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政府的政务关系民生,政府政务实施的好坏关系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度。将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念引入到政府电子政务中,成为电子政务一个新的突破。作为公积金这个服务广大缴存单位及职工的管理部门,完善服务迫在眉睫,因此研究将CRM理念引入公积金行业对公积金电子政务的稳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电子政务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现状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电子政务已发展多年,从最初的只有网站运营,到现在客服中心的成立,电子渠道的研讨,一站式办公的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稳步进行。中心现有电子政务内容主要包括网站,微信,微博,App客户端,自助机具,中心业务系统,12329客服中心等。
1.1取得的成绩
1.电子政务形式多样化
从业务资料留存电子档案,到增加网上公积金办理业务,从银行中心双核算到中心独立核算,从单一渠道办理到网站,前台,自助机具等多渠道办理。中心的电子政务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渠道办理越来越丰富,不断满足了广大群众和单位的需求。
2.对外CRM基层数据已搭建
中心将对外服务客户的信息基本采集完备,形成了CRM的基层数据,有利于今后CRM的数据抽取,数据分析,以便于更有效率的发挥CRM的作用。
3. CRM应用逐步推广
首先,利用社保、质监、税务等信息,形成单位执法信息,确保单位按时按量的进行公积金缴存;其次,根据个人缴存、提取、贷款信息对个人进行全面剖析,为职工提供了业务办理的借鉴意见;最后,按照CRM的理念是为客户提供多渠道办理的客户体验。
1.2存在的不足
1.电子业务渠道较少,业务种类不完全,客户体验尚处于初级阶段。2.CRM运用不深入。中心目前对客户信息的分析仅实现了简单的指标类报表,没有进行对客户的深入分析,对中心业务处室指导、帮助工作的功能没有体现。在提供客户所需服务方面前瞻性应用较少。
二、完善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电子政务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策略
2.1引入CRM,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意识
中心服务的对象对外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和企业,对内是中心的全体职工。而中心职工的工作效率关系对外客户的时效需求;中心职工的服务意识关系对外客户的办事需求。因此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中心应引入CRM的管理理念,总结客户需求,细分客户类别,确立CRM发展方向,通过数据、系统、渠道、考核等多方面的努力,最终实现电子政务的快速稳定发展,是中心政府职能转变的最终目的。同时中心也应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施绩效评估,提升服务满意度。
2.2依托客户基础数据,促进多方数据协同,增强数据整合管理
1.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
中心应从客户基础数据入手,利用企业客户信息工厂(Enterprise Customer Information Facility)的理念,搭建中心CRM客户基础数据库,实现客户信息的多方存储,协同更新,建立企业级的客户信息统一视图,形成基于ECIF平台构建中心的互动型客户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客户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2.利用大数据管理理念,实现客户数据协同管理
(1)多部门数据协同运用,完善公积金业务系统。通过对内部归集、贷款数据的共享,通过对外部质监、社保、税务、房管局、公安网、征信、担保的数据应用,提升公积金系统的系统控制性和操作简便性,同时也应逐步实现工商、人才中心、民政等部门的资源共享,共同实现客户数据的系统管理。(2)利用客户关系管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精炼数据模型,呈现出可疑数据,并根据可疑数据实现业务预警,纠正可能出现的诈骗行为。同时也可根据其他部门共享的客户数据确定潜在缴存单位及人员,为中心的扩面执法等提供预见性管理。
2.3倡导一站式服务管理思想,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
电子政务的宗旨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切身需求,是为了形成一套简单,方便,全天候服务的软件系统。首先,成立贷款业务一站式服务大厅,完成贷款发放及回收的一站式服务;其次,实现单位相关协议签订一站式服务功能;再次,实现公积金龙卡发放一站式服务功能;最后应形成预约、预登记、个人业务办理24小时自助服务的网上平台。
2.4加强服务绩效考核,提升服务形象
中心应通过缴存额、贷款份额、执法率等财务指标;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业务办结率,业务时效性等客户指标;内部办公系统的流程实现指标;系统方便性、培训及时性、内部凝结力的内部成长指标这四类指标形成平衡计分卡的模式,从而实现对中心CRM系统的考核评价,并为CRM的进一步优化制定相应的目标。
政府的电子政务进行CRM式升级是必然趋势,通过CRM系统的逐步实施完善,利用整合公积金服务内容,整合客户关系数据,建立公积金客户全方位数据库,来完成我们对“大公积金”思想的实践,从而实现对我国新型电子政务服务思想的实践,将成为每一个公积金管理部门的最终追求目标。