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分析

2016-04-13 03:58丁闯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杨宪益霍克互补性

丁闯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共英语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52)

《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分析

丁闯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共英语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52)

文化互译是各国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是其他国家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生活习性的主要方式。中西国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对各种文化名词、文化符号的理解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进行转变,以目的语读者容易接受的文化思维进行文章的传达。本文主要探讨《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互补性,通过分析《红楼梦》英译本译者的文化翻译对比、译者的翻译策略,指出两种译本翻译存在的多样性、互补性。

解构主义;文化翻译;翻译策略;多样性

翻译作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手段,承担着传播本国语言、文化深厚思想与内涵的作用。翻译的主体大多为两种或多种语言,翻译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尊重文化的原本含义,在原本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修改,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容易的理解与接受。文化翻译是将区域文化融入到翻译中的语言翻译,文化翻译要以本国文化作为主要参照,在本国文化视角下进行语言的改动与加工,以达到原语、目的语含义的相同。

1.《红楼梦》英译本译者的文化翻译策略

《红楼梦》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一方面要传达出中国传统政治、经济、艺术、美食、科技等方面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也要尊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以一种接近目的语读者思维模式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来达到浅显易懂的作用。目前红楼梦英文译本有两种,一种是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另一种是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英译本。两种译本在语言选择、称谓选择、翻译策略、文化从属方面具有较多的差异,但两种翻译各具特色,能够传达出《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两种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进行对比,来给出两种译本所存在的多样性、互补性的特征。《红楼梦》杨宪益夫妇译本、霍克斯译本存在最大的差异,是文化认同方面的差异。通俗性、鲜明的西方文化属性是霍克斯《红楼梦》译本的最大特征,但其明显缺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不到位,某些含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翻译中被遗失。除两种译者所遵从的文化主体存在差异外,两个译者的翻译习惯、翻译技巧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因此两种《红楼梦》英译本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效果,使读者产生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

2.《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

从翻译的文本类型角度来看,不同的文本定义可以由不同的翻译方式,这是造成翻译多样性的原因。如果翻译以传播传统中华文化作为核心标准,则可以按照杨宪益夫妇的翻译方式进行《红楼梦》的翻译;如果翻译以中西方读者交流沟通为核心思想,则可以按照霍克斯的翻译方式进行《红楼梦》的翻译。杨宪益夫妇、霍克斯都以本国文化作为翻译主体,运用不同的翻译主体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霍克斯将英文作为自身翻译的母语,以英文的语言习惯、生活习俗,作为翻译的主导文化。杨宪益先生精通我国古典文学,在对《红楼梦》翻译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摆在英语文化之上,一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作为翻译指导。

例:下面有一行小字,写着在某年末日将荣禧堂送给荣国公;后面是皇帝的私人印章,写着“万几哀翰之宝”。

杨译:Small characters at the end recorded the date on which the Emperor had conferred this table upon Chia Yuan,the Duke of Jungkuo, and it bore the Impetial seal.

霍译:Splendid hall happiness The following line of small print that

says at the end of a day will give Rong Guogong gorgeous hall,followed by the emperor'spersonal seal,a device containing the words kingly cares' and royal brush'in archaic sealscript."

“万几哀翰之宝”是皇帝印玺上的文字。“万几”表示皇帝办理事务的繁多,“几”通“机”;“宸翰”表示是皇帝的笔记。霍克斯在以通俗易懂为前提的情况下,翻译为“the Emperor's private seal,a devicecontaining the words kingly cares'and royal brush'in archaic sealscript"。这种翻译使原文的传统文化意象消失,只是从字面意思上解释为皇帝的私人印章,上面刻着字。杨宪益夫妇则按照传统中华文化的意蕴进行翻译,生动传达深厚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霍克斯还将《红楼梦》中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翻译为西方读者易于接受的基督教文化,将《红楼梦》中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翻译英语诗。这样能够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生活习惯与文化习俗,但也造成《红楼梦》文化意蕴的流失;杨宪益夫妇完整还原传统文化,产生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3.《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策略互补性

翻译者根据自身所要达到的翻译目的,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工作。通过运用解构主义的翻译方式,对杨宪益夫妇、霍克斯的《红楼梦》进行比较。《红楼梦》在解构主义前提下进行的翻译,是将《红楼梦》文本作为独立的文本,译者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进行翻译,也可以选择西方文化视角进行翻译。《红楼梦》的翻译语言作为全新的文化语言,与《红楼梦》原语言具有着平等的地位。翻译者可以在《红楼梦》原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造,来赋予原文一种全新的艺术感受。

