的深度、广度、频度不够。即便有的老师在师生互动基础上,探讨着德国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教学法”,但大多浅尝辄止、效果不佳,大学生课堂实践无力触及,大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无法企及。

(二)校内实训环节——实验室建设落后,其他实训层面牵强,大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

大学生校内实训是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延续和补充。校内实训主要包括校内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生自主参与的挑战杯、建模竞赛等。其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校内实训基地是在校内从事实践教学的场所,一般由若干个实验室、实习或实训室(或车间)(以下统称为实训室)组成,通过完成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标。”[7]一般来说,具有实践特征的课堂教学理论都会通过校内实训进行验证和总结。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学生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管理实验室,一般是在教室完成专业理论的学习,然后到实验室完成与理论相关的项目管理实务训练和操作。这样的实训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仍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第一,实验室设备的硬件投入及软件配套不够完善。实验室是校内学生实训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实训最为便利和实用的场地。对于一个实验室来说,最基本的应包含网络连接和实训必备的设计软件。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立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实验室相应的设施投入和设备管理等无法满足实习学生的需求,经常出现实验室网络断接、实验室相关软件缺失、实验室机器数量与学生人数不匹配等问题,这些使得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第二,实验室管理和服务相对滞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配置。部分实验室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技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维修。另外,对实验室的使用缺乏合理的规划,有时呈现一定的随机性。没有根据相应的课程合理地配置实验室资源,导致实训目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时候,学生实训更多集中于资料的收集、查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需的设计、策划能力难以企及。

此外,在校内实训的其他环节上也存在痼疾,如在论文设计方面,大学生论文的选题、写作、开题报告、答辩等大多属于积木式的技术拼凑和模仿,缺少创新;很多学生认为搞科研、从事专门的课程论文设计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专利,相关制度约束不够,造成很多学生严重的应付心理,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再加上考研、就业等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无从谈起。

(三)校外实践环节——大学生和实习单位在认知和操作环节存在着诸多盲点,大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流于形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一般分为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两种。集中实践是由带队教师在固定的实习时间带领学生到企业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实践。分散实践则是由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单位、实习形式都由学生与实习单位自主决定,学校的约束力较小。无论哪种实践形式都是对校内实训的重要补充和延伸。通过社会实践,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拓展校内实训和课堂教学的专业知识,延伸专业技能,对于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学校和实习单位认知和操作环节的盲点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第一,学校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资金注入和制度保障。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大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实习设施和软件支撑都相对昂贵。然而,部分学校对实践基地建设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使得企业对学生的实践岗位随意安排,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另外,学生对校外实践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认为实习更多的是走过场。学校对学生也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约束,学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着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迟到早退现象,不听从指导老师安排,甚至有的学生找到工作很快就不再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的随意与散漫得不到相应规则的制约和惩罚。

第二,实习单位在大学生实习过程存在着操作误区。在企业和实习单位看来,大学生习得的文化产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不适合将其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甚至有的大学生在实习企业更多地做着非专业的工作琐事。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得到转换角色、检验专业理论、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等,学生能力的提高无从谈起。

第三,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相对薄弱。校外实践最突出的就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大学生校内实训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师开展科研、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托和有效途径”[8]。校企合作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形式。“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事业及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9]校企合作是连接校内课堂教育、校内实训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连接点,是学生专业技能操作和有效提升的重要场所。目前,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合作的企业大多为一些文化传播公司、文化产业园区、文化经纪公司等,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管理、策划、设计、营销等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仍然不够深入,日常的校企合作较少,更多的是学生毕业时的集中实习;校企合作方式单一,大多是学生到企业进行锻炼,企业给实习学生安排工作岗位,而这样的工作安排又常常存在着学用脱节、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到学校指导得较少,校企联姻相对薄弱,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少,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

三、“三维实践平台”的“三维”构建与实施

“三维实践平台”是从课堂、校内、校外等三维视域出发,促进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从课堂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一条龙式”的运作机制,助力大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

(一)以师生异位教学为基本形式,构建“生生互动”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课堂教学模块

