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旖旎
心怀听众 用广播传递温暖
■文/王旖旎
当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百姓因为问题得到完美解决而再次充满希望的时候,我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播撒阳光是我们新闻人的责任,传递温暖是我们新闻人的情怀,实现梦想是我们新闻人不懈的追求,我们新闻人就是怀揣着这样崇高的梦想,让柴米油盐有了诗意,使酸甜苦辣有了韵律
2015年5月的一天,我正在上直播节目,一切都如往常一样普通。突然,我们收到一条听众短信,正是这条短信让这一天变得意义非凡,当时我并没有预想到,它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影响了一群人的生活。
“你好,小妮,我是你的听众,一直很喜欢你的节目,我是一个残疾人,我很自卑,一直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但当你在节目中念到我的留言时,我能感觉到自己在真切的活着。感谢你改变了我,让我的生命里开始有阳光。”这是当时收到的信息,伴随短信的还有一张照片,一个小伙蜷缩着四肢,破烂不堪的背景和他脸上的灿烂的笑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看到照片我有些发懵,有惊讶、疑惑,也有些心疼,我决定去探望他。
他距我们有60公里。去看他的那天天气不好,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路况十分糟糕。两个小时后,我们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门口停下来。
我看到了颓井残垣,单薄的窗户吱呀作响。推门进去,屋里光线昏暗,房顶上用报纸打满补丁,一个纸箱代替吃饭用的桌子摆在一旁……作为在蜜罐里长大的90后,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境况,可当这些突然真切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被震撼得无法言喻,只有眼泪不停涌出。
我开始了解到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37年前,一个四肢小儿麻痹并伴有严重脑瘫的男孩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是奇虎,是那个发给我们信息的听众。37年来,四肢严重的肌肉萎缩让他的生活范围只有一张炕,父亲、母亲一直在自责,他们觉得是自己带给了奇虎不幸的人生。
回忆这些年,奇虎的父亲有一幕印象深刻,那是在奇虎17岁的秋天,正好赶上秋收,老两口为了能多挣点钱给奇虎看病,回来的有些晚。当他们急匆匆回家打开门的时候,发现家里一片狼藉,盆和水洒了一地,锅和饭也摊了一炕,奇虎整条裤子都被浸湿散出臭味,满脸的无助和羞愧让他在炕沿边不住地用头撞墙,他边哭边喊:我活着没有用,我是累赘……奇虎的父亲眼睛里泛着泪花,他藏住眼里的泪转过身去对我说:“小妮,就是在那一刻,我告诉奇虎不要担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不要操心我们老两口会老去、离开,后离世的那个会带着他一起走,不然,他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只能是活受罪。”是怎样的无奈和爱才让一个父亲说出这样心酸的话。这件事之后,奇虎的父母决定用全部的时间来照顾他,于是每个月520元的低保费成了这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是从这件事之后,奇虎开始拼尽全力学习独立,他学着自己吃饭;他让父亲帮忙在炕上打了一个洞放盆,来解决一人在家时上厕所的问题;他还慢慢地学认字、学打字。虽然,每一点进步都非常困难,但是他愿意去努力、去尝试。他喜欢听广播,他说:“小妮,第一次听你的节目就让我深深爱上这个节目,因为你让快乐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起初我去看奇虎的时候,由于鲜少与外界接触,他很羞涩,眼神中总有一种深深的自卑和迷茫,不像在节目中那么活跃。多次的接触之后,我和这一家人慢慢熟悉起来,我把他当成自己的哥哥,我也看到了更真实的奇虎。
后来,在征得奇虎的同意后,我把他的故事播出了,播出当天就有上百名听众要为奇虎提供帮助,有一些热心听众甚至将奇虎可能用到的轮椅、衣服、药品直接送到了广电,让我帮忙转交,他们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90后。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让不曾知晓艰难、疾病、痛苦的年轻一代,以亲人的角色走进和帮助更多像奇虎这样的弱势群体,充分让我们感知生命的力量、感知温暖的社会真情。
更多的善举被激发,听众通过节目群相互联系,自发组成了爱心互助团,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就去看望了奇虎,并送上了大家募集到的善款。同时,我和我的团队还联合了慈善协会为他提供持续性的资助。大家在节目组群中,跟奇虎的交流变得更加真诚。通过鼓励,奇虎开始乐观地去看待自己不幸人生中的每一点小幸运,并充分用这些小幸运调剂生活。
不久前,我又去看望奇虎,他说:“我太感谢节目了,它改变了我和我的生活。”去年,“十个全覆盖”也走进了奇虎的家,帮他们把院墙重新修建,换上了塑钢窗户,冬天再也不用挨冻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奇虎说,“如果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这个世界是这么的精彩,现在有那么多的陌生人愿意走进我的生活,我要努力活着,更好地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我也要把这份幸运传给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当我问他还有什么心愿的时候,他低声说:“我还想有自己的家和孩子!”这一回,他的眼神中传递着一个词叫做希望。
也是因为这件事,听节目的听众们也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还有听众高兴地说:小妮,感谢广播,让我们建立了新的朋友圈,我们希望你的节目可一直一直地播下去,我们都商量好了将来老了都到同一个养老院,直到我们都没牙了,还听你的节目,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老去……
听众的评价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不仅可以传播新闻,传播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一颗颗彼此陌生的心走得更近,带来温暖,带来希望。既然传播的力量这么大,我们为什么不去借助这个平台帮助更多人呢?于是我将《百姓关注》改版为一档专门解决民生问题的节目,改版的一年里,我和我的团队解决了帮农民工追讨薪资、找回走失儿童等问题共计234件,帮助个体达到500多人。今年我们还组织了爱心送考活动,共接送考生600多人。
当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百姓因为问题得到完美解决而再次充满希望的时候,我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播撒阳光是我们新闻人的责任,传递温暖是我们新闻人的情怀,实现梦想是我们新闻人不懈的追求,我们新闻人就是怀揣着这样崇高的梦想,让柴米油盐有了诗意,使酸甜苦辣有了韵律。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