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国亮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文/欧阳国亮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高中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自学的能力,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自主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谈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问题为中心,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导学案是以问题为中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编制导学案要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做到知识问题化;设计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同时问题要从整节课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有梯度的系列化的提问。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的能力,这样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在编制人教版必修Ⅱ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导学案时,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网搜索,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这节课的两个问题设计是有梯度的,它们所涉及的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知识,也有理解性的、规律性的知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解答。第一个问题学生依据课本知识基本上能够解决。第二个问题所涉及的答案,在课本上是直接找不到的,而这些“挑战性的问题”往往更能激发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通过“设疑激励”,以“问题”为导向,把课本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古人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是在学习中涌现出来的思想浪花。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为学生质疑问题创造条件,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工作:
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进行质疑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新课改后采用的新版教材,由于教材编制体制及编者知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指出其错误所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包括找出历史教材中的缺陷或错误、对历史教材的某些“权威”观点提出质疑、对相关学习参考资料、练习题提出质疑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Ⅱ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时,一位学生对教材上“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应该将“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改为“宣告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和‘求富’的预期目标”更为科学,因为战争的成败是由政治、经济、军事和统治者的正确决策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洋务运动开中国经济、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先河,其历史功绩是不能磨灭的。笔者抓住这个学生质疑的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跃跃欲试去发现、辨别、分析和探讨,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思维十分活跃,讨论十分热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把“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当作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都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为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总是提前一到两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预习导学案时,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导学案的空白处,课前再将学生预习后的导学案收上来,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析。对于那些积极思考、问题提得又多又好的同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表扬。对提出不着边际的问题或发表不同见解的少数学生,则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习惯。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推崇“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以备用”,如果“学”与“用”之间隔着一段时空,甚至挡着一堵高墙,让学生看不到应用的前景,体会不到应用的乐趣,更无法在应用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应用?笔者的做法是: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史实,形成一种新的知识体系的能力,也就是分析、归纳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搜集到的历史信息,启发学生善于分析和总结,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历史时,笔者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态度等方面将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这一时期,在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在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西方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思想文化上中国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而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不断发展;对外态度上中国实行闭关锁国,而西方实行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通过以上比较、归纳和综合,使学生明白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已经大大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从而得出“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规律。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综合概括史实,形成新知识体系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历史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古为今用的能力。历史能够为人们的现实社会活动提供历史经验与教训,这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功能。要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点拨学生。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Ⅲ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这三次科技革命给世界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这一难点问题,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总结出“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此时,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要实现中国强国之梦,主要依靠的是什么?”这时学生都能答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主要依靠的是科学技术,都表示为祖国强大、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古为今用的应用能力,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高中历史“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编号:2013B08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