苏霍姆林斯基(Sukhomlinskii)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诚恳地告诫教师:“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10]407强调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师生互动形式更多局限于传统的师生问答模式,不利于真正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三维实践平台”的构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单一模式,更多地将主导权交给学生,以师生异位教学为主,构建“生生互动”的PBL课堂教学模块。其中,“师生异位教学就是请学生上讲台讲课,主要是选择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重点内容,事先要求学生查资料、充分精心准备,然后上讲台讲课,模拟教师教学”[11]。“生生互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是单个学生与单个学生的互动,可以是一组学生与一组学生的互动,也可以是单个学生与一组学生的互动等。PBL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主要强调学生将老师布置的问题与学习挂钩,使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由于其专业特色,更加注重具有设计、管理、策划、经纪、营销等创新和应用的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单凭教师的讲授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这个过程可让学生适当地参与进来,给学生布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基于教师问题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学习,在有针对性的思考、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完成问题。然后,每组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也就是生生互动环节,最后,教师就学生PBL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与补充。这样的教学模式及互动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教师专业灵感、提高教学质量等具有突出的价值。

(二)以实验室为基础,构建议程设置与“学生研究计划”(SRP)相结合的校内实训平台

议程设置是传播学、文化传播学、新闻学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对各种议题依重要性进行排序”[12]。具体来说,主要是教师给学生就某些章节的内容按照重要程度设置议程,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议程搜索和设计;SRP“旨在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项目,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13]。SRP最突出的就是相应的科学研究,就是在教师议程设置里面寻找自己的兴趣点。除此之外,校园内组织开展的技能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科技论坛等都是SRP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SRP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是第一主体,但是教师的议程设置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教师的议程设置,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了解与议程相关的学科知识,是SRP形成并完成立项的重要前提。

议程设置与SPR相结合就是以校内的实验室为基础,教师就授课的专业内容设置相应的议程,在思考和探索议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并鼓励学生自主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确定后,学生依旧以实验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设计和策划,教师给予专业指导。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实验室操作平台。“实验室与实验设备是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和完善的硬件保障,应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进行实验室内涵建设。”[14]学校、院系要不断加大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的硬件、软件设施投入,提高实验室服务人员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要给予SRP政策和资金支持,为SRP的实施提供保障;要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比如校内文化产业创意大赛、科技作品和成果展示等,向广大学生展示创意创新的魅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学生参加到校内“研究实践计划”中来,不断营造大学整体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SRP研究中培养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实践能力。

(三)以项目为依托,构建校企联姻的校外实践基地

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José Ortega Gasset)曾经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要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向其所处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15]88奥尔特加一语道破了大学与社会、与社会生活的内在关联。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是大学与社会关联的桥梁,项目是延伸教学内容、检验大学生实习成果、完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 Grace曾经说过:“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①转引自赵丽霞《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高校社科项目管理为例》,南昌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项目是完善和丰富校企联姻的重要载体。

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项目管理是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项目意识和项目管理能力是其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手段。为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带着项目参加文化企业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与管理,在项目的研究和思考中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通过社会实践提升专业技能,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将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转变为企业生产力。而要完成项目、实现校企的双赢,就要求学校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市场,首先,根据文化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整合各类实践教学资源,与政府部门、演艺公司、文化团体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合作关系。其次,加强社会实践相应的制度机制和配套措施建设。对社会实践的学生、带队教师、实习基地要有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加大对实践基地的资金投入,保障项目的正常开展和实施。最后,在学生带着专业项目走向校企联姻的过程中,要有一支具有专业技能又有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带队教师,为学生的项目开展与实施以及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智力指导。

[1]胡桂锬,罗琴,王绪朗.关于师生互动状况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11-14.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1).

[3]彭兰.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倾向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5,(5):179-182.

[4]李小豹.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9,(7):87-89.

[5]徐莹晖.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6]吴仕荣.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3):138-140.

[7]王俊山,杨天英.基于专业群理念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25-27.

[8]易洪雷,薛元,张彩云,等.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139-142.

[9]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10-12.

[10][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1]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10):52.

[12]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86-99.

[13]刘飞燕,林佳锐,钟雅芳,等.分类管理法提升“学生研究计划”(SRP)管理成效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82-85.

[14]牛海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和完善[J].高教论坛,2011,(2):47-49.

[15][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程铁标)

On“Three-dimensional Practice Platform”for the Target of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LU Jing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esse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also the essence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of culture industry management.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platform”integrated with classroom teaching.Efforts need to be mad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hands-on ability and brain capacity,and initiate their practice through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room as well as inside and outside campus.Such measures are the effective carri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ollege students'ability,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teaching,and perfec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arget of college students'ability;three dimensional practice platform;course in culture industry management

G114

A

1673-1972(2016)02-0137-05

2015-12-10

2013年石家庄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能力目标实现的‘三维实践平台'研究——以文化产业专业为例”(JGXM-201323A);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2014041604);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ZD201424);2012年石家庄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文化产品的价值观研究”(12BS002)阶段性成果

陆静(1980-),女,河北安平人,副教授,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实验室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