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是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的大胆改革与创造。他将那些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词汇、意象,翻译为西方读者容易接受的西方对象。通过这种翻译对象的归化、转变,来减小东西方文化文化存在的思维与理解差距。霍克斯将西方视角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中他能够与《红楼梦》原作进行沟通交流,以维持《红楼梦》故事的完整性、流畅性。但其并不受到《红楼梦》原文的约束,西方大量宗教、文化、历史意象的加入,拉近《红楼梦》与西方读者的距离。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译本则完全尊重原著,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翻译的核心与指导。杨宪益夫妇在翻译《红楼梦》的过程中,注重翻译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通过对文化符号、文化意象的详细解释,来达到传达深厚文化内涵的目的。但这种包含大量传统文化的翻译会显得晦涩难懂,这就加大西方读者阅读《红楼梦》的难度。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以传达英文美感为主,翻译过程中以流畅的语句、优雅的美感作为主要目标,但在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稍有欠缺。

例1:眉毛仿佛笼着又仿佛舒展着,眼睛好像透着欢喜又透着哀愁,仿佛带着烟雾一样叫人看不清楚。安静的时候,就像一株娇艳的花朵倒映在清水中,娴静雅致;走动的时候,就像一棵柔枝嫩叶的柳树随风飘舞,楚楚动人。她的心比商周王朝的比干还多一窍,她的忸怩之态胜过战国时期西施的美丽。

杨译:Her dark eyebrows arched weave rather than processes,her expressive eyes hold joy and sadness.Such as when Xianjing Jiao flower according to the water;in motion,a soft willow trees swaying in the wind. She looked Bibi Gan more sensitive and delicate than his poetry.

霍译:Her eyebrows at the mist shrouded does not seem to be the first frowed.yet process;first fire in her eyes seem to smile,but is not happy,Used to give a gloomy vote for her gentle face;nature gives her a fine frame work of frail physique.In the silence,she made a beautiful flower thought reflected in the water;in the movement she calls the wind soul tender willow leaf.She i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ore than charmbers in xunguo;it had 1/10 more pain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以上是对林黛玉病态美、多愁善感性格的细致刻画,杨宪益夫妇、霍克斯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进行翻译。杨宪益夫妇在译文中对“比干”、“西施”进行详细的解释,通过英文解释使西方读者明了比干是智慧的象征、西施是美丽的化身。霍克斯则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这种方式失去原文的文化意蕴。但其将原文的似蹙非蹙译为“at the mist shrouded does not seem”;似喜非喜译为“first fire in her eyes seem to smile,but is not happy”,这样的翻译更加生动传神,诗意之中又带有无限的美感,能够引起读者的真切共鸣。杨宪益夫妇的译文虽然高度还原中国传统文化,但其中的生动性、灵活性欠缺,文章整体缺乏诗意与美感。霍克斯、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译本,在翻译视角、翻译内容、翻译形式上形成广泛的互补性。从翻译视角来看,霍克斯运用语言替换的方式进行翻译,属于内视角;杨宪益夫妇站在全文的角度进行翻译,属于全知视角。从内容来看,杨宪益夫妇的翻译过于简洁,而霍克斯翻译的很多细小细节还原很高。因此两者在翻译角度、内容等方面,构成完整的互补性。

4.结语

两种《红楼梦》译本既存在着多样性的特征,又存在互补的特征。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译本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翻译核心,翻译中的遣词造句也尽量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与唯美,展示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以西方文化作为翻译核心,在翻译中尽量使用西方读者能够容易理解的词汇、语句进行翻译,来传达简洁明了的文化思想。

[1]周正平.基于文化取向的翻译异化与归化探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2]唐晓云.十年来《红楼梦》英译研究的调查报告——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14(04).

[3]陈宏薇,江帆.《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J].中国翻译,2015(05).

[4]陈晓勇.《红楼梦》宗教文化意象翻译对比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3).

G125

A

2095-7327(2016)-10-0176-02

丁闯(1979—),女,辽宁本溪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旅游英语研究。

猜你喜欢
杨宪益霍克互补性
滑板的乐趣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对象的选择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及其“情境